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着全方位的转型和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着眼,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内涵、要素、结构和功能转型,对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4.
数字社会的新境遇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样态、价值意蕴、权力建设进行重新架构,以更新对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储备。从数字社会的视角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融合数字技术肇始,以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空间为生存基础,以沟通数字化身为主要工作方式,从而在数字社会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继续完成社会化的学科使命。  相似文献   

5.
正处在转型性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增进政治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制度与体制层面的认同,又是一种政党与国家层面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理想与目标层面的认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产生凝聚成员共识、校正价值取向的政治社会效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郑民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4):63-64,1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造成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利益多样化和主动性的利益实现方式,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以怎样的利益方式应对这种变化,是一个极富挑战性且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利益代表方式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式,必须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注意现阶段新旧体制转型中根本利益的时代特点,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多样化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7.
政治发展是一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向政治变迁。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定位于政治民主化、政治高效化和政治秩序化。政治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加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政府转型:涵义、动因和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要求政府转型。政府转型是政府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自身的系统性变革,以适应社会环境变迁并与之保持新的平衡的过程。推动政府转型的力量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和行政系统内部,同时还有源于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其他动因。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立以社会为取向的政府,并由此出发,重点实现政府行政的价值、职能、体制、制度和方法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创建特色学校的社会与教育背景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急遽的社会变革,其基本特征就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社会领域的自治化是这场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下,社会的转型既构成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也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转型的产物,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民主政治的拥护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只有进一步推动社会结构转型,深化制度改革,当代中国中产阶级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一方面还需要顺应权威转型的趋势,在积极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自身的转型,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学术界的大事,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然性的认识,只有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视角来分析,才能看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新文化运动兴起准备了“领导力量”、“思想资源”、“政治条件”、“受众群体”等前提,如此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之间具有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并进而科学地、历史地分析和评估新文化运动所达到的水平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政府理论和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类型与政府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原有的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中国社会需要,实现政府管理的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仍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多重转型之中的现状,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人民政协在政治发展中可以发挥的独特作用,表明人民政协可以扮演起转型时期政治发展的推动力、稳压器的角色并提供稳妥的政治参与的制度形式,力图从学理意义上发掘人民政协在国家转型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就整体意义而言,1840年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的真正转型,乃是由辛亥革命而正式发端的。政治上,它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型,初步确立了民主、法制等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经济上,它以政权力量对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予以有力的推动,并提出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发展蓝图,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国家整体架构的成型;化上,它既大力求实、求新,而又强调“融和”,坚执其“和而又同”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过程对中国共产党完善政治功能的客观要求,认为中国共产党应立足于新形势,进一步优化其政治功能,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必然性阶段有着精辟的论述,其中涵盖了市民社会的一般价值诉求和历史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一个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应运而生,因此,以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解读市民社会相关理论,透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问题和方向,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这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确保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但要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因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不文明所造成的,推行文明的政治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应做到三个方面:培育现代化的政治意识;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政治行为模式;完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为家庭观念和家族制度的渐微变革提供了历史条件。西方文化的东渐、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辛亥革命的冲击、民初政权的渗透、阶级的分化,对以家庭和家族为基本单位的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在如火如荼的各种运动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家族制度的走向不断发生着变化,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缩影。但是,这些变革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速度和广度又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它是一种渐微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法律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中国法学理论界政治解释学、法律注释学的倾向比较浓重,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批判主义、自由主义等法学观念及研究方法逐渐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并将其“本土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法理学研究的发展,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法律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以此为代表的是90年代后兴起的“市民社会理论”,促使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研究市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