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两种情况:第一,学生对新知识完全陌生,且新知识本身较为复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来吸收新知识,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没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第二,学生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但不能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差异性.即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中虽有适当的概念,但不稳定、不清晰,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少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者原有观念不稳定、不清晰,就应设计、组织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知桥梁”.■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稳定固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从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备课时,一…  相似文献   

3.
备课,重在备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修愚 《生物学教学》1999,24(12):11-12
在备课中,教师钻研教材和大纲无疑是制订教学计划的重要基础,但制订教学计划的另一更为重要的依据是学生。在备课中,教师要注意分析好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1备学生的认知停靠点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最重要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新知识学习中,应当让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具有的适当观念同化新知识,使新知识被纳入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奥苏伯尔称这种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它与那种主要依靠模仿和记忆的机械性学习有着本质区别。我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所具有的对新知…  相似文献   

4.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学生挖掘新旧知识的不同特点和内在联系,通过思维加工而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是学生认知结构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丰富完善.教学中正确运用迁移,积极促进迁移的发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扎实牢固的适当知识是迁移的基础适当知识就是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联系、对新知识的抽象概括有固定作用,对新知识的同化有奠基作用的成分.适当知识越扎实牢固、越清晰、越稳定,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练习,练习要为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服务.练习方式要灵活多样,增强学生理解,培养…  相似文献   

5.
一、基础知识薄弱,思考无着力点 学生的学习一般要遵循两个顺序,一个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一个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对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6.
沈霞 《教学与管理》2008,(3):145-146
一、知识建构需要情景支撑 问题情景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景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的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凿、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迅速解决的心理状态。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由于在认知结构和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发生混乱,这就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也就是要给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常轨道。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他们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的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会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能有效地建立广泛联系,增强知识正面迁移,获取和探索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7.
余文森 《今日教育》2010,(11):34-35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学生的学习划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种,它们在心理机制和条件上有本质的不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有二:第一,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第二,学习者本人应具备意义学习的心向。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意义学习才能产生,新旧知识才能建立起“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高中数学“不等关系”教学实录对知识正迁移的有效促成进行了有益的解读: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施有效知识迁移的前提;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是实施有效迁移的关键;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稳定、清晰认知结构的形成对实现有效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永利 《物理教师》2006,27(6):67-68
认知论认为,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可以利用,知识迁移理论的核心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观.这种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新旧知识的迁移,原有知识得到充实和巩固,新知识更易被学习者获得、保持和运用,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整个知识体系在纵向上不断深化,按层次  相似文献   

10.
讲解技能及其功能 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促进智力发展、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类教学行为。 讲解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原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并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说明新旧知识的关系,填补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沟缝,以及剖析新知识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讲解的主要任务。讲解有两个特点:其一,在主客体信息传输(知识传授)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体。因此,培养组织内部言浯的能力(“想”好“为什么说?”“对谁说?”及说明的意向与要点);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注意储备口语词汇,懂得语法规范);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语调、语速、语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