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教育导刊》2005,(10):8-9
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内在于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性演进.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永恒人类意义的历史性的生命智慧,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自出生之始,就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围、洗礼,呈现出共性的色彩.纵观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文化领域阡陌纵横,根据文化群体差异可划分为三个支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人类的口头传统往往与"原始"、"野蛮"、"无文字社会"、"微型社区"等概念相联系,文字则往往与"文明"、"科学"、"发达"、"先进"等概念相联系,口头传统被文字的历史所覆盖,甚至遮蔽,似乎遗忘了人类语言的历史远远早于有文字的历史,口头传统构成了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座标、记忆根谱。从民俗学意义而言,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主要涵盖了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故事、谚语、谜语、口技、相声等等。  相似文献   

3.
<正>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数不胜数的优良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民间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教育资源值得我们挖掘、重视、传承和发展。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向幼儿传授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正确的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他们认识并融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更多地领略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一、关注与欣赏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童谣、花灯灯谜等等,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传统文化色彩。所以,在幼儿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既可以增强幼儿语用能力,又可以促使幼儿接受民族文化的启蒙和熏陶,可谓一举两得。因而,教师研究了传统文化在幼儿语言领域的挖掘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应该积极参与到"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这是现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契机,也是现代大学教育实现传播民族文化使命的最佳时机.规范的民间文化搜集整理技术与档案化的科学意识是现代大学教育急需的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6.
口承语言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心理情感等在民俗中的反映,民俗的口头创作不仅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传说,也是人类有文字记载前,先民文化生活的总汇,维吾尔族口承语言民俗是维吾尔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具体的表现。重视和研究维吾尔族口承语言民俗文化发展的特征,在了解维吾尔族过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不仅能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理解、丰富人类生生不息的民俗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材料,而且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慧敏 《考试周刊》2009,(6):180-18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写照,这必然会让处于不同文化的英汉词汇对同一客观的事物的认识有共性的东西;但同时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地理环境等的差别.英汉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它也必将由于文化等不同而出现差别。本文就非亲属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中的词“春”与英语(属印欧语系)Spring在语义及其文化内涵上出现的“偶合”和“空缺”作一小议。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是一种产生和流传于人民大众中间的文学,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当前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研究、借鉴的民族文化的“本源”,民间文学对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用不可替代。蕴藏在民间文学中的民族精神,是可贵的精神财富,依据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建设并发扬光大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它首先指的是口头的有声语言,这是因为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口语是最自然、最灵活、最便捷,使用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它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并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发  相似文献   

10.
<正>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在新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幼儿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孩子的感知、情感、体验等去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让民间文化走进幼儿的心田。一、营造民俗氛围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象,会激起孩子创新。在幼儿园一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对我们祖先五千年文化的一种认同。学校通过让学生认识、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精...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文化属于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就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民俗文化正在慢慢遗失.伴随着历史日益走向百姓、走向生活.新课程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多,我们必须明确民俗文化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以便切实有效地去实施民俗文化教育,从而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DNA".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口头和书面符号;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习惯所使然,是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一、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语言也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  相似文献   

14.
立春和雨水     
现代社会里保留着很多古代文化。它们有些具备具体的形态,如长城、颐和园等,我们称之为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则没有具体的形态,比如一些口头语言、音乐、艺术等,我们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各国、各民族的人类优秀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世界高度肯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可以不去了解?从这一期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凝聚了古人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吧。  相似文献   

15.
传承、融合与超越——现代包装设计的传统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应更加注重民族文化内涵。顺应时代消费观念,将回归、寻根的民族意识融入其中,逐渐尝试继承发扬本民族悠久文化传统,将中国式传统艺术语言与现代设计语言重新组合,创造出民族特有韵味的包装艺术,直接表达本民族的心理,使之用于今天和未来的社会,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起源,当代土家族青年诗人创作中的民间文学,表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开放中接纳民间文化,使民间文化在创作中永生。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体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上的差异。本文试从中国人普遍乐于采用的语言策略——沉默、规避与转弯抹角谈起,以跨文化的视角,从中美传统文化入手,解析中美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作为人类创造发明的工具之一,记录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动物相依共存,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许多反映动物名称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比喻,依据动物的外貌、颜色、习性、动作等,人们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但由于英汉民族风情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有时又为表达同一情感或喻义而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中国人把虎看做是“百兽之王”,而英美人则把狮子看做是“百兽之王”。汉…  相似文献   

19.
动物类民间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化形式之一。为了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对动物类民间俗语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汉英文化图式的对应、冲突、缺省,提出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应及时填补相关文化图式知识,并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以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领略及传播中国民间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一、白色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性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紧密,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同时,语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反映文化。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