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我们课堂提问不仅要使学生“通其义”、“得其要”。而且要叶旨点”学生掌握“下手”的方法。 一、课堂设问的技巧 好的设问要渗透学法,抓住本质,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使学生积极思维。课堂设问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课堂是能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在课堂中是发挥引导作用的,按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能引导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设问,用一个一个灵活而关键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将从一堂课的开始到结束,就每个阶段的设问技巧提出一些建议.做好课堂上的设问,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王新春 《陕西教育》2004,(12):19-19
数学这门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地"学"的传统模式一直没能得到改变,致使传统数学教学耗时低效,中学生视野狭窄,积累很少.这不仅泯灭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压制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此笔者在数学课堂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设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设问点的设计。我认为数学课堂设问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在导入新课时设问。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性,他们往往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例如,一位教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成效,文章首先在概述课堂提问与有效提问的基础上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原则,然后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包括坚持设问层次性需求,形成课堂问题串;秉持设问开放性需求,培育创新思维;贯彻设问反馈性需求,形成有效交互;重视反馈评价性需求,制定回答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反复讲,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难于消化吸收,思维没有得到拓展,能力没有得到加强,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把新一轮课改真正落到实处,结合各地实践经验,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掌握设问的艺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则会使课堂充满活力。一般来说,设问的艺术主要体现在通过以下“五问”来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思辨的学问。有效的设问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提高设问有效性的关键是要选准恰当的切入点。本文以《儒学创始人孔子》一课(以下简称《孔子》)为例谈谈历史课堂中有效设问的五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高中教学时期,对数学教学进行完美搭建和升级。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合理的课堂设问,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准确认识。对课堂设问进行多角度的构建,激发学生想要掌握数学学习技能的欲望。教师以新视角进行设问,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并感知数学学习中的奥妙。然后,让课堂设问体现出意义,对其重要实施措施合理搭建,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获得参照。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现在的初中学生却普遍觉得既重要又害怕,存在着怕学、厌学的现象.作为教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和人文的馨香,使学生不再惧怕数学,化被动为主动,甚至喜欢上数学课堂,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问题,归纳地看,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中设问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目前数学课堂中,"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重数量轻质量,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过分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其产生、发展、形成和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析初中数学课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应用。首先分析出通过新旧知识衔接,巩固知识;其次结合实际生活,启发思维,尊重个体差异,分层设问三种教学策略,来为学生精心设置数学问题。最后分析出引导学生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有其惊喜也有其困惑,以下是笔者近几年来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几个课堂"意外生成"教学案例,希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在例题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积极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设问.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设问,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从而有效地发展数学思维能力.1设问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激励学生积  相似文献   

15.
刘文苹 《新疆教育》2013,(10):77-77
课堂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教材。恰到好处地设问,引导学生,开展议论,让学生动脑动口,参与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的有效展示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雏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朱建良 《数学教学研究》2012,31(11):28-30,33
在课改深层次推进过程中,关注高效课堂的改革,实践证明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一个真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在"教师引领、学生主体"理念方面逐步达成共识的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自身却面临着许多困惑.笔者以探求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设问为案例,就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设问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一些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思考,与同仁一起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4):115-1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上课不爱发言,教师只好采用灌输式教学,大讲特讲。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善于抓住课堂提问的契机;准确把握提问的难度和深度;设计的问题要精当,表述要准确;设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设问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联结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凝练观点,总结提升。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设计启发性问题;抓住生成,设计针对性问题;突破难点,设计阶梯性问题。掌握此小学数学课堂设问"三法",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精巧设问,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呢?笔者根据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设问是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充分开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誉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师应当掌握课堂设问的技巧.通过案例反思,可知设问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在学生的"兴奋点",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有具体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