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的要求(一)力学中有关物理学史的课程标准.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例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例2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3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正是由于伽利略在进行物理学的研究中应用了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才承认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中,不论是观察实验,还是理论探讨;不论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工具.如果说数学与物理有着密切的姻缘关系恐怕也不过分.正如伽利略所说"自然界是用数学语言写文章的,没有数学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物理学家通过实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从而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物理的先驱伽利略之所以能建立起加速度、惯性的概念以及发现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与单摆的振动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而得出的.牛顿在物理学上的光辉成就也是建立在惠更斯、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实验的基础上的.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同样是建立在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等人的实验基础之上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是中学物理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在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伽利略开创了把数学与实验完美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传统,规定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形成所谓的"伽利略风格"。杨振宁的研究不仅很好地再现了"伽利略风格",而且对重新理解"李约瑟问题"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础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本文就其在中学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史的渗透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应当创建具有物理学史文化的实验室环境,对照物理学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并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及其发展史的重要性认知,对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还可以运用物理学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求实创新精神,最终实现物理学史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7.
三百多年前,伽利略通过大小石头的推理和比萨斜塔实验,论证了一个"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的学说,被人们当作经典信奉至今.本文将证明:大小石头的推理并不科学;比萨斜塔实验不能够证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相反,"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的观点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一、外推法。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是匀变速运动时,因为当时实验水平所限,无法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论断,只好求助于间接证明。由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做匀变速运动,外推到自由落体是匀变速运动。“外推法”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但应指出由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都要经过实验的证实才能得到承认。爱因斯坦对伽利略的推理方法有较高评价,他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善于运用理论思维指导实验选题,同时把实验和数学进行有机结合,依靠逻辑推理,并用实验来检验,构成一整套的实验科学方法.他设计的实验构思巧妙,蕴涵着丰富的实验思想,其卓越的实验思想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物理学探索方法,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中特地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节,单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的章节最后,目的是让学生科学探究,促成自己的思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目标异化为对伽利略科学方法的记忆,完全忽视了前人的探索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一次物理学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正是由于伽利略创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逻辑论证、运用数学方法得到结论的科学方法,才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为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雄辩地证明,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此言却是切中肯綮.为使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更为了让学生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构建更加完备,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就成了科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讲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介绍科学研究方法,进而达到讲授知识与介绍方法的统一,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陈润龙 《考试周刊》2014,(11):123-123
<正>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猜想和假设都离不开实验的验证,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验中又往往会发现新问题,无数次的实验探究推动物理学不断向前发展。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在中学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安排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课程标准》认为实验是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史上重大的变革时期,必定是造就科学巨匠的时代.20世纪初叶,正是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一大批名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使他成为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一、 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   从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 [见高中物理教科书(试验本)(必修)第一册第 53页“阅读材料” ],可知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大致如下:   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形成理论。   后辈科学家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自伽利略时代至今,物理学就一直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这跟伽利略创造的研究方法分不开。所以爱因斯坦和莫费尔在《物理学进化》中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巨擘伽利略对物理学理论的语言表述,具有文学文化意蕴,值得从语文方面予以关注。在高中教学中,利用学习伽利略物理学理论、了解其科学思想和方法之机,带领学生探究其语言表述,不失为跨学科教学上的一次独特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物理和语文的学科壁垒,有助于学生对西方科学的土壤——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典文化有清晰了解,也对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与其所处时代现实的紧密联系有具体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课程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科学课教学要让学生"能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明确要求要让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掌握实验的技能."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可见,"课标"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将实验视为引领学生联系实践活动探求真理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经典"的意思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东西","非经典"就被赋予相反的意思;而在物理学中,"经典物理"一般指到19世纪末之前发展完善的、以经典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经典电磁场理论为支柱的物理学,"非经典物理"就是指19世纪末期之后发展起来的物理学,一般就指近代物理(由于科学的发展,现在也把最近几十年发展的物理称为现代物理),以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主要支柱的物理学.在数学上两个命题"A"和"非 A"是互不相容的,那么,在物理学中,经典物理理论和非经典物理理论是否也是如此,互不相容的呢?一、从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看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的对应古代哲学家对物质的结构有许多设想,有人认为物质是由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即所谓"原子"构成的.这是原始的原子学说.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原子学说是到了近二三百年内才发展的.17世纪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萌芽可以说是现代原子学说的发起.牛顿1666年发现光谱,后来这方面大量资料的积累成为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依据.但原子物理学的重要发展是在19世纪,而原子物理学的阔步前进还在19世纪的末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几个经典的物理学理想实验.介绍伽利略对理想实验方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的定量科学,数学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伽利略说过:“自然界是一部打开着的书”,“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没有它们,人们只能在黑暗的迷雾里劳而无功地游落.”物理学正是从伽利略把实验的方法与数学的方法紧密结合后才开始得迅速的发展.物理教学中重视数学方法,做到数理结合,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就是在现代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归纳某一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创设物理环境、物理问题,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从而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这样不仅仅可以掌握知识,也可以明白科学家认识世间万物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很容易的掌握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