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同情     
同情是什么?孟德斯鸠说:“是善良的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贝克说:“同情仅次于爱,是人心最圣洁的感情。”培根说:“它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所有伟大的人,无不具有同情之心。雨果在他的遗嘱里说要把他的财产分给巴黎的穷人,是同情。杜甫在自己颠沛流离的时候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同情。小小县官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也是同情。  相似文献   

2.
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一书中所说:“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  相似文献   

3.
“推天道以明人道”是道家哲学展开的基本思路。就老庄道家哲学而言,基于“道常无为”这一“天道”原则,其“人道”思想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广义上的“人一物”关系,并聚焦于两个方面,即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人与功名利禄的关系,因而也就形成两种基本的“人道”主张:其一,“无为”而“利物”;其二,“无己”而“胜物”。在老子哲学中,“无为”而“利物”是其“人道”思想的立足点;在庄子哲学中,这一思想也得到多方体现,并进一步发展为“无己”而“胜物”的根本“人道”诉求。从当代视域来看,道家“人道”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智慧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观点。然而事实是苏格拉底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知识”。他只是在与人辩论中由“美德不可教”而意外地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但他意识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希望继续探讨下去。美德是个性心理品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害处。因此,作为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主张道德智慧教育。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道德智慧比美德更重要,更紧迫,应注重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同情探微     
同情是主体与客体——遭遇不幸的人的情感共鸣。亚当.斯密对同情概念的发展是对同情伦理学的杰出贡献,但并非对同情内涵的真正揭示。同情的产生是从同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客观差异到主观平等的过程。同情对主体而言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人们苦于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也苦于对不幸的人表示不同情。因为同情这种美德能最终导致快乐总量的增加,所以能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的苏格兰乃至整个英国,商业文明日渐兴起。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几乎使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精英式美德观已经不合时宜,如何在道德哲学上把“粗俗的大多数”(the rude vulgar of mankind)纳入到商业社会中,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从人性出发,即从人的“同情”(sympathy)出发,通过“自我控制”(self-command),为“粗俗的大多数”找到了人人都可以达到的美德——行为的“合宜”(propriety),一种包括“审慎”(prudence)和“正义”(justice)的消极美德,从而为他们在新兴的商业社会里,自由而坦然地追求自身景况的改善提供了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7.
林肯——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他因为美德而闻名于世。他在当售货员时,为去归还一位夫人的零钱而跑了6英里的黑路;他在当律师时,伊利诺斯州的法官、陪审团和检察官都知道,只要亚伯拉罕·林肯出庭,那他的当事人肯定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当时“,诚实的亚伯拉罕·林肯”在美国,在那个时代成为正义与诚实的代名词。因为他每天渴望正义,渴望人格的完美,积累着美德,最终幸运之神降临他身上,由一个小人物成了总统,而且美德造就他成为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美德,可以储蓄。良好素质,是在日常中养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存折”,当你做一件好事,就存…  相似文献   

8.
<正> 舍伍德·安德森是现代美国文学中承上启下的著名小说家,他大胆对小说的创作题材和技巧进行改革,曾经影响过一代新的作家,被誉为“现代美国文学之父”。“他以其平凡的小镇题材和对人物的真挚同情和朴实亲切的口语风格而著称”~①《林中之死》这部名篇就反映了这些特点。它的内容很简单,写的是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一个贫穷、无名的老太婆从一个年轻姑娘到衰老而后又悲惨地死在树林中的生活经历。就这样一个司  相似文献   

9.
储蓄美德     
林肯——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他因为美德而闻名于世。他在当售货员时,为去归还一位夫人的零钱而跑了6英里的黑路;他在当律师时,伊利诺斯州的法官、陪审团和检察官都知道,只要亚伯拉罕·林肯出庭,那他的当事人肯定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当时“,诚实的亚伯拉罕·林肯”在美国,在那个时代成为正义与诚实的代名词。因为他每天渴望正义,渴望人格的完美,积累着美德,最终幸运之神降临他身上,由一个小人物成了总统,而且美德造就他成为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美德,可以储蓄。良好素质,是在日常中养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存折”,当你做一件好事,就存…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自我与他人如何合群共存的探讨中,休谟和卢梭提供了两种内在一致且可协同生效的同情方案。作为典型的现代理论家,他们对同情的关注和这种关注对道德情感的共同倚重体现了现代伦理生活对人性与道德的内向探索和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从这些共同的问题意识出发,两种世俗化且平等化的同情观着意强调了现代人能够基于自然的心灵内在构造而发挥道德情感的力量,葆有同情这种自然美德并坚持一种关照人类、超越立场和利益的普遍主义式同情姿态。进一步就具体的同情机制而言,休谟式同情体现为对一切苦乐感受和赞责评价的“同感共鸣”,卢梭式同情体现为对他人痛苦的“设身处地”,前者着眼于悲悯而冷静的旁观,后者着眼于自顾却热情的行动,它们共同导向了正义问题,有待当代阐释者甄别两种同情观的转型意味并由此探索如何借助同情改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相敬如宾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官。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农夫的妻子很恭敬地给他端上午饭。官员被感动了。他向晋王推荐这个农夫。他对晋王说:“互相尊重是一种美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待人有礼貌。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臣民养成这种美德。”“可他的父亲是个罪人,我们用他合适吗?”晋王问。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对中西方文化作深一步比较研究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人文”这一概念的理解发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向来最讲人文,“儒”、“道”两家都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其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特点,应归之为人文精神。这是一种传统的认识。另一种则针锋相对地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最主要的是“人本”,而不是“人文”。理由是“人文”亦即“人道”,而“人道”是资产阶级萌芽期提出的口号,与  相似文献   

