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蒲扇     
我家里曾有几把蒲扇,却早已被淡忘,也无意去寻找它了。一次我家迁新居,收拾旧房子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把蒲扇,它已被厚厚的灰尘所蒙蔽。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捡起来,轻轻地拂去扇面上经年的尘埃。在早已失去了昔日光彩的蜡黄扇面上,依稀可辨出一幅工笔山水画的影子。这面扇子不禁令我想了许多许多。这把蒲扇奶奶曾经用过,这扇把上的塑料带就是奶奶缠上去的。当初,奶奶就像侍弄一  相似文献   

2.
奶奶的蒲扇     
我对奶奶的印象就是她手中的那把大蒲扇,用香蒲编成的圆形大扇子。扇子四周是奶奶用白布滚成的边儿,大蒲扇轻轻摇动着,我的童年就在蒲帛温馨的扇动中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夏天是闷热的,那时我们还住在低矮的砖瓦房里。房间里仅有的一扇窗根本就无法邀请路过的风,在36、37度的  相似文献   

3.
太婆的蒲扇     
我家里有一件太婆留下来的珍贵遗物,就是这把很旧的蒲扇。太婆的蒲扇是圆圆的,扇柄不长,整把扇子是米黄的。那扇边儿一层白色的、棕色的、绿色的布,接在一起,把扇子围了起来,好似一道花边。  相似文献   

4.
扇子     
我喜爱扇子。我家里有许多扇子:羽毛扇、大蒲扇、折扇、竹扇……有这么一把折扇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蒲扇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很多人都纷纷搬出电风扇、空调等现代家用电器来抵挡一阵高过一阵的热浪,而各式的扇子却难觅踪影,只是偶尔出现在老人的手中或携带于旅人的手上。看来曾经给人们带来清凉的扇子己经落伍于时代,很难再登大雅之堂,注定要被我们淡忘了。可我的母亲却仍然最喜欢用扇子,尤其是那种宽大厚实的蒲扇。每年夏天,母亲就从柜顶上取下她精心收藏的一个塑料布包,打开层层包裹的塑料布,拿出六七把扇子分给我们几个儿女,其中就有四五把蒲扇。那蒲扇柄形如一只大拇指,扇面形如一颗桃心,样子简易朴实,原料是纯天然的,真乃天工巧…  相似文献   

6.
人蝇之战     
今天,天气转晴了,妈妈把房间里的窗户都打开透气。我在客厅里搭积木。突然,一只绿头苍蝇在房间里唱着小曲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妈妈说苍蝇全身带着很多细菌,于是,我和妈妈开始和苍蝇“战斗”。我拿着扇子追赶着苍蝇,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妈妈也拿着扇子追到东、跑到西。瞧那可恶  相似文献   

7.
扇子的文化     
扇子是许多人爱好的玩物。说起扇子的历史,其实,它的应用始于很早的时候,大约在晋代之前就有人用了。传至今日,它的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普通的有纨扇、折扇、葵扇、芭蕉扇等。其制作也很有讲究,纨扇制作之精致,与粗糙的蒲扇实在有天壤之别,纨扇好比北平的少奶奶,蒲扇则好比山村里淳朴的山民。  相似文献   

8.
那把老蒲扇     
在我家里,珍藏着一把老蒲扇。那确实是一把很老的蒲扇了,暗黄的颜色,原来用线缝好的一圈边已经掉了很多针脚,露出了一些毛毛的边,中间的扇面也裂开了几个大大的口子。这把老蒲扇,是爷爷留给我的。  相似文献   

9.
那把老蒲扇     
在我家里,珍藏着一把老蒲扇。那确实是一把很老的蒲扇了,暗黄的颜色,原来用线缝好的一圈边已经掉了很多针脚,卸出了一些毛毛的边,中间的扇面也裂开了几个大大的口子。这把老蒲扇,是爷爷留给我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小记     
<正>今天的阳光真好,柔和的阳光洒在人身上,是那么的舒适温暖。这么好的一天,干些什么呢?我徘徊在房间里,低头沉思着。不经意地摸到了柜子,我仔细一看,柜子上堆积了好多的灰尘。再仔细环顾四周,"天哪,这哪是房间呀!到处都是灰尘。"我埋怨道,转念一想,现在正是农忙高潮,妈妈整天在田里埋头苦干,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爸爸天天在外工作,回到家早已是伸手不见五指。我星期天回家,应该帮妈妈做点家务了。主意打定了,今天——大扫除。我端来一盆水,先把桌上的东西整理一下,然后用湿抹布擦掉灰尘,我动作迅速,不一会儿,灰尘就全被我消灭掉了,可是头痛的事还在后面呢。  相似文献   

11.
奶奶的蒲扇     
张潮 《高中生》2010,(2):41-41
我有个习惯,就是夏天不喜欢吹空调。一到夏天,我就把那把珍贵的蒲扇拿出来,热时,很管用。爸爸、妈妈要我用电风扇,我总是说:“还是蒲扇好!”  相似文献   

