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有明一代武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证,结论:一是武举考试内容的设置;二是考试的目标是测试参赛者的功力和技勇;三是胜负的标准均以量化为主,避免由主观评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偶然失误可能带来落选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明代武举乡试属于武举的初级考试,它是明代选任武官的途径之一。经过明初的建制,至正德三年(1508)与正德十三年两次《武举乡试条格》的颁布,武举乡试正式进入制度的确立期。正德时期的武举乡试在人员资格、试期、内容、解额与地域分布等方面臻于规范化。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武举乡试制度具有保护武官子弟特权、以军事需求为基本原则等特征,限制了明代武举乡试制度在公平性、客观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其考试内容为马步射与策论,简化了考试程序,但束缚了武举乡试制度往实战化方向发展,使武举乡试制度渐趋僵化。武举乡试制度建设的滞后性表明了武举在明代科举中所占据的非主流地位,制约了武官选拔体制的革新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景志辉 《兰台世界》2014,(3):143-144
本文依据历朝历代武举考试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试图在研究清代武举问题的前提下,对清代八旗蒙古武举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历朝历代武举考试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试图在研究清代武举问题的前提下,对清代八旗蒙古武举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任秀红 《兰台世界》2014,(11):86-8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结合历史学和体育理论学科的相关原理,对武则天开设"武举"科考的缘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武则天创办武举为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结合历史学和体育理论学科的相关原理,对武则天开设"武举"科考的缘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武则天创办武举为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我国古代武举制度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阐述,我国武举制度对周边国家,特别是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应试资格、考试程序、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唐代武举制度创立背景、武举制度对中国武术发展影响的探究和分析,阐述了唐代武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武术发扬光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唐代武举制度创立背景、武举制度对中国武术发展影响的探究和分析,阐述了唐代武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武术发扬光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钱锋 《兰台世界》2013,(30):19-20
宋代武举武学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武举制的分水岭,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因此要研究武学史中的武举,我们可以以宋代的武举武学作为着眼点。笔者对宋代武举武学研究中一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考察与溯源。  相似文献   

13.
武科铨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清朝也沿袭明制,开科取士。本文以清代为节点,从武举考试产生的历史背景、组织形式、内容和方法、器械规格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武举制度的演变历程,重点探讨明朝武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抵御外侮侵略,维护国家统一;镇压内部反叛,维护社会安定的军事功能,同时分析了武举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宋代武术专有名词,对《水浒传》中所描述的武打艺术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宋代的武举考试、武术团体以及武术比赛都进行深入探讨,为现代武术和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历史上她有许多创举。"武举"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举措。本文通过对武则天设立武举制度的这一举措的分析,阐述武举制度对武术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从唐朝建立武举以来,宋朝进一步发展武举制度,使其体现出进步的趋向,对明清武举的完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宋朝以及同期的金朝武举制度进行历史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祝莹 《兰台世界》2011,(8):31-32
自从唐朝建立武举以来,宋朝进一步发展武举制度,使其体现出进步的趋向,对明清武举的完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宋朝以及同期的金朝武举制度进行历史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以武立国的朝代,所以很重视武举,有很多的武举名将,这些武将为国家的安定和金朝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根据金熙宗皇帝实行的"武举"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金代的军事武举、武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朝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在武举方面,成就卓越。唐代创设武举科考,通过武举科考选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青年,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