13.
人格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素质教育力求摆脱功利主义短期行为的大背景下,人格教育凸现出来。基础教育对应着人格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于此,并成为一种基础性的、非功利的素质教育。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开始了自己的思想探索,并借鉴美国“公民教育课”17种美德培养的划定等例,初步拟定了“人格教育”的12项主题:1.学会感激。感激,是每一个弱小的个体生命由于他人关爱而自然萌发的最早的情感体现,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自觉地不断地巩固扩大。2.学会同情。人是讲感情的自然的人、群体的人、社会的人,社会…  相似文献   

14.
“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个基本美德,是儒家的道德哲学范畴。北宋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家的主要奠基人——程颐和程颢,其关于天道,人道以及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诚”.他们认为“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是人伦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今天,研究和弘扬这一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21世纪社会文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培根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孟德斯鸠也说过:"同情是善良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所谓同情,就是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及对其行  相似文献   

16.
戏剧问题     
在戏剧理论里,有关悲剧角色、悲剧性格和喜剧角色、喜剧性格的区别已判然划出。悲剧性格所必备的特点已为人熟知。他必须能唤醒我们的同情。他的罪恶与清白,美德与恶行,必经在一种最令人愉快而又精致的方式中结合,并在已确定的种种规则下统一起来。例如,假使我使我的悲剧人物是一个恶人,那么我必须赋予他如此的智慧足于平衡于他的恶的意志。这条规则的结果是在德国文学中最令人同情的舞台性格是恶魔。这种性格的角色在戏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叙事一如行云流水,悠远而清新。一种看似“无目的”的教育,可能是最好的教育。儿童理解道德问题通常使用的是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想象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因此、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堆叠的话,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儿童的叙述性思维的发展,而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具体的、特殊的、具有丰富背景的道德叙事。 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道德叙本摆脱困境:1、恰当地精选和编写美德故事,教育者应给儿童创设一个能够体会善良、同情、关爱、责任、崇高、坚毅、勇敢等品格的氛围和空间;2.发掘教材中文学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教育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体悟,引导受教育者进入作品的情感“视界”,进而与故事对话、共生;3、发挥故事本身的道德力量,随机、自然地叙事。教育者的叙事,实际上是营造、创设一种帮助受教育者“进入”和“理解”故事的情感场。所有的教育都暗含在叙事中,看不到任何雕琢的痕迹,似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又恰恰是“天然去雕饰”之结果。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当今的中国是不言而喻的。近日,一本风靡世界,在美国、台湾等地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的美德教育读物《美德书》,经过四年的策划翻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翻译出版。该书的编者是前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他将西方文明中有关责任、勇气、同情、信仰、诚实、友谊、坚韧、工作、自律等品质的经典文献汇编成一书,供孩子阅读。该书中文译本的问世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呢?数位北京的学者就该书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在应邀参与的座谈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的苏格兰乃至整个英国,商业文明日渐兴起。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几乎使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精英式美德观已经不合时宜,如何在道德哲学上把“粗俗的大多数”(therudevulgarofmankind)①纳入到商业社会中,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从人性出发,即从人的“同情”(sympathy)①出发,通过“自我控制”(self-command)①,为“粗俗的大多数”找到了人人都可以达到的美德——行为的“合宜”(propriety)①,一种包括“审慎”(prudence)①和“正义”(justice)①的消极美德,从而为他们在新兴的商业社会里,自由而坦然地追求自身景况的改善提供了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一)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就以其宏篇巨著,传遍了整个欧洲。托尔斯泰本人被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称为“第一流的作品”,使得读者叹为观止,引起西方评论界的高度重视。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安诺德说托尔斯泰的作品“足以表明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卓荦不群,最能引人入胜、赚人同情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