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日、法、德、英、中六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6月26日宣布人类基 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国际社会对这一重大科学进展给予高度评价。科学家们公布 的工作草图质量与数量大大超出预期,不仅覆盖了97%的基因组,而且85%的基因组序列已经 被组装起来。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 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 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美科学家破译人类第16号染色体 新华网消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联合基因组研究所22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这一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人类第16号染色体的解码分析工作,相关论文将于23日关的多个基因。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类第16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区域,其碱基对排序会复制到同一染色体的其他区域,甚至会复制到其他染色基因组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沃尔纳特克里克的联合基因组研究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成员之一,也是最早在科学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联合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最近科学家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表明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自己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短臂从D353610至端粒的30Mb区域上3000万个碱基对测序,破译人类基因组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疾病疗法带来巨大变革。人类基因组的解码也将引起人们对伦理学、法律、基因武器及人口质量等问题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事件     
人类“生命之书杀青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完成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的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共有超过2.23亿个碱基对,破译难度也最大。先前,科学家不止一次宣布该计划完工,但推出的均不是全本,而是人类基因组草图。这一次,科学家杀青的“生命之书更为精确,覆盖了人类基因组的99.99%。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  相似文献   

5.
1 基因时代的结束和后基因时代的来临从 1990年 10月 1日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到 2 0 0 0年 6月 2 6日 ,美、日、英、法、德和我国六国的科学家联合向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用了仅仅 10年时间 ,提前 5年完成了原定到2 0 0 5年 10月才能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 ,揭开了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 ,人类不但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诊断和治疗疾病 ,彻底地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 50 0 0多种遗传病、多基因病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各种癌症、老年…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它的总和就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分布在人体细胞核的46条染色体中。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测定蕴涵着生命根本奥秘的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2000年6月26日,包括我国在内的参与该项计划的科学家,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不可否认,人类基因组中蕴涵着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它的破译必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然而,随着它的破译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信息。尽管在已经开始的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到千分之一,但在已经发现的基因中,确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4-16
1、科学家破译4条人体染色体 2003年1月,法国基因测序中心科学家破译了人类第14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4月和6月,美国科学家又先后破译了人类第7号和Y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这一成果对植物学、农业科学等领域意义重大,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12月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包含约1.3亿个碱基对、2.5万个基因的拟南芥基因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拟南芥植物基因组的构成比较简单,仅包含5条染色体。其中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已经在199 9年绘制完毕。此次公布的是第1号、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以及对整个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成果除对植物学具有重大意义外,对农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分子药物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完成对拟南芥基因测序将使科学家能够研究控制基本植物功能的基因,对于改进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非常重要。基因序列中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通过繁育或转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质量,这些改进包括延长农作物的保质期、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或使其更加可口等。 这一成果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拟南芥植株小,染色体数量仅是玉米基因组的二十分之一。 (《经济日报》2000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9.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18日宣告完成。科学家认为,成功破译1号染色体将为研究和治疗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等350余种疾病提供指引。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l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共有超过2.23亿个碱基对,破译难度也最大。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相似文献   

10.
1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 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据认为,第22对染色体上存在有与神经纤维肉瘤等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基因,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月12日深夜,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基因密码破译获突破,给人类将带来什么影响? 病同药不同 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富贵病”以及大多数癌症都属于多基因疾病范畴,也就是有望通过基因药物的研制而克服的病症。科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关于人类基因研究情况的材料 ,据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 999年 1 2月 1日 ,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已破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与曼哈顿原子弹工程及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三大科学工程之一 ,但其科学价值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个计划。材料二 :2 0 0 0年 6月 2 6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卫星传送 ,联合宣布 :在经过 1 0年的努力 ,并付出数十亿美元的代价后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完成了 ,…  相似文献   

13.
由英、美、日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12月1日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卡片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 ,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 ,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破译人类遗传信息 ,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 1990年正式启动 ,这一价值 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 ,为 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 ,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 ,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 ,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这样虽然很慢 ,但非常精确。自 1999年 9月开始 ,我国也加入这一研究计划 ,…  相似文献   

15.
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包含约1.3亿个碱基对、2.5万个基因的拟南芥基因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拟南芥植物基因组的构成比较简单,仅包含5条染色体。其中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已经在1999年绘制完毕。此次公布的是第1号、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以及对整个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成果除对植物学具有重大意义外,对农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分子药物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芝加哥大学基因和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达芙妮·普鲁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重要成果意味着全世界每一家研究植物基因组的实验室,在未来的进展会变得更迅速、简单和彻底。” 完成对拟南芥基因测序将使科学家能够研究控制基本植物功能的基因,对于改进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非常重要。基因序列中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通过繁育或转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质量,这些改进包括延长农作物的保质期、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或使其更加可口等。 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帮助农作物更茁壮地成长。与其它任何生物体相比,植物含有更丰富的能对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外部威胁作出抵抗反应的细胞。华盛顿大学科学家理查德·K·威尔逊解释说:“与动物有免疫系统一样,植物也有相应的自我保护方式。随着科学家开始了解那些提供保护性蛋白质遗传密码的基因,科学家将把植物改造得不仅能抗病,而且还能抵抗昆虫、风沙和干旱。”这一成果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了解拟南芥中各个基因的具体位置和功能,将有助于科学家精确地指出相似的人类基因。威尔逊说:“更好地了解基因在细胞中所起的作用,将帮助我们了解如何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上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多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法国制成世界最小MOS晶体管法国一家研究室研制成功世界最小的、线宽只有20纳米的MOS晶体管,成为MOS技术器件小型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12月15日,针对美国“基因巨头”塞莱拉公司企图利用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谋求利益的做法,我国科学家在此间发出声明,坚决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利用人类基因组信息谋求商业利益。 12月1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中科院基因组信息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并将声明正式文本独家提供给中国青年报。 这起在全球科学家中引起强烈反响的风波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中国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如何看待此事?风波的关键人物——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先生,有什么话要对中国读者说?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组织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新闻背景 2000年6月,塞莱拉公司和人类基因组国际协作组达成协议,同时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相关论文与数据。但塞莱拉公司一直拖延至今,而且最近与《科学》杂志达成一个协议,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数据不公布于公众数据库,而放在塞莱拉公司的网站,数据库的使用是有偿的。如果用该数据作研究获得了成果,还要和公司共同分享利益,等等。 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的以基因序列信息为资本的基因公司,美国塞莱拉公司曾于1998年宣布,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企图迫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下马,达到垄断人类基因组信息的目的。这一企图受到各国政府以及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团体,包括美国参与这一计划的所有研究中心的一致谴责。  相似文献   

18.
基因 基因是 DN 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片段 .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反映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 ,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基因组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 ,大约有 10万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 1985年率先提出的 ,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 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 ,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此计划于19 90年正式启动 ,现已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9.
<正>1999年,中国正式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这项工作占整个基因组的1%,也让中国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这难得的1%,让中国向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建设迈进了里程碑式的一步。结术10年争论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于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徐洵院士率领的小组最近成功测定了虾病"祸首"--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虾病病毒的遗传密码,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