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南周口平坟历时数月,200余万坟头被平掉。如今,至少半数被平掉的坟墓一夜间被圆起。有媒体报道,周口将二次平坟。1.你认为平坟复耕合理吗?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3.
健康·新知     
一条小小的“海口虫”,可能告诉你“脊椎动物是如何起源的?人类的眼睛、鼻子和耳朵是同时出现还是起源于多次进化事件?脊椎动物是先发育出脊椎还是头颅?”等等许多秘密。 海口虫是生活在5亿多年前的一种生物,它拥有比脊椎动物的脊椎更原始的“原脊椎”,它为“脊索——原脊椎——脊椎骨”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9,(1):77-77
不久的将来,海口市在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能用上高速无线城域网。“无线海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2008年12月22日在海口通过专家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实施“无线海口”将大大提升海口市城市品质与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力、实现信息惠民。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获一等奖的通讯《在“转化”中看多数》,它的显著特色,是在对农村经济“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大量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时。表现了记者的冷静态度。记者并没有把注意力只放在善于“转化”的少数“先进典型”上,而是更多地放在还不善于“转化”的大多数农民身上。这个独特的报道角度的选择,同许多做“转化”的“正面”文章相比,不能不说是冷静的选择。通讯中三个问句小标题:是快还是慢?他们为什么不要奶牛?磨不推能自转吗?是记者用启发人思索的方式来谋篇的。在历史发生转变的重要时刻,人们的精神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们能不能适应历史的转变。在这方面,记者、报纸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不会忘  相似文献   

6.
经济日报报道浙江治理滥建坟庙经济日报4月10日《浙江对滥建坟墓庙宇说“不”》的报道,向人们揭示了滥建坟墓、非法造庙之风近年在浙江农村蔓延的情况,座座坟墓包围江南美景,学校里的读书声和庙庵的木鱼鼓钹声响成一片,既浪费大量土地资金又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报...  相似文献   

7.
找准切入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拆坟还耕”专项治理报道的启示陆熙李杲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历来是我们浙江日报宣传的重点之一,特别是“拆坟还耕”专项治理报道,我们花了不少力气去抓。1997年以来,我们把制止非法建造寺观教堂、滥建坟墓报道,作...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一位美国记者问我国著名环境专家曲格平教授:“中国有没有环境记者?”曲格平告诉他这样一组数字: 近10年来,中国共有5万名环境记者参与“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建议和督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万个。这位美国记者感到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闻工作者,兰成长的死给刚刚到来的新年带来了抹不去的阴影。不管兰成长是“真记者”还是“假记者”,这个事件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都让我们的媒体和从业人员感到尴尬不安。拿着盖有新闻出版署印章的记者证的就是真正的记者吗?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那么多假记者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现象?记者的行业自律道路有多远?这些问题,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平坟是与非     
名为复耕,实为征地?平坟方式强制粗暴,软硬兼施?平坟中已有"意外"死亡……面对种种争议,周口的平坟运动仍选择继续向前从11月12日开始,30岁左右的李毅(化名)每天都会在距家约300米的一座坟墓旁静坐,坟里埋的是李毅的爷爷奶奶,他计划就这样一直守到明年1月1日。"到那时民政部门将不被允许强制平坟",李毅说。11月16日,国务院修改《殡葬管理条例》,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的规定,由此意味着违规土葬、乱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1-21
<正> 2002年12月8-14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和海口晚报社联合举办的“网络环境下新闻资料工作的发展前景研讨会暨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海口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新闻单位的近80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海口市的党政领导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领导以及海口晚报社的领导到会祝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来,洛阳市首起新闻官司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决。至此,围绕《青运会引起的思索》(以下简称《思索》)一文长达两年半时间的诉讼,终于以《洛阳日报》两记者和洛阳日报社胜诉而划上了句号。告记者、打新闻官司是近年“时髦”的社会现象。透过这一现象,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在人们心头萦绕:什么是侵害名誉权?公民和法人怎样才能真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新闻单位(记者)怎样才能走出“笔墨官司”的困扰?洛阳市首起新闻官司前后,或许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外交部长李肇星3月5日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前后,都是一路小跑,但他还是没有突出“记者重围”。在与记者的对话中,李肇星三次将记者问得哑口无言。“你读过三个联合公报吗?”李肇星每向前移动一步,都要有20余人同时配合,当被问及台方宣布“废统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一位美国记者问我国著名环境专家曲格平教授:“中国有没有环境记者?”曲格平告诉他这样一组数字:近104来,中国共有5万名环境记者参与了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建议和督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万个。这位美国记者感到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15.
接到海南读者及外地游客反映海口色情交易令人堪忧的投诉后 ,记者先后多次赴海口展开明查暗访。调查采访中 ,面对一些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一次又一次威胁 ,记者没有屈服 ,反而激励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一定要想方设法将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披露于众 ,以此引起公众和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达到彻底根治之目的。读罢《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 ,可以认定 :这就是记者采写此文的“动机”和“初衷”。至于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与一个六七十岁老头”之间的事 ,记者乘一辆出租车尾随到一家星级酒店后 ,起先并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确凿证据 ,能够证明那个…  相似文献   

16.
《纽约时报》记者弗兰克尔在一九七二年五月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向基辛格提问关于美苏高级首脑在莫斯科会谈的所谓“程序性问题”:“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成批地发表协定呢?”基辛格答:“你看马克斯同他的报纸一样多么  相似文献   

17.
一谈起记者,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记者应具备的“三勤”——口勤、腿勤、手勤。而笔者认为,要做一名优秀记者,光有这“三勤”还不够,还应具备“三心”,即细心、恒心、责任心。细心工作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类现象,生活、工作在同样的环境里,有的记者可以写出许多好作品,而有的记者却碌碌无为。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前者的新闻敏感性强。而决定新闻敏感性高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记者细心与否。  相似文献   

18.
刘文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16,(30):104-106
1944年6月9日,大众日报四版刊发消息《佃户群众继续清理旧案把庄英甫送交政府处理平鹰坟祭冤魂群众欢呼》,报道了“平鹰坟”事件.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减租减息中出现的标志性事件,这是“平鹰坟”首次被媒体披露.从此,“平鹰坟”成为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得到翻身的典型意象广为流传,在38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 “平鹰坟”本是一桩社会新闻,由于在土地改革中起到了舆论上的象征作用,使它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了政治符号的特点.当各种文艺作品反复使用这一情节时,“平鹰坟”又构成了一个文化现象,盛行30多年.以“平鹰坟”为事件主体所构筑的文艺作品不断产生,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连环画、戏曲、诗歌、大鼓书、歌曲等.直到197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平鹰坟》上映,使“平鹰坟”这一社会新闻成为政治符号再到文化现象,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1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某新闻班在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位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一件轶事,这位名人回避不谈。你说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采访呢,还是就此结束?”……课后人们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继续采访。——  相似文献   

20.
“好好的,都上大学了,有什么想不开的?”当许多人尤其是学生家长一头雾水的时候,大学生轻生现象还是有增无减。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拥有光明前途的大学生为什么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在江西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时,记者发现,一方面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过重功利目的,一方面是对收费上涨、优胜劣汰、自主择业等改革深入带来的各种压力的不适应,两方面的巨大落差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攀升,轻生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