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有氧耐力评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有氧耐力的概念,提出了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最大摄氧量平台的持续时间(VO2max Plateau Duration,VO2maxPD)是测定耐力训练的三个重要指标,并讨论了此三个指标的概念、测定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索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评估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可靠性。研究思路通过Bland-Altman方法来比较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的一致性。研究对象选择8名受过良好中长跑训练的运动系学生,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年龄(21.50±0.53)岁、身高(172.2±3.89)cm、体重(63.2±3.72)kg。第一天测试VO2max,隔日在跑台以次最大强度下测试跑步经济性相关指标(摄氧量、心率、体重等)。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乔治预测法估算获得8名受试者的VO2max值比实验测试值略高,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306(0.05),8个差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研究结论认为,VO2max乔治预测法和实验室测试法一致性较好,采用跑步经济性测量相关指标基于乔治预测法测量评估VO2max比较可靠,评估结果可以达到实验室测试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6-minutes stairs climbing and descending test,6MSCDT)的台阶数、峰值摄氧量(VO2peak)与Bruce方案测得的最大摄氧量(VO2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探讨6MSCDT能否准确反映人体心肺耐力,为今后完善简易心肺耐力测定方法提供一点新的思路.方法:随机招募69名志愿者,进行6MSCDT和最大摄氧量的测试,计算6MSCDT测试结果,然后比较其与逐级递增负荷试验(Graded Exercise Testing,GXT)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MSCDT的峰值摄氧量与GXT的最大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911,P<0.01);6MSCDT的台阶数与相对峰值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751,P<0.01);6MSCDT的台阶数与GXT中的最大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556,P<0.01).得到了以体重、台阶数和性别为自变量的推测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r=0.888,R2=0.789,调整R2=0.779,SEE=0.408L/min).结论:6MSCDT可以用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并且可以成为一种评价心肺耐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初中生有氧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其目的是研究适合测试初中生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为今后中学生体质测试方法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其研究结果:初中男、女生台阶试验与最大摄氧量(VO2max)相对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12,r=0.08,p值均大于0.05;800米跑与VO2max相对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19,r=-0.20,p值均大于0.05。两种方法均与VO2max呈微弱关系。结果表明:台阶试验、800米跑用于评定初中生有氧耐力存在一定的问题,此两种方法不能有效的反映中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水平。中考中利用此方法来评定有氧耐力水平欠妥当。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递增强度运动过程中与恢复期摄氧量以及恢复期间血乳酸的变化特点,并将血乳酸的恢复速率(V)与最大摄氧量(VO2max)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摄氧量与血乳酸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且血乳酸的恢复速率与最大摄氧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该项研究将为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能力的检测与评定提供科学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成分以及最大摄氧量的状况,运用测试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篮球队30名队员身体不同部位的体成分指标和最大摄氧量进行了测试,并和国内外不同相关群体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体成分方面,我国大学高水平女篮运动员的大部分指标都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且平均数要优于日本2005年的全国高中女篮冠军球队。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为:4.51&#177;0.46(ml/kg/min);相对值为:54.4&#177;6.07(ml/kg/min);绝对值低于前法国国家队、2005年日本全国高中冠军女篮运动员和2006年日本全国女篮联赛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财经大学女子定向越野队(国家队)1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经过八周的10km耐力训练,测定训练前后的跑节省化、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并运用因子分析比较对耐力训练效果的指标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分析。结果显示:10km长跑训练使女子定向越野运动员的VO2max各指标几乎没有变化;VT各指标中除R-VT指标没有显著意义外,其他指标均有非常显著升高(2%~7%,P〈0.01);RE各指标有非常显著的下降(2%~9%%,P〈0.01)。结论:(1)为期八周的10km有氧耐力训练(VT强度)能够提高女子定向越野运动员的RE、VT水平,VO2max几乎没有变化;(2)RE在评价女子定向越野运动员耐力训练效果方面优于VT、VO2max,具有较高的可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田径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测试、300m全力跑测试、恒定负荷测试,得到运动成绩、运动前后血乳酸值、运动中心率、步频、步长、最大摄氧量速度、等指标,根据个人成绩平均速度高低分为快慢两组,平均速度5m/s以上受试者设为快组,以下设为慢组,每组各7人。