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莫斯科世乒赛是伦敦奥运备战周期的第二大战役,同时也是2010年最重要的任务。团体赛象征着国家的整体实力,是含金量最重的冠军,我们肯定要全力以赴,势在必夺,以领先超前的出色表现,为备战奥运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打造奥运阵容的角度看,这次团体赛也是一次难得的选拔、考察、磨练和培养人才的实战机会,所以这次备战我们特意安排了两次封闭训练。前期在厦门打牢基础。后期在北仑全力冲刺,争取通过积极的备战和残酷的竞争。使运动员以最佳的竞技状态出战莫斯科世乒赛。  相似文献   

2.
梦想不老     
王怡薇 《乒乓世界》2013,(4):155-155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乒乓球记者们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按照惯例,除了奥运年后会议、世乒赛会议提前至3月,在每年5月举行的世乒赛之前国乒还会举行激烈的直通赛,决出参赛名额。我第一次跑直通赛是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前在宁波,那一次,王励勤和马琳为争夺一个世乒赛参赛资格上演“生死PK”。最终,马琳险胜争得名额,而王励勤自那次落选后逐渐淡出主力层,曾经长达1O年的“马王对决”就此结束。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9,(2):36-36
从2008年12月28日开始,我们新周期的队伍集中,但具体哪一天开始冬训,哪一天结束。还没有定下来。这个周期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备战4月份的横滨世乒赛,所以冬训会一直持续到3月,然后进行封闭训练,之后就是参加世乒赛。奥运会后,运动员们就回各省市打比赛了,一直在外面漂着。我们教练组开了很长时间的会,现在开始就是2009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周期,  相似文献   

4.
陈龙灿曾代表中国队获得过38、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39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第七届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和24届奥运会男双冠军,在所有的荣誉中,陈龙灿看得最重、印象最深的是奥运会的冠军,当时陈龙灿23岁。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大赛。从92年起。陈龙灿一直在日本参加俱乐部比赛,至今在甲级、  相似文献   

5.
2009年,伦敦奥运周期的第一年。5月的横滨世乒赛后,国家男二队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换血”,几张新面孔跃入了球迷们的眼帘。 新“冒尖”的尹航在亚洲青少年运动会和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连夺冠军。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备战北京奥运的关键之年,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乒羽中心的领导下,在全国同行和全队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男队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囊括了世乒赛、世界杯团体、单打的所有冠军,包揽了所有公开赛的锦标,为备战奥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8,(4):86-88
北京、天津、上海,每一次世乒赛来到中国,带给我们的,除了一个个偶像巨星,一枚枚沉甸甸的金牌,一串串刻在那沧桑奖杯上而成为永恒的姓名之外,还有一股股清新的乒乓春风以及诸多对乒乓球运动本身具有推动效应的活动。2008年,奥运年,早春2月的羊城广州迎来了第49届世乒赛团赛。赛场内,各大洲的健儿为荣誉而战,为奥运热身,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经典战例;赛场外,这些超越了竞技范畴的活动别样精彩,对弘扬乒乓文化,推动乒乓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乒赛诞生于1926年,从首届的举办地伦敦到第49届团体赛的举办地广州,这位“老人”已过耄耋之年—82岁高龄。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始于1988年,从汉城(首尔)奥运会到即将拉开战幕的北京奥运会,他的历史只有20年6届而已。没有鹤发童颜的“世乒赛爷爷”,肯定不会有年富力强的“奥运乒乓孙子”。但您是否仔细思索过,  相似文献   

