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样式,间谍小说已有颇长的历史,其间也涌现出一些很有名气的作家,如威廉·勒居、约翰·巴肯、埃里克·阿姆布勒、萨默赛特·毛姆、格雷厄姆·格林、伊恩·弗莱明、莱恩·戴顿;发表过不少风行一时的作品,如《1910年的入侵》、《三十九级台阶》、《间谍的墓志铭》、《英国间谍阿申登》、《出售的枪》、《带着意中人由俄国归来》、《柏林葬礼》。  相似文献   

2.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风靡欧洲的存在主义心理小说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因心理小说和所谓消遣性等轻松的文学作品获得声誉,尤其是其消遣性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本文将就其短篇小说<过桥>的主题为例再次探讨一下有关生与死这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寻找格林先生》是索尔·贝洛《分秒必争》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曲折一天。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芝加哥的黑人贪民窟中找一个叫“格林”的黑人,以发给他社会救济支票。贯穿小说的哲学问题是:人在哪里可以找到他的真实身份?对贝洛说来,尽管现代文明每隔几十年就沧为废墟,人还是可以保持人性并通过斗争和寻找而重获超然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自柯南道尔于 1886年发表了《血字的研究》,在他笔下就诞生了一位集冷静、严谨、博学、睿智于一身的天才犯罪学家──福尔摩斯。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诞生于威尔基·柯林斯与爱伦·坡两位推理悬念小说大师的作品之后。虽然柯南道尔受两位大师影响颇深,但他的小说却与两位大师的作品风格迥异,这也正使他成为了推理小说界的另一位大师。威尔基·柯林斯的小说,偏重故事情节却忽略推理过程本身;爱伦·坡的小说将推理过程过于学术化,使之复杂、乏味,令一般读者难以理解,大大削弱了小说的吸引力。而《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却…  相似文献   

5.
此文系英国诺丁汉大学两位成人教育专家约翰·戴恩斯和布赖恩·格雷厄姆专为中国成人教育报刊撰写的论文——编者  相似文献   

6.
格雷厄姆·格林的《名誉领事》的主要人物结构印证了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母题——父与子母题,文本中表现了这一母题的基本内涵:子对父的认同、对父的仇恨以及弑父娶母情结的情感走向。这一母题渊源于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学与古希伯来文学。而文本创作主体个性化的成长经历则激活了这一传统母题。  相似文献   

7.
格雷厄姆&#183;格林是20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对20世纪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现实主义作家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其短篇小说《过桥》(Acrossthe Bridge)中,作者正是通过“格林兰”的个性化背景、独特的电影技巧以及讽刺手法等创作技巧,让我们感悟到其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探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栾岚 《海外英语》2005,(4):26-27
在父母陪伴下,杜克大学的新生贾斯汀·格雷厄姆赶到学校后找了间旅馆住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了马拉松式漫长而又繁琐的搬运工作--把家用小型货车里的所有东西搬到他的宿舍,此时却发现货车不见了--只剩下满地的碎玻璃。"小偷偷走了我所有的东西--微波炉、电视、立体声唱机、还有所有的照片……"格雷厄姆说。  相似文献   

9.
评论家沃尔纳·贝尔索夫在他的著作《现实主义文学的兴盛》中,把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归入“假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他认为,欧·亨利小说出入意料的结尾,使小说场景戏剧化,从而冲淡了它的现实主义意义。然而,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并不能掩盖欧·亨利的现实主义倾向。从选材度来看,歇·亨利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核心》被西方普遍认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一篇佳作。小说的主人公斯科比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作者反复强调主人公的悲剧性是由于"怜悯和责任"感所导致的,而斯科比的妻子和情人正是他实现怜悯感和责任感的客体。格林正是从斯科比的人际关系中,让我们感悟到他悲剧的必然性,感悟到作品背后所蕴藏的对人、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甚至是对死亡的深刻思考,继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美国“爵士时代”的歌手,弗·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于 1925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st Gatsby)。这部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喻为“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杰作”。小说以凝炼简洁的艺术形式刻划了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被作者称为:“爵士时代’(Jazz Age)的社会风貌以及代表阶级的代表人物的特点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涉及的人物不多,但个性鲜明,各自代表自己的阶级,体现当时社会风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性格复杂多变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代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中,尼日利亚作家、198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渥莱·索因卡(1934— )的作品无疑属于最难读懂的。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拉尔斯·格伦斯坦承认索因卡的小说和诗歌“深奥复杂”,认为他的戏剧“暖昧费解”。美国的研究者奥比·麦达克称索因卡的小说《解释者》是“一部困难的作品”。本恩·林德斯福认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之一是私人侦探小说。雷蒙德·钱德勒可以说是这类小说的最有影响的创始人。他小说中的主人公、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的声音和相貌反映在  相似文献   

14.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的结构形式经历了故事、情节、片断和拟故事的衍变...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O·Heny,1862-1910),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大师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的小说构思新颖奇特,情节跌宕起伏,表现手法新颖巧妙,富有戏剧性,他熔幽默、诙谐、夸张、讽刺、心理描写于一炉,出人意料的结局(theSIJn,nseen&ng)更是他的一绝。所有这些,熔铸成了“欧·亨利笔法”。正是这一笔法,使欧·亨利的作品富有永久性的艺术魁力。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WitCheS’Lnaves)人们便可领略这位短篇小说大师的独特风采,畅畅快快地享受一次“欧·亨利笔法”。(女巫的面包)…  相似文献   

16.
自从贺拉斯·沃尔波尔开创了哥特式小说之后,这种充满着神秘和恐怖的小说样式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了拉德雷弗夫人,M·G·刘易斯,玛丽·雪莱等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哥特式小说迅速走向了它的鼎盛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拟通过对典型作品的具体分析揭示哥特式小说的特征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艾德加·爱伦·坡的小说风格奇特恐怖,充满了神秘感。神秘感是作家苦心追求的一种效果,坡将卓绝的、独创性的心理描写和大量的内心独白放置在作品中完成神秘感的构建,揭露人性丑恶的本质。他不但继承哥特小说传统,而且超越了哥特小说而形成新一代恐怖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18.
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童话家。他俩搜集编写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俗称《格林童话》),已译成14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是全世界孩子们最喜爱的读物之一。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是兄弟,出生于德国哈瑙市一个官员家庭。他们童年时代生活在“绿草如菌、苍山环抱”的幽美环境里,自小酷爱大自然。这对兄弟经历相似,兴趣相近。他们20多岁时,就以语言文学方面颇丰的著作蜚声学术界。兄弟俩对语言  相似文献   

19.
<正> 形成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一代的代表作家阿兰·罗伯一葛利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以他们自己的创作,对英美等西欧国家以及东欧的波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隔十余年后,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二代作家马克·萨波塔(Marc Saporta,923——)发表了他的《第一号创作》,亦即《隐形人和三个女人》(以下简称,《隐形人)。这部在表现形式上极富独创性、与传统小说完全迥异的作品,立即引起了  相似文献   

20.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一部杰出讽刺小说。表面上看它是通过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Lemuel Gulliver)船长之口.叙述了他周游小人国、大人国、拉普他、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