并对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慢组相比,快组恒定负荷后血乳酸显著较低(P<0.05)、快组的最大摄氧量速度、步频均显著高于慢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9,P<0.05);途中跑段落后血乳酸变化与终点跑后血乳酸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r=-0.756,P<0.01)。结论:(1)最大摄氧量速度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70秒亚极量恒定负荷后血乳酸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3)步频是反映1500m跑运动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跆拳道运动员心肺机能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 2 0名跆拳道集训运动员的心电图、血压、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等指标的测定 ,研究了跆拳道运动员心肺机能的现状 ,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表明西安体院跆拳道运动员 :1)在安静状态下 ,ECG的异常率为 10 %。 2 )最大摄氧量 (VO2 max)明显底于文献报道的国家级优秀跆拳道运动员。3)男子 5 4kg、6 4kg级别和女子 47kg、5 5 kg级别的最大摄氧量高于其他级别。提示 :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运动员还需加强心功能的训练 ,进一步提高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同时应注意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专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VO2max)、肺、血液、心脏和骨骼肌功能相关指标是否具有专项特征,探究不同区间VO2max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1名不同专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3组:爆发力-举重WL、混氧-摔跤WR、耐力-铁人三项TA),直接测试法测定VO2max;肺功能仪、CO吸入法、心脏彩超和近红外光谱仪等测定肺、血液、心脏和骨骼肌等相关指标。结果:1)不同专项运动员VO2max及其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专项差异,TA组VO2max显著高出WL、WR组35%和15%,其心肺、血液、骨骼肌功能相关指标也显著高于WL、WR组。2)不同专项VO2max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在分层回归分析中发现不同VO2max区间,不同系统功能对其贡献率不一样,WL专项中tHb的贡献率△R2为0.042; WR专项中肌氧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和tHb的贡献率△R2分别为0.051和0.048;TA专项中Deff的△R2为0.060。结论:不同专项训练使得运动员的VO2max、肺、血液、心脏、骨骼肌功能具有专项特征;不同范围内VO2max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高耐力组主要是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混氧组主要是血红蛋白总量和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而爆发力组主要是血红蛋白总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VC、MVV、VO2max,旨在了解VC、MVV、VO2max之间相关关系,探索在体育教学训练与健身中如何提高肺活量、肺通气量、最大摄氧量,从而增加呼吸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研究者们关注如何通过训练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对优秀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评价方法逐渐成熟并应用于训练实践。在众多研究中,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V.O2max、v V.O2max和tl i m v V.O2max)以及经济性(efficiency)这几个与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以上指标,从其定义、测试方法和训练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30名体育系大学生(男20名、女10名)安静时和一次运动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红细胞SOD、体成分及最大摄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瘦体重的增加有利于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提高,女子瘦体重与红细胞SOD活力正相关,12min全力跑后15h恢复期的红细胞SOD活力与最大摄氧量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12min全力跑即刻红细胞SOD活力下降,15h恢复期其活力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可适用于我国学生心肺功能评价的实验仪器,并对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安全性、可信性进行验证。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系大学生61名(男生33名,女生28名)作为受试者,采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最大摄氧量测评仪和Cortex Metalyzer 3B心肺功能仪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测定;并测试受试者1 000 m(男子)或800 m(女子)跑运动成绩。测试过程中用POLAR心率表动态监测受试者心率;测试结束后根据Borg主观疲劳程度表换算出RPE值。结果:利用最大摄氧量测评仪检测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或相对值与直接测试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 000 m或800 m跑成绩与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与相对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较低(r<0.43);受试者在完成1 000 m和800 m跑过程中所测得的各项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RPE值均显著高于最大摄氧量测评仪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值(P<0.01)。