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提出利用"问题引领"进行"深度教学",促学生"深度学习",笔者很认同.在研究各地中考题时,对有些问题深入思考,可以作为我们"深度教学"的素材.本文对两道中考题进行合理性和一般性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给大家解疑或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一节"划时代的发现"讲到: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将电和磁的关系作了全面的阐述,电流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使闭合线圈产生电流.  相似文献   

3.
秦代阿房宫的"磁石门",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的防范刺客的"国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安全检查站,为现代安全检查站的鼻祖.  相似文献   

4.
"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任何超越学生学习能力的深度拓展和挖掘,都是没有价值的;它也不是"精英教师课堂",一种没有普遍意义的"精英秀"只不过是供人欣赏的展品."深度课堂"应该来自我们日常的课堂,是对日常课堂的一种超越.如何构建深度课堂?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在油气田的开发,尤其低压、低孔、低渗的"三低"油气田开发中,压裂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大斜度直井由于井斜大,常规电缆射孔不能传输到位,需要用油管传输射孔,既增加了起下管柱的时间,也增加了成本,且不能保证射孔质量,因此,研发了一种新型斜井分压合采工艺管柱及配套工具,该管柱可进行水力喷砂射孔,并且实现了有效封隔,保证了压裂施工对地层的针对性,压后可以进行合采。现场应用证明,该管柱结构合理,工具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6.
李艳 《教学与管理》2021,(10):54-56
"立学"课堂是深度的、有灵魂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又要在"立"字上做文章.优化问题策略能有效地建设"立学"课堂.以"问"激"学"、以"问"导"学"、以"问"启"学",能打造有灵魂、有深度、有品质的"立学"课堂.通过"立",改变学生"学"的生态、样态,促进学生"学"的真正发生、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的一种体验.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虚学习"甚至"假学习"的现象.数学教学必须实行"转型升级",让儿童深度探究、深度经历、深度感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内化为儿童的素养,成为儿童带得走的学力.  相似文献   

8.
全球趋势与社会发展呼唤深度学习,教师更应该成为深度学习者.根据脑科学、心理学及教育学领域关于"深度学习"的已有研究,设计"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现状调研问卷".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情况并不理想;移动终端的使用有弱化教师深度学习的倾向;高学历、教龄长的教师及城区教师在深度学习上表现更为优秀;教师对"深度学习"支持的需求更倾向于以案例、同伴分享的方式进行.基于"泛在"学习的新趋势,在"认识层面",教师要认识到"深度学习"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层面",学校要为教师"专注""精深"的工作与学习创造氛围,提供时间、空间,形成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深度学习指南,挖掘开发"深度学习"优势群体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实现驾驭技术而不被技术奴役的深度学习,促进教师学习质量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及特征,然后论述了深度学习教学环节设计,包括激发动机环节——"多问题",引兴趣;感知理解教材环节——"多问题",促交流;巩固运用环节——"多探究""多情境";等等.  相似文献   

10.
美是教育实践的一种深度,没有这种深度,实践将是贫乏和肤浅的.追求实践美的取向使教师始终怀有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冲动.了解教育实践美的标准和外显特征,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践的美是"真",是"善",是思维方式,是精神追求,是一种"诗性智慧",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美.目前教育实践美的探讨仅停留在"思想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是当下教育界的热词.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是"深度教学"的创始人.我请他用一句话来表达"深度教学",他说:"一句话:深度教学是通过实现学生与知识多层相遇的意义教学.两句话:深度教学是追求意义、理解和生成的发展性教学.教学价值与目标达成的深度、知识理解与转化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是深度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有趣的七巧板"为例,谈谈如何从"问答"到"对话",从"活动"到"体验",从"温度"到"深度",实践教师科学地教,学生真正地学,做到"形"存"神"聚.  相似文献   

13.
"变革文化"是决定学校变革能否持久、深度推进的重要影响力量.培育"变革文化",需要明确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变革中的情感与专业支持,在变革过程中提升"变革文化"的深度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磁刺激的一般模型 ,以了解和预测磁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场的空间分布 .引入无量纲化分析 ,将影响感应电场强度幅度的因素分成两部分 :c(表示刺激条件 )和 E0 (表示线圈几何特性 ) .通过两种磁线圈电场强度三维分布的仿真 ,确定了磁刺激的效果和影响磁刺激聚焦性和深度的因素 .最后 ,利用本文的结论 ,讨论了在设计合理的线圈、磁刺激仪以达到理想刺激效果时确定电场强度幅度、聚焦性和深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研究深度学习,可从深度学习的表现入手,寻找有效的实践路径。深度学习对应着深度教学,后者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深度教学是"有限教导",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是"多元教导",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是"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深度学习需要提供"全景立场",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于水平井大层段射孔起爆和传爆的延期起爆技术和油管内增压点火技术,并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水平井射孔施工中的部分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把握好"度":提升师生间的人文"温度",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炼探究的"高度",让教学更富有数学味;提取教材的"深度"内容,发展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力度",让生活实践具有数学味.掌握好这"四度",才能缔造实效、和谐、理想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何捷 《江西教育》2022,(10):8-9
在"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获奖者莎娜·皮普斯所著的《深度教学: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有效开展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一书中,作者提出了"问题的三个层级",分别对应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韦伯的知识深度模型的各个级别.理解"问题的三个层级",对我们设计教学,提出一个能促进学习不断迈向深度的问题,有所启发.结合着教学实践我们来关注这...  相似文献   

19.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重要内容,它与其它物理知识联系广泛,命题者可以结合力学、电路、图象等知识进行命题,故每年高考都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下面笔者就通过几个方面粗浅的谈一下以电磁感应为背景的高考命题.一、结合力学知识命题电磁感应的特点就是"磁"能生"电",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运动情况正是我们所熟悉的,从而形成了"电磁感应"与力学知识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对"力"、"电"、"磁"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20.
审视当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面对新时代挑战的背景下,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了一线教师关于"深度学习"的理解。其中,总结了"深度学习"的五条教学策略,分别是:脑中有"标",更新理念;心中有"数",把握本质;目中有"人",以学定教;手中有"法",让学引思;指导学"法",培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