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有可能实现全球一体化,但吃、穿、住、用、乐及防病养生观等生存条件必须民族化、地域化。这句话含义是什么呢?民族化,地域化,说明了该地域民族的主要体质特征,那么吃、穿、住、用、乐及防病养生观是维护地域民族体质健康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这些前提和条件。是保健的极重要的部分。当  相似文献   

2.
华夏民族的体质是以阳气不足的体质为主,阳气不足的体质,极怕寒凉。70年代以前国人在吃、穿、住、用、乐及防病养生观等方面紧紧地维护宜温宜暖的习性,所以各种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二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极低。80年代中期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也搞活了,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了,健康、保健措施增多了。但冷饮,冷食,进屋即换拖鞋,夏天安装空调,非其时的减薄衣履等贪凉现象,导致阳气的损伤,本来阳气不足,如果能在一切吃、穿、住、用、乐及防病养生观等方面注意防寒保暖的话,不至于发病。由于广泛的贪凉现象…  相似文献   

3.
“深潜斋浴药”是根据华夏民族人群的基本体质特征,和近20余年来经济较发达城镇人群的普遍贪凉的消费时尚,以及由此时尚的盛行所导致的疾病病种的增多,自家免疫性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不断扩大,青春期、青春后期男女性功能下降;男女不育、不孕症的增多的现实而设计的一种熔保健、养生、治疗于一炉的民族浴药,是完全适应于当代普遍贪凉的消费时尚所引发的多种疾病及业健康状态的浴药。  相似文献   

4.
李丽 《生态文化》2009,(6):51-52
古谚云:“白露已过,秋分冬至,进补最佳”。秋冬应对甲型H1N1流感盛行,养生保健增强免疫力最为关键。“顺时养生”是干百年来古人留下的医学精华:即养生要依顺四时、适应寒暑,适应四时阴阳变化。只有遵循“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喝水的学问     
李丽 《生态文化》2006,(6):49-50
喝水的重要不言而喻: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中除氧之外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因素。每天正确喝水是养生保健第一经济、简便的灵丹妙方。水在生理机能方面有两个:既有营养功能:可以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稀释;又有代谢功能,参与肌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只有让细胞喝足水,才能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而看似简单的喝水中实际上很有学问,正是:喝水每天离不了,真正喝好疾病少,因人而异自己做,健康钥匙别错过。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应该每天喝多少水,什么时间喝水好,喝什么水好,更要知道应该怎么喝水。  相似文献   

6.
在理性与混沌的空间,动物们都有隐蔽在灵魂深处的习性,不管恶习还是美德,都随着动物群落的进化而顽固地代代遗传。  相似文献   

7.
李丽 《生态文化》2007,(2):51-52
春季是万物蓄养待发的时期,阴气下沉,阳气生发。按照《皇帝内经》“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要遵循“顺四时而适寒暑”的法则,在衣、食、住、行上做时令的调节,重点在于“扶阳”,使人阳气上升而健壮。  相似文献   

8.
田文广 《职业圈》2012,(27):107-107
所谓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是指国有企业中领导机构设置、人事隶属关系、管理权利划分、干部培养选用、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具体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体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着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张珺  蒋祥龙 《文化学刊》2016,(4):97-100
随着老龄化人口和亚健康人数的增加,现代人对健康养生日益关注,中医绿色养生得到广泛认可,中医药的传播和发展迎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亳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本文基于SWOT理论,对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文化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出利用新媒体传播地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于个人、于国家都十分紧要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我得出一个结论:对多数人而言,在其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常常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非智力因素才是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不仅如此,撇开客观条件,一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否,也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张林 《职业圈》2007,(2S):29-30
文章对齐齐哈尔大学2002级学生体质跟踪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水平在一年级和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建议学校有关部门针对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雪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食养、食疗方剂.食疗是疗饥.食养是养生。它是由两种中国人常用的食物——海蛰、荸荠组合而成.所以它没有民族、没有地域的限制。正是因为这二种食物没有民族,没有地域的限制,无疑扩大了它的适用人群范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远超从前,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从前的但求温饱的年代早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和对养生的高度重视。养,即保养、调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之意。中医养生的方式有许多,其中不乏坚持运动、食疗养生、针灸理疗、中药调理,等等。但究其根源,万病皆由心生,因此养生必先养心。老子《道德经》中蕴藏了丰富的养生思想,指出要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尊重规律,要学会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本文将对《道德经》中涉及养生观的部分作简要分析,以求从圣人老子的典籍中收获一二。  相似文献   

14.
李丽 《生态文化》2012,(4):61-63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和后天形成的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然而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树叶一样,大千世界中也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这其中存在的差异就是体质差异。体质因继承着先天遗传信息,标志着独有的嗜好、血型、气质,体现着生活环境的构成和影响,所以具备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和个体差异性的与众不同。比如有人饭量大却不长胖,但有人却自嘲喝口凉水都长肉,形容自己吃饭的效果之奇;吃同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生态文化》2006,(4):50-51
夏季气温增高,人们容易紧张、烦躁、心火过旺,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的人,在夏季容易在情绪激动或过劳的状态下,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的障碍,血压升高甚至猝死。所以,夏季的养生尤其要护养心脏。  相似文献   

16.
莫兰加  刘寒清 《职业圈》2007,(4S):58-60
当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近视和肥胖增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党章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成份、结构、经历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认清基层党小组建设的现状,加强基层党小组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谈到养生,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养生。养生应是在生态平衡中进行的,养生的最高境界,乃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和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在“天人相应”之中的养护生存,在大自然的润泽中顺时延年。如今当我们仰视古人,发现古人看待健康养生的眼光的确十分高远,他们是把人放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的,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要与大自然统一起来,融汇起来,和谐相应起来。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老子》中也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相似文献   

19.
王吉万 《职业圈》2014,(4):53-53
从春节前持续到现在,“招工难”—直是媒体的热议词。“招工难”应该早就不是新闻。离我们远去的金融危机已让中国很多企业尝到了招工的“难”滋味,但马年春节过后,同样的“阵痛”再次来袭,世界经济格局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深层的变化,已让“阵痛”慢慢变成“长痛”。  相似文献   

20.
有幸来到普洱参加"全国生态文化建设研讨会"。之前经常在央视上看到听到"妙曼普洱,养生天堂"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一到长水国际机场,"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出现在许多醒目的广告灯箱上,意境很美,内涵丰富,契合了我们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生态文化也是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