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彦霞 《中华武术》2005,(11):26-27
太极拳的主要内容是走架和推手。走架讲究自身虚实变换,推手讲究彼此双方的虚实变换。何谓虚实?简单地说,走架时式式频频转换,是靠身体某些部位该着力时着力,该放松时放松,着力大意识重时谓实,小些时谓虚。杨澄甫先师说:“全身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推手是双方斗智斗勇,也是着力大之刹那谓实,小些时谓虚。  相似文献   

2.
王志远 《武当》2012,(9):23-24
[正文]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校勘][姚本]作"左实则左虚,右重则右轻。"[图本]作"左重则左必轻,右重则右必轻。"[诠释]此处之"重"者,指"实"也,虚实之实。非填实之谓重也。实者充也。惟实至虚生;实者真也,返归浑朴,培固本元;实者有也,有者始也,始极而终,终始随也;实者动也,动而生机,神活机变,分阴阳也。虚者空也,惟空始能容,惟虚始能生实;虚者伪也,  相似文献   

3.
第七十三式 对心掌 重心前移,左脚提起跟至右脚左侧,随势向前(正东)方向迈步蹬出,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坐于右腿,右腿微屈,右腿实左腿虚。同时,左掌上移上举横架于前额斜上方,掌心朝上偏前,右掌上置于胸前,成竖掌,坐腕,掌心朝左。面向正东,眼平视前方(图1、2)。 右腿蹬直,身体前移,左脚落平踏实,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徐徐推出。眼仍平视正南方向(图3)。 重心前移,右脚提起跟至左脚右侧,脚前掌着地,两腿微屈,重心在左腿,左腿实右腿虚。同时右掌有前推之意(图4)。  相似文献   

4.
<正>太极拳运动以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开合有序、松柔连贯、刚柔并济、虚实分清、步如猫行等为主要特点。其中做到虚实分清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讲:“太极拳术以分清虚实为第一要义。”这充分说明了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虚实分清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虚实分清要在套路中充分体现。其实练习太极拳套路的全过程都是在虚实转换当中来完成的。能分清虚实,才能做到周身轻灵。太极拳动作要求是上身立身中正而下身在屈腿下蹲的情况下进行的,如身体的重心坐于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为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第二十七式三甬(通)臂 重心微后移,左、右脚均以脚跟为轴右脚尖外摆,左脚尖里扣,上身经右向后转体180度。面向正西。左脚落平踏实,右脚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坐于左腿,左腿微屈,左腿实右腿虚。同时,右手随转体从额前下落置于胸前,坐腕,成竖掌;左手上举横架于额前斜上方,掌心向  相似文献   

6.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7.
46、右吊马左冲拳左腿前落,随即右腿提起,变成右吊马;左拳向前冲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节伸开;右拳收至右胸(图46)。47、正蹲马双冲拳右腿向前落地,随即左腿盖进一步,左拳回收;然后向右转身,变成正蹲马,同时双拳向左右冲出,  相似文献   

8.
右腿下落,右脚落于左脚右后方踏实,重心全部移于右腿,左腿抬小腿弯屈90度悬于身前,膝与胯平,大腿成水平,成独立式,右脚自然下垂。同时,左掌上举向上托起,右掌下落置于右胯上方。面向正东,眼平视前方(图1)。左腿下落,左脚落于右脚左侧踏实,重心左移,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内扣,身体左转,面向西北方向。重心移回右腿,左脚脚跟抬起,脚尖着地。右腿实左腿虚,两腿微屈。同时,右掌上举,左掌下落,均成竖掌,右掌在上,左掌在下。眼向西北方向平视(图2)。与第二十式倒撵猴相同(图3一17)。与第二十一式手挥琵琶相同(图18…  相似文献   

9.
张凯 《精武》2006,(3):14-14
1.卧虎式(右) 右腿在前,左腿在后,两腿屈膝下蹲,体重前四后六,双腿前虚后实,成四六步(斜马步)。两脚尖里扣,前横后顺,这是三皇炮捶拳独有的步型。上体正直,不准前俯后仰。右臂在前,沉肩坠肘,右手呈爪,高与口平;左臂屈肘,左手呈掌,置于左肋间,掌心朝上,目视前方(图 1)。 2.探爪式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双腿屈膝下蹲,左大腿要平;左脚足尖朝外,成扁踩步,右脚脚掌着地,足跟翘起,臀部虚坐,坐实影响起落,身要正;右臂伸直,右手呈爪在  相似文献   

