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教委已发布《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这不仅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而且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为了配合这一教育,我们开辟专栏,邀请中国老教授协会奥林匹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专家熊斗寅教授为本刊撰稿,就奥林匹克运动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加以讲解。  相似文献   

2.
陈希 《体育世界》2014,(11):101-102
奥林匹克的精髓乃教育,而高校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阵地。在这千载难逢的奥运周期中,高校开设奥林匹克欣赏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对大学生的审美、德育和智力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这不仅仅是中国高校体育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正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开办的初衷与梦想。奥林匹克欣赏课可开设的教学内容可包括与奥林匹克相关的视觉欣赏、听觉欣赏以及视听欣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这一体育盛事必将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我国的全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但我们在各项准备工作中,不可忽略的是要做好理论与思想准备,不仅把奥运会看成是一次重大而精彩的国际体育赛事,而且要深刻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目的,推行奥林匹克主义,发扬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特殊性和广泛性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它包含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催人向上、可以为我所用的教育内容。奥林匹克精神融教育、竞争、参与、公平、团结和民主于一体,是一种意识形态。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与中央六中全会《决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是相符合的。我们可以利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后把奥林匹克教育继续坚持下去,是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对每个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来说,都是一项《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任务。从广义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来看,都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在我国已经开展。1993年我国出版第一本奥林匹克教材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课堂教育和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受到资料来源、外语水平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欠缺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试论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活动的本意,是想通过动员和组织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接受奥林匹克主义完善人生的教育,形成一支全球性的类似宗教性的社会力量,进而改造社会,这是一种实质上属于改良主义的社会理想和运动。由于种种矛盾,后来嬗变为一种世界性的竞技运动活动,即奥林匹克运动会,变成了建立和发展以竞争原则为指导的世界性统一大赛场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从其社会本意进行学术性的研讨,有助于对其本质、功能的认识,利于对策的抉择。  相似文献   

7.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奥林匹克教育问题不仅在体育理论界谈论很久,而且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教委也向全市大中小学校发出号召,要求开设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这不仅是为了迎接奥运会,而且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本质的真正理解。正如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目的。”同时我们相信,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完善自身和建设理想社会的力量,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运动竞赛中,我们时常会提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但究竟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我们一时也难以说清楚。其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文化要素。当然也是奥林匹克主义在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的体现,它贯彻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过程,的确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从奥林匹克精神的概念谈起说起“精神”一词,使用十分广泛,它有多种含义。据《辞海》的解释,哲学上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因此,顾拜旦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艺术相结合。这就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不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而升为多种教育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活动从而赋予了奥运会强烈的人文精神。由于顾拜旦将教育设为奥林匹克的中心任务,而教育是培养人的,因此,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发展。在开创奥林匹克初期,顾拜旦以教育为主线。他说:“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的道德衰败,奥林匹克运动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  相似文献   

10.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 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11.
朱莉萌 《新体育》2008,(12):37-38
“当两三年前我们制定预算的时候,谁也无法预知会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奥运会的所有建设项目“都将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2.
标兵 《桥牌》2008,(10):9-13
奥林匹克世界桥牌锦标赛4年一次,比起百慕大杯1975年前每年一次、1975年后2年一次来,当然要少。但相对来说,由于奥赛是所有会员国都可以参加的比赛,因此精彩牌局一点也不比百慕大杯逊色。我们可以借回顾奥赛之余,再来欣赏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经典。第2届,1964年,美国纽约,公开组冠军:意大利,女子组冠军:英国。下面是一副传奇的牌局,但凡是宣传蓝队的书籍都会记载这副牌。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该体系使奥林匹克运动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明确的指导方针。国际奥委会据此吸收了世界各地品德高尚的精英为其服务,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从最初关注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到现在聚焦的“同心结”活动,我们一步步走来,奥运会落下了帷幕,但奥林匹克教育仍在继续,同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奥林匹克教育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此栏目也将作为我刊留给奥运的一个纪念,从此尘封,成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冷战时期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梳理与归纳.奥林匹克学院面常年向青年开展教育活动,传播具有普适价值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冷战时期,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作为专门的奥林匹克教育机构经过艰难的发展,其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它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及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组成世界范围的奥林匹克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致力于将奥林匹克精神、理念转化为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实际行动.由于政治经济不断介入奥运会,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理想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一词,有时是在很广泛的意义上加以使用的,它涵盖了自然界或其他人对我们智力或意志可能产生的全部影响。康德这样说:“使每个人都得到他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这是教育的目的。”那么应当完善的是什么呢?这便是现代教育学上讲的,“人的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使我们的能力得  相似文献   

17.
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在我们积极准备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必须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应把奥林匹克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奥林匹克思想的主线入手,阐述了教育是奥运会最重要的功能,较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奥运会前深入开展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教育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运动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它体现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特殊性和广泛性的教育方式.通过对奥林匹克教育特点、形式、内容的探讨,重点研究了奥林匹克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融合,以及奥林匹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胡容娇 《体育世界》2010,(6):102-103
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的深邃与魅力。奥林匹克是一种超越民族、跨越时空的地球文化,它把整个地球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呼唤和平与发展,共创繁荣与和谐。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教育功能。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要以08北京奥运为平台大力发展奥林匹克文化,把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落实。奥林匹克文化的推广不能以奥运会的转移而动摇,在普及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甡 《体育教学》2008,(1):29-31
作别2007,我们带着期待与欢欣迎接2008。奥林匹克教育也将随着2008年的到来推向新的高湖。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奥林匹克教育的进展,将奥林匹克教育的经验与成果展示在这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每一次的经验介绍都能给每位读者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