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文章从四方面探讨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正确认识公益与公益精神,把公益精神融入教学中,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公益精神是一种与关怀和利他意识有关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文章从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主体关系和培育路径三方面切入,发现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主要受时代发展、文化传承等影响而不断被丰富与传播;公益精神需要激励机制和价值导向帮助主体实现利己主义向利他主义的转变。因此,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的本质是重视与不同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即处理好个体、家庭、学校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个体内驱动力,形成外部公益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科学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不够、社会资源驱动不及等问题,高校既要依托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又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机制,更要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公益创业、参与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4.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捐赠的主要群体.随着社交化媒体日益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沟通平台,考察线上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捐赠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江苏省17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在线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捐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线桥连型社会资本和在线黏连型社会资本均对大学生捐款行为有显著影响,且在线黏连型社会资本比在线桥连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捐款行为的影响大;此外,党员身份、班干部身份、是否加入社团等也是解释大学生捐款行为的重要变量.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个体应积极培育线上社会资本;高校可通过将公益慈善教育纳入思政课堂、树立公益慈善榜样等举措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慈善精神,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培育大学生合作、互惠和关心他人的精神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阳 《黑龙江教育》2023,(11):52-54
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精神的培育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风尚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及公共服务精神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用奋斗精神引领大学生自主自觉地认同、参与创新创业公益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意识,探索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思创融合教育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而第三部门是现代社会化解矛盾的重要组织.公益精神契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社会需要普及公益文化,大学精神呼唤公益文化,这是我国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7.
公益教育是以公共利益为主题的教育,它促进社会公益行为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公益教育相对滞后,公益行为和公益精神较为稀缺,较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通过对美国公益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路径的分析论述,提出改善中国公益教育的思考与启示:培育公益精神、重视学校教育、开展公益实践、引导多元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9.
微公益活动作为近年来产生的新兴事物,它是一种以个体参与为基础,通过个体参与带动群体参与而创造公益价值的公益活动,它不仅能够化解当前传统公益带来的诚信危机,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精神,而且也能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着积极意义。因此,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来具体研究如何利用微公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井冈山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探析井冈山精神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大学生如何发扬井冈山精神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频发。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思想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各种思潮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个体意识突出、集体意识淡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萎缩;负面情绪蔓延,正面能量欠缺"等现状,给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提出挑战。为此,需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搭建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平台和营造良好的校园公益文化氛围,让大学生逐步接受、认同和传播公益精神。  相似文献   

12.
国民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背景下应当立足中国情怀的国民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大学生国民精神培育需要从国民性、价值性、现代性三个维度全面考量并确定有效的策略原则。高校培育大学生国民精神应当有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促进大学生国民精神的主动性建构,展开国民精神的专题性教育,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推动国民精神培育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三牛"精神是新时代的一种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孺子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大学生的人民情怀;以"拓荒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开拓精神;以"老黄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大学生的实干品行.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在欧美国家由来已久,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必须认清当前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内涵、社会环境、制度体系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寻中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思路,找准自身在公益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并对公益创业团队成员进行访谈,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已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相关专业机构,但大部分高校未形成完善的公益创业课程体系,同时社会外部环境支持系统也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在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体系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社会外部教育环境的构建,构建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的培育平台.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精神深植在中华民族人民的心中,为人民团结一致提供精神支撑,不断激励着每个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民族之栋梁,加强其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因此,要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筑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育理性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感;最后通过提高自我修养、勇于躬身实践,明确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人格、热心公益的热情,都是彰显大学生良好风貌的标志。当代大学内志愿者组织不在少数,本文就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匮乏的内在原因,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必要性,如何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培育和谐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精神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育大学生和谐精神的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理念,培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明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相似文献   

20.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举措。落实这一举措,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