10.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7):19-21
偷展斜分盘肘 承上动,左脚向右脚后偷步后撤,同时,左手由左腋下向外、向前伸展,掌指向右,掌心向前,右掌位于左上臂处(图25)。右腿向右后划弧后扫,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登山式,同时,右肘横起,由右向前、向左盘肘,右拳拳心向下,左掌随于右前臂处(图26)。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13、左蹬脚、双峰贯耳(蹬脚胸斜向西北,贯耳胸向西北): (1)右脚微向前垫步,重心向前移动,左腕展平,右手心朝上,斜向前伸于左腕上,两腕交叉,成斜十字形(图62)。 (2)重心再前移,右腿屈膝弓步,左腿屈伸;同时,右手臂内旋,两手心向下,并分别由上向下,向左右划弧;接着重心全部移至右腿,右腿微屈站稳,左腿膝上  相似文献   

12.
蔡春明 《武当》2009,(5):30-31
虚实是八卦掌重要的理法特点之一,搏击时离开虚实就无从谈起,所以说虚实贯穿八卦掌的始终。武谚道“明劲好练,柔劲难求”,整套拳法中虚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足有虚实,掌有虚实,眼有虚实,招有虚实,劲有虚实。要求当虚则虚,当实则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击则虚,击中为实,虚实随心。两者关系为虚为更好实,实则为虚隐蔽攻之,藏于内者为虚,形于外在者为实。  相似文献   

13.
一、王宗岳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  相似文献   

14.
第十九式肘底看捶重心后移,以右脚脚跟,左脚脚尖为轴,右脚脚尖尽量内扣,身体左转180度,左脚脚尖外辗,面向西北方向。重心移于右脚,右脚微屈,左脚脚尖着地,成左虚步,右腿实左腿虚。同时右掌变拳,内旋由左肘下向前冲出成立拳,拳面斜向前方。左掌不动,肘向下沉。面向西北(图1、附图1)。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前方,脚尖点地,两腿微屈,成左前点步,右腿实左腿虚。同时右拳变掌经左前臂外侧上移至右前方,掌心朝左,左掌下移置于右掌下方,掌心朝右。面向西北,眼平视前方(图2)。要求:身体转动时左掌不要动,身体的转动带动左掌变…  相似文献   

15.
1、王宗岳太极拳经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随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为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饰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尔。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德国产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器,对2名四川省优秀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左、右膝关节进行慢速60°/S和快速240°/S的定量测试及分析,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运动员,从而使训练更加科学化。结果显示:2名运动员表现为左、右膝关节前后肌群相对力量较差;左、右腿的屈、伸肌力发展不平衡;同时右腿的肌肉耐力均比左腿好。在进行240°/S的测试中,两名运动员的左、右腿屈肌群PT值下降慢于伸肌群。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122、左探海(图139)。提起右腿,左腿落地独立,右拳拧置于右胁,左拳朝前下方击打成左探海式。123、托钵(图140、141)。右足未落地,右手掌心向下搭在左手背上,右足落地独立,提起左腿,双掌于提起左腿的同时,拧翻成掌心  相似文献   

18.
第八式中心入碓 动作:接上式,重心左移.提右足向右后撤一步,随之左足收回,虚脚点地。同时,两手持扦左高右低,下沉于右腿外侧,目视左上方(图1) 要求:撤步收足变虚步,要虚实分明,右腿支撑重心,腰不能弯,上下结合,劲沉于棍把部。 用法:此式为蓄身法,蓄而后发。也可以用棍把捣。第九式俊鸟入巢 动作:提左足向左前方迈步,重心移至左腿;随进步两手持杆向左前方顺杆发力,有上刺之劲,目视左上方(图2)。 要求:进步上刺是在上式蓄劲的基础上.使劲发力一抖,力达杆梢,协调一致。 用法:进步上制对方头部,将头部穿一洞.…  相似文献   

19.
1.以冲拳为先导的组合技术 (1)左冲拳→右冲拳→右中段旋踢→左下段旋踢 预备势站立(图1)。以左冲拳为牵制拳,右冲拳为重炮强打,左右两拳一气呵成(图2、3)。若对方后退,则借助击右拳时重心移到左腿之势,用右腿中段旋踢进攻(图4);若右腿被挡或击中效果不佳,右腿迅速回落,以左脚旋踢踢对方左大腿内侧(图5)。右脚的落点和朝向必须根据对方的距离和位置来调整,以利于左脚旋踢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第四段 (二十六)虚步穿掌 上身直起,左脚不动,右脚移回半步以脚前掌虚点地面,左腿略屈膝,右腿伸直,成为高势虚步;右掌同时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掌则随之从后由左腰侧向前平伸穿出,成俯掌,掌心朝下;眼看左掌(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