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发表战争咨文,国会仅以一小时的讨论,一票反对便通过了对日战争决议。12月11日,德因、意大利向美宣战。同一天,美国以宣战回应,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国参战后,面临着军事上重大的战略抉择:是集中兵力首先打败日军,报珍珠港之仇呢?还是执行先打德国的“欧洲第一”战略呢?日本不宣而战使太平洋舰队被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激怒了美国人。美国公众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事发后不久的一次民意测验表…  相似文献   

2.
从“百日新政”时期开始,美国国会中就有一部分民主党议员反对新政。1937年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后,保守的民主党议员不仅公开地和保守的共和党议员结成了联盟,而且还和他们一起阻挠新政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上述民主党议员的行为促使罗斯福决定,在1938年的国会预选中对这些人进行“清洗”。“清洗”对罗斯福任期内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处于上升势头的联邦政府受到国会强有力的牵制。  相似文献   

3.
国洪梅 《历史教学》2005,(11):25-28
从"百日新政"时期开始,美国国会中就有一部分民主党议员反对新政.1937年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后,保守的民主党议员不仅公开地和保守的共和党议员结成了联盟,而且还和他们一起阻挠新政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上述民主党议员的行为促使罗斯福决定,在1938年的国会预选中对这些人进行"清洗"."清洗"对罗斯福任期内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处于上升势头的联邦政府受到国会强有力的牵制.  相似文献   

4.
林奇 《学习之友》2013,(6):18-20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伤亡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举国震惊。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对日本这种卑鄙行径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要求国会对日宣战。参议院以八十二票对零票,众议院以三百八十八票对一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  相似文献   

5.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宋美龄先后三度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谈,并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战争与和平”的演说。仪态从容、雍容华贵的宋美龄,以一口流利英语的激情演说征服了国会议员,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有的议员感动得掉下眼泪。宋美龄的精彩演说像一场旋风征服了美国人民。他们为苦难中的中国人民捐款是如此的慷慨,以至于美国政府在各大报头版向民众呼吁:不要忘了美国也有许多人等待救济!  相似文献   

6.
休闲广场     
名人的幽默○李军罗斯福保守秘密罗斯福在当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任职。有一次,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回答:“当然能。”罗斯福说:“那么,我也能。”接着就再也不开口了。马克·吐温的道歉启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由于对国会政客的不满,在一次宴会上说:“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引起议员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马克·吐温予以澄清并道歉。马克·吐温无奈,只好在报上刊登了如下启事:“日前我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  相似文献   

7.
美英基础教育改革动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基础教育改革动向述评谢梦一克林顿当选美国第53届连任总统后,于今年1月20日发表宣誓就职演说,教育是他最先谈的问题之一。接着,他又就此发表了一系列讲话。2月4日他向105届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在这篇国情咨文中,他不仅阐述了福利、...  相似文献   

8.
一、中立法的制订和实施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两个月后,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政治形势,同年罗斯福向国会提出了一个法律草案,主张:总统有权决定对某一国实行武器禁运,这实际上成了其后美国中立法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衔接的重要方法。本文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对罗斯福总统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发表的《国会珍珠港讲话》进行了词汇衔接分析,探析主要的词汇衔接手段在英语演讲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2年8月斯大林 与川二l’厂尔会日吾A西欧盟军付统帅泰德(左).统帅艾 森豪威尔(lj,)、登剐,臼、指挥蒙哥马 利签署讼曼底计划▲1944年2月丘l二吉尔(左)、 罗斯福(「}1)、斯大林(右) 在雅尔士答会议上▲率英军转战北非的蒙哥马利少创巾困乐▲领导法铸西共和 临}{于政府l飞勺戴,岛▲1泌1年12月8日美总统 罗斯福签署丈寸日’占战书▲二战中使用的美制P一38战斗机▲1940年6月14日德军 逃占巴黎▲二战后残留在瓜达尔卡纳 克岛上的日军大炮阅1939年gJ刁1!刁,希特勒 宣布与波兰进入交战状态▲希特勒演说时的丑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参考图片…  相似文献   

11.
"二次革命"失败后,围绕国民党与国会关系问题,国民党系议员发生了严重分歧,选择继续留在国会的国民党议员寻求通过政治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解决与执政当局的冲突。为此,他们通过国会平台,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以缓和与政治对手、政府以及袁世凯本人的紧张关系。不过,国民党议员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也使得国民党在国会中的制衡作用不断消解。随着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国民党议员被迫暂时终止其政治生命,民初议会政治至此也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2009年1月20日.他在华盛顿宣誓就职,成为白宫的新主人。在庆祝当选的集会和总统就职仪式上。奥巴马分别发表了演说。这两次演说,涉及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尹玉生 《课外阅读》2011,(24):30-31
1941年12月7日,正在参加音乐会的尼米兹被紧急叫到一部电话旁,电话的另一端是罗斯福总统。总统在电话中语气沉重而严肃地对他说道:"我们的珍珠港被日本人炸毁了,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命悬  相似文献   

14.
冷战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界在战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围绕冷战起源问题,出版了大量的论著,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这些浩如烟海的著作,尽管流派繁多、观点各异,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方向。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和冷战的全面展开。杜鲁门自己也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从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到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不到两年的时间美国的对苏政策就发生了巨变。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和美国政府内部对苏方针的争论进行考察,以探讨美国改变对苏政策方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演说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系列的演讲中展现了他精湛的演说能力。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总统发表了名为"最好的时代尚未到来"的连任胜选演说。在这次出色的演说中,他通过巧妙的运用语言艺术,征服了所有的听众。试图从认知的角度,着重以ICM理论为指导,对奥巴马总统2012年连任胜选演说词内在的语言特点进行认知解读,旨在为英语演说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1918年1月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未尽,美国总统威尔逮在国会两院发表了“十四点和平纳领”的演说,其中关于民族自决和弱小国家权利的诺言,使中国知识界为之振奋。1919年1月,威尔逊订自出席巴黎和会,更加鼓舞了知识界对美国及和会的信心。中国人希望在和会上运用“民族自决”的原则解决山东问题。然而,威尔逊在最后关头放弃了他的原则。笔者试就山东问题的由来、和会前后期威尔逊总统对山东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分析威尔逊放弃“民族自决”原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佚名 《良师》2010,(3):49-49
1841年,哈里逊竞选成功而成为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仪式上,他发表了两小时的就职演说,而这次演说竟使他难逃厄运。  相似文献   

18.
美国到底有没有“国耻日”,对中国人来说本来无关紧要。但近年,尤以今年为最,主张将9·18法定为“国耻日”的声音已成为一波浪潮,并且为了更具说服力,一些人还举美国为例——“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我对美国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并不敢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有所置疑,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是不是就意味着“法定”,由于不熟悉美国的法律律度,我亦不敢有所置喙。但我为此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却并没有看到一则当代美国人在每年的12月7日这一天进行“国耻日”纪念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联合国"一词最早是第二世界大战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想出来的。1942年1月1日,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聚会,为了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打败法西斯强盗,他们签署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根据罗斯福总统提议,称其为《联合国宣言》(UnitedNationsDeclaration)。  相似文献   

20.
促 销毛姆成名之前,生活清苦。为求文章有价,有一次写完一部小说后,毛姆就在报纸刊登了这样一份征婚启事:“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毛姆的小说被抢购一空。狗娘养的议员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演说,当谈到国会中某些议员卑鄙龌龊的行径时,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说道:“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简直就是狗娘养的!”事后,某些议员联合起来攻击马克·吐温,要求他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并扬言如不照办,就要向法院控告他的诽谤罪。马克·吐温于是在报上发表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