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子上3年级了.语文增设了作文。可是我发现他并不喜欢写作。因为在他二年级时我就尝试让他写一些看图作文.他有时就会厌烦、甚至惧怕写作.这让我很担心。如何让孩子喜读善写?我作了很多尝试后发现我的老本行——档案却帮助了我。  相似文献   

2.
去年4月,我采访某旅旅长常泽春时,思想受到震撼。常旅长是从基层一级级干上来的指挥员,10年前我认识他时他是营长,长得黑黑的,粗壮高大,化程度不高.典型的基层带兵人。当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过人之处。10年后再见他,却让我刮目相看。他随身不离的包里有三样东西: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录音笔。到哪儿开会他都把笔记本打开,别人讲话时,有价值就记在电脑里,让他讲话时.电脑里各种需要用的信息和资料,供他使用调遣。  相似文献   

3.
吴玉屏 《大观周刊》2011,(9):36-36,34
从《人间世》中庄子的生命困境入手,庄子处无道之世,世道的艰险黑暗让他对其所处的社会有一种彻骨的悲观与绝望,因此庄子对儒家等无益入世的不满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表现出来,引出了庄子本人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即形体的超脱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从而获得一种“逍遥”的自由人生。  相似文献   

4.
小评《废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看过一些贾平凹的作品,认为他有才气,写得不错,印象很好。这次一看《废都》,使我不敢相信是他写的。改变了我过去对他的看法。以写这些东西讨好、吸引某些读者,这是作者的悲哀。看来,他并不尊重自己过去的成就,而愿意拿自己的艺术生命作践自己。 有人说,他是在写哲学。是的,他是宣扬庄子的人生哲学,宣扬的是庄子的消极思想。庄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他的学说里有许多进步的积极的东西,但是也有许多消极的思  相似文献   

5.
李燕悌 《兰台世界》2011,(12):41-42
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哲学思想独到精妙,关于他“无为”主张的理解也有很多种。下面我将结合庄子的哲学观点谈谈自己对“无为”思想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6.
二冬和我是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同学.毕业后又都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多年在一起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相互之间已经是心领神会。他稳健的脚步声,他的微笑.他的一声老陈.总让我感到亲切和可信。2004年五一过后,当我听说二冬气管上长了恶性肿瘤.情况异常危险,我简直不敢相信。二冬是我们同学中最酷爱体育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踢球.他是主力前锋.平时很少生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们毕业以后太忙了,没有多少时间来交流。现在他病了.我更怀念我们过去经常在一起的日子了。  相似文献   

7.
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哲学思想独到精妙,关于他“无为”主张的理解也有很多种.下面我将结合庄子的哲学观点谈谈自己对“无为”思想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8.
扬帆 《编辑之友》1997,(5):50-51
1991年我写了本书《庄子的人生哲学》,相继便有大陆和台湾两个版本问世。关于这本书的反应从发行数字上可见端倪,在武汉一个下午就批销了两万册。其意义也许是多屡面的,但有一点明确,它肯定了我在文本上的努力:直接和庄子对话,或者说我只用庄子的眼光,用我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解读庄子,亦解读人生,并呈现一种人生哲学,且用散文,甚至诗的语言去写。  相似文献   

9.
路惠兰 《大观周刊》2011,(38):133-133
主要问题 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王晓伟。性格偏激.自尊心强。经常迟到、旷课。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校内外吸烟、喝酒,打架。除此之外,他的一些细节表现让我更客观地认识他.虽然他不善言辞.但却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有时默默无闻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0.
《记者摇篮》2005,(7):64-64
踏入沈阳市第一六六中学清新的校园,一个朴实、刚毅的青年映入我的眼帘.他就是一六六中学校长张学春。十二年前,张学春大学毕业后如愿踏上了他希翼和向往的三尺讲台.播洒青春和汗水.尽施生命与才华,开始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犁耕。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厚的学识.广博的知识底蕴,精深的教育理论.既使他成功也让他脱颖而出.2003年7月经过竞聘,他承担了沈阳市城区部分初中综合改革的重任,来到沈阳市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之一的一六六中学,  相似文献   