结论:1 000 m或800 m跑成绩用于评价人体的心肺功能水平缺乏科学性,建议选用最大摄氧量指标。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最大摄氧量测评仪,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可信,而且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便于在大规模的学生心肺功能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Yo-Yo"间歇耐力测试是中国足协采用的替代12 min跑评价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新方法,为了考察这项体能测试新方法与耐力的关系,以32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足球专项男生(2000级11名,2002级21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队别及足球场上位置对受试者的"Yo-Yo" 间歇耐力测试的跑距 (DYo-Yo)、测试结束时的跑速(VYo-Yo)、最大摄氧量 (V·O2max)、PWC170、乳酸阈对应的功率 (PowerLAT) 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处理.结果发现水平相当的两队各项指标无差异;前锋球员比后卫球员V·O2max高 (P<0.05);DYo-Yo和VYo-Yo与V·O2max和PWC170呈中度相关(r=0.49-65,P<0.01).结果说明"Yo-Yo"间歇耐力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青少年的摄氧量(O2)与心率(HR)相关指标在递增负荷运动时的相关关系.方法 20名11~12岁健康男生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采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和polar表实时采集运动中O2和心率.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11~12岁青少年安静心率(HRrest)、最大HR(HRmax)与安静O2(O2rest)、最大O2(O2max)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2)%O2max与%HRmax和%HRR、%O2R与%HRmax和%HRR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p>0.01);3)根据回归方程,11~12岁青少年50%~85%O2max相当于71%~93% HRmax或49%~88% HRR;50%~85%O2R相当于76%~95% HRmax或59%~93% HRR.结论 1)11~12岁青少年在递增负荷运动中HR与O2及相关指标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提示HR可代替O2来评价运动强度.2)11~12岁青少年在运动时%HRR相对于%HRmax可能更接近%O2max.  相似文献   

17.
有氧代谢能力的应用及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多层次、不同途径较系统地研究影响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生理学因素及最大摄氧量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结果发现:少年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与疲劳主观感觉有关,其最大摄氧量负荷时的R.P.E值低于成年人;不同负荷形式测定的最大摄氧量值有较大的差异,按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固定跑台、功率自行车、台阶;耐力训练可提高有氧代谢水平,特别是无氧阈值或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在白、黄、黑肤色人种中,最大摄氧量值无种族差异;在力竭性运动中,线粒体钙聚积抑制细胞呼吸,可造成有氧代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进行1 km步行试验得到步行结束时的心率和行走所用的时间,再结合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受试者为年龄在40~49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34人,首先进行身高、体重等静态指标的测量,然后在功率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试验并结合气体分析直接测出最大摄氧量,对完成最大摄氧量测试的受试者择日再进行1 km步行试验,此试验进行两次,记录相应的心率值和行走时间取平均值用于计算。结果:将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交叉验证回归方程显示最大摄氧量实测值和推测值的相关性统计量为RLOOCV=0.826,SEELOOCV=0.378(L/min)。结论:采用1 km步行试验并使用此方程可以有效的推测40~49岁健康成年人的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19.
最大摄氧量是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运动的重要指标,最大摄氧量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通过对PWC170法、12min跑法和Astrand列线图法三种间接测量方法所测得最大摄氧量的数据,同用跑台直接法测得最大摄氧量的数据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选出一种大规模适合间接测量体育院校女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方法。选取吉林体育学院2010级体育系17名女生,分别用三种间接测量方法和跑台直接测定法测得最大摄氧量数值,同一受试者至少间隔24h后才能进行另一种测量方法。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间接测量方法与跑台直接法所测得的数据均不具有相关性,12min跑法的平均值与跑台法所测的平均值最为接近,所以12min跑法可以用来作为简便测量体育院校女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4.5%~14.8%,大约相当于海拔3000m)中休息10h,每周进行3次75%.VO2max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大约相当于海拔2500 m),其余时间在常氧下训练;测试其HiHiLo前后的.VO2max及训练期间的血象指标;PCR分析受试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训练前各组基础值经方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VO2max、.VO2max/W、RBC、HB和HCT在整体及Ⅲ、D组都极显著性提高(P0.01),但GG组除HCT显著提高外(P0.05),其他各指标虽有上升,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HiLo能够提高有氧能力;携带ACE基因II和ID型的人有对低氧训练更敏感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