12.
清凉何处来?     
正游完泳,奇奇回到家,迎接他的还有从乡下来的奶奶。这下好了,一老一少正为"哪种风更清凉"各抒己见呢!打开房门,奇奇没有感受到平时的"冰火两重天",问:"我们家不是有空调吗?奶奶你怎么不开呀!"奶奶笑了,进屋拿了一把大大的圆蒲扇交给他:"刚才停电了,还没恢复供电呢!给你,热了就用扇子扇风。"奇奇可没玩过这样的扇子,拿着左看右看,发现它居  相似文献   

13.
何佳 《科学启蒙》2008,(4):18-18
房间里难免会有灰尘,靠马路的房间里的灰尘还特别多,对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但是每天打扫又很麻烦,因此,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吸尘器。这个吸尘器形状很小,很漂亮,可以当作装饰品挂在墙上或摆在柜子上。使用也  相似文献   

14.
我的飞翔梦     
<正>每当我看见小鸟飞上湛蓝的天空时,我就会想:要是我也能飞,那该多好啊!五岁的时候,我曾傻乎乎地做过一个飞翔的试验。我左手拿着一把扇子,右手也拿着一把扇子,使劲地扇动扇子,然后从床上跳下来,没想到却"嗵"地摔了下来。天真的我又增加了几把扇子,结果还是一样,"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忽然有一天,我的梦想成真了。我张开双臂,发现自己真的长出了一对翅膀。我展开洁  相似文献   

15.
王建国 《学子》2004,(9):57-57
扇子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在舞台上演员运用扇子基本动作有托、转、合、遮、扑、抖、抛等。演员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各种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京剧中生、旦、净、丑各行都有扇子功,但以小生、花旦、闺门旦使用最多,表演技巧更为丰富。戏曲舞台上使用的扇子,有大折扇、小折扇、团扇(宫扇)、羽扇、蒲扇、竹扇、鹅毛扇、芭蕉扇等多种。  相似文献   

16.
小猴学样儿     
有一天,猴妈妈在油灯下干活。夜深了,猴妈妈要熄(xī)灯睡觉,便随手拿起一把蒲(pú)扇远远地一扇,油灯里的火苗“噗(pū)”地一下就灭了。小猴子看到了,默默地记在了心里。一天晚上,猴妈妈出门找吃的去了。小猴子独自在油灯下玩耍,一不小心把油灯碰翻了。灯火落在旁边的一堆干草上,火苗“劈劈啪啪”地燃烧起来。小猴子急了,想起了妈妈常用蒲扇灭油灯,就赶忙拿起妈妈用的那把大蒲扇,想一扇子把火苗扇灭。谁知越扇火越旺,不一会儿,整个草堆都熊熊燃烧起来。小猴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抓抓头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幸亏这时妈妈回来了。猴…  相似文献   

17.
天气炎热难受,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来消暑,但遇到停电时,就只得用扇子消暑了。扇子有木扇、竹扇、葵扇、蒲扇、纸扇等等。为了要风大,人们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力机械风扇,使满堂生风,与今天的电风扇比,只不过是动力为人力而不是电力罢了。扇子不仅可消暑,还可作为礼物赠送亲友;歌舞戏剧,用扇子作道具。我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葵花向阳”的扇子舞,造型优美、舞姿迷人;相声演员,一扇在手,说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杂技演员,也有用折扇作道具,进行扣人心弦的表演。扇子文化,人们很喜爱,因此不断创新。四川自贡用细如头发的竹丝编…  相似文献   

18.
汪宇轩 《中学科技》2013,(11):43-43
在家里安装纱窗后,可以避免沙尘进入房间,把蚊虫挡在屋外。但是,久而久之,纱窗也会布满灰尘,油渍等污物还会堵塞网孔。这不仅会影响空气流通,还会让灰尘随风飘进屋里。所以我想发明能够自动清洗的防尘纱窗。  相似文献   

19.
马上要过年了,妈妈里里外外地忙碌着,最劳累的活儿是除去天花板上的灰尘。那掸子搞得房间里尘土飞扬,不但把妈妈的头发衣物弄脏了,而且把家里本来整洁的物品也蒙上了一层尘土。如果有一个新颖的除尘器,它装在一根可以伸缩的长铁杆子上,顶端有一个类似吸尘器的零件,打开开关,最上面部分就变成一把倒过来的雨伞,由于吸尘器的力量,天花板上的灰尘就纷纷落到这把倒过来的雨伞中间,然后收一下雨伞,就可以把灰尘全部集中倒掉。这样既不用担心会迷糊眼睛,又不用担心灰尘到处乱飞。奇妙的除尘伞$浙江省诸暨市江藻镇小学601班@卢玉萍…  相似文献   

20.
“五一”长假期间,妈妈带我去绍兴游玩。令我最难忘的是一位叔叔。在鲁迅故居,我看到一位叔叔。他长得很文气,但没有手,两只袖子空荡荡的,可是旁边的扇子上却有他写的字。我想:他没有手怎么能写字呢?原来他是用嘴写字的。只见他熟练地用嘴衔起一支毛笔,在一面没有写过字的扇子上写了秀丽流畅的字,又用脚趾夹住放在桌上的印章,往扇子上一按,这样一把扇子就题写好了。这简直是个奇迹。叔叔吃了多少苦,才学会用嘴写出这么好的字啊!他的字在全国多次获奖,还被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的书法爱好者收藏。我没有买一把扇子,可我带来了一个道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