11.
章文一 《湖北档案》2007,(11):30-31
曾看过一则故事。 如净禅师在京都期间.曾有一盲居士登门拜访。临别时,天色已晚。如净禅师让小和尚给盲居士备了一盏灯笼.让盲居士照着路回家。 盲居士摇摇手谢绝了如净禅师的好意,他说:“我是个盲人,无论明暗,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需要灯笼。”  相似文献   

12.
善卷传说及其与蚩尤的关系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善卷,传说中尧舜时代的一位高人隐士,其事迹在《庄子》、《苟子》、《吕氏春秋》、《列于》、《淮南子》等战国秦汉文献中都有所记载。其中以较早的《庄子:让王篇渐记最详,其云:“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回:‘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农皮毛,夏日衣葛烯;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人深山,莫知其处。”在庄子的笔下,善卷是一个自食其力,与同自然,逍遥于天地之间的高人,至于他有何德能,以至舜要让天下于他,则…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末。一位名叫吟龙的年轻漫画家,请我为他两本上下卷的漫画书作序,从他口中我正式听说了读图时代。当时我思维敏捷地想到了四种东西,做小孩儿时最喜欢的小人书,稍大爱看的连环画刊,文革中与漫画相结合的大字报,接着还有台湾蔡志忠的画说庄子系列。  相似文献   

14.
曾经读过止庵先生的散文、随笔,觉得他真是见识不凡,学养深厚,文字又干净舒服,恢复了一种好的散文写作的传统。最近读他的学术新著《樗下读庄》,竟发现他在哲学研究上的学问功底也极为深厚。《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历代不乏研究著述。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却不能令人满意,庄子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研究都被框定束缚,活生生的庄学为注解特定的概念、范畴而被任意分割、支解,其本来的意思却被遮蔽和也许因为止庵先生是学医出身。反而没有受到正统哲学教育的限制。他可以用更纯粹的眼光来看.《庄子》。他谈《庄子》下的是解蔽的…  相似文献   

15.
李治 《大观周刊》2012,(28):17-17
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对美的深刻见解。庄子的美学观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因此他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  相似文献   

16.
共进早餐     
陈颖青 《出版参考》2010,(11):35-35
这是一个忙碌的上午。大约8点半左右,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来到我的诊所,他要求拆掉缝在大拇指伤口上的线。他说要赶时间.让我们尽快给他处理,因为9点钟他还有个约会。  相似文献   

17.
当我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时.从当初的一个艺术学校的小舞者.到京剧院的门徒.再到影视演员.直到现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似乎我的一生要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是艺术.让我品尝到人生的丰富:让我深切体味到人生的百况。在其中.当节目主持人的经历.让我时而为之倾心,时而为之神伤,时而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18.
你,曾深情地抬头望着蓝天白云,你说,蓝天是面镜子,照得你的心灵如此纯洁;我,曾在绿树的环抱下尽情玩耍,我说,绿树是个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他.曾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下足迹,他说,土地是他的根,永远系着他的心。你、我、他都曾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都曾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树、土地时时刻刻给我们快乐和希望! 随着时光的流逝,你,盖起了现代化工厂,高耸的烟囱中滚滚浓烟直奔向那镜子般的蓝天,你说,你要成为企业家;我,平地建起了高楼大厦,把绿树的王国变成了繁华的商场,我说,我要立足于商界;他,办起…  相似文献   

19.
“千万别把我写得离大伙太远了,那我会难受的,其实我是普通人。”在采访时.刘一达一再对我这样说。的确.刘一达很普通,他曾写过不知多少发生在我们中间普普通通的人和事。《京城影楼透视》、《“面的”拒载探源》、《京城歌厅“三陪”现象调查》等都出自他的手笔.但当每篇文章见报后都让人无不惊叹.这又真的使人觉得地不“普通”。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似乎能清闲地读大块头文章的读者已越来越少。几年来,与刘一达同期开始写大特写的作者们,大多已先后放弃了这一体裁.另辟践径。而刘一达却执著地在此耕耘着。在《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20.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