9.
侠客 《乒乓世界》2008,(4):52-53
王励勤输球了!在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对阵罗马尼亚队一战中,王励勤1比3负于世界排名第74的欧洲二流选手菲力蒙。此前,王励勤在世乒赛团体赛中输球的记录要追溯到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1/4决赛。中国对德国一役。当时,王励勤败在了正处于上升期的波尔拍下。在输给菲力蒙4天后,面对捷克老将科贝尔的冲击,王励勤一度以1比2落后……胜败乃兵家常事,但王励勤身为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得主,在团体赛中输球,再加上他在2007年职业巡回赛中的反常表现,立刻引来无数的关注。有人甚至担心,“今年可是奥运年啊,这个状态怎么行……”他的教练李晓东告诉我们:“大力在调整,虽然有难度,但是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10.
科威特公开赛:中国男乒遭遇滑铁卢 北京时间2008年3月12日.世乒赛团体赛后的第10天,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力们未待休整.便迎来了奥运年的第二站国际乒联公开赛一科威特公开赛。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0,(2):24-26
编者按:2009年岁末,国际乒联关于“奥运单打3变2、世乒赛单打7变4”的提案在中国球迷和媒体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2.
吴维远 《新体育》2008,(11):17-18
带着残缺的右臂上阵的金发姑娘娜塔莉娅被称作”乒坛维纳斯”,这位19岁的波兰乒乓球天才少女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和一届奥运会,拿到了两块残奥会女单金牌,今年世乒赛团体赛她创造奇迹.掀翻新加坡名将李佳薇。北京奥运上.她成为历史上参加奥运和残奥的乒乓球第一人。在娜塔莉娅的身上,残缺也成为了一种美.生命的坚韧、不屈的心灵恰是对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乒乓球队在1992年奥运会和1993年世乒赛上获多项金牌,但日常训练中,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未跟上潮流,以致近几年打球的人不少,但未出人才,后备力量严重短缺。这是徐寅生、李富荣同志在1993年12月下旬在教练员研讨会上指出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被重视和及时解决,1995年世乒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我国乒乓选手将很难创出令国人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晴空 《体育博览》2008,(4):12-13
3月2日,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落下帷幕。中国女团豪取八连冠,而中国男团勇夺四连贯并且第16次捧杯。本届世乒赛团体赛可以说是奥运会前各国重要的练兵机会,因此绝大部分国外高手都参加了本届比赛。对于中国队而言,本次比赛男女团夺冠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而通过本次比赛,中国乒乓球队主要是检验自己,确定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同时也是摸清对手为奥运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谭杰  夏娃 《乒乓世界》2005,(4):45-45
对于参加过无数次国际性会议的徐寅生主席来说,1999年3月25日那天的国际乒联执委会是最特别的一次。对1926年成立的国际乒联来说,1999年也是很特别的一年世乒赛有了冠名,世乒赛因战火而改期易地,世乒赛的单项和团体第一次分家。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2,(3):37-37
由于2002年没有奥运会和世乒赛两大顶级赛事,国家队把今年定为“训练年”,决心抓紧时间,集中攻坚,在亲折奥运周期开始阶段打好基础。为了给国家队提供更多的系统训练时间,2002年的鲁能杯乒乓球4月13日至8月3日,在三个半月的时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7.
夏娃 《乒乓世界》2001,(7):30-31
1991年。也是在日本。千叶第41届世乒赛。你带领比利时队登上男团领奖台,你们是并列第3名。当时也是比利时队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但你好像远没有10年之后在日本大阪世乒赛上这样激动。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8,(4):50-50
这次广州世乒赛团体赛,为我们备战北京奥运会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主场作战的经验。在广州,中国队的主场氛围很浓,这会与北京奥运会十分接近。全场一万多观众摇旗呐喊,场下也有许多媒体争相采访,我们乒乓球队受到了很多关注,这有利于运动员提前进入“奥运状态”。可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  相似文献   

19.
又见刘南奎     
在42届世乒赛之后的一次中韩对抗赛上,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奥运男单冠军刘南奎一出场便以0比16落后,让他创下这个纪录的是当时18岁的中国小将秦志戬。2002年的中国公开赛上,两人又在同一场比赛中相遇了,不过,这次是秦志戬在场上拼杀,刘南奎在挡板外为吴尚垠指挥。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8,(3):2-2
2月7日,农历大年初一,在距离广州世乒赛还有两周的时刻,德国乒协宣布德国男队主力,现世界排名第5的波尔将因伤放弃广州世乒赛,老将罗斯科夫作为第一替补随队出征.这也是罗斯科夫自1985年第一次代表德国队参加世乒赛后.再度披挂出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