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月九日,三九隆冬的第一天。来自武汉地区的四位“自然之友”的成员,迎着凛冽的寒风,开始了又一次“绿色希望”之旅。 活动背景 “绿色希望行动”始于2000年,这项活动是由中国青基会与自然之友联合举办的,自然之友会员自愿参加。至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兼了又兼”的兼职自然教师,当班主任、教语文课,兼任学校的会计、出纳,再兼教自然,每周教30个课时的课! 这是一位“无恒产而有恒心”的兼职自然教师,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矢志不移,为科学启蒙教育奋力耕耘! 在我们自然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像林老师这样的老师。他们的功绩已经铭记在莘莘学子的心灵里,也就是铭刻在中华民族科学教育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讨债难     
开学不久,数学老师就要求全班同学买一本辅导资料。买书、发书、收钱,自然都由我这个科代表负责,这可是一份苦差事啊!在“明知山有虎”的情况下,我也只能“偏向虎山行”了。我像个债主似的,“挨家挨户”地“讨债”。我在教室里转悠了一整天,才收了43位同学的资料费,还剩下10位同学没有交。于是,我开始周旋于这些“顽固分子”之间。  相似文献   

4.
李贽是晚明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主张为文要“发于情性,由乎自然”。“以自然为美”是李贽文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路上正好遇到一位学生家长,交谈中自然提到了该学生。学生家长问道:“我家孩子最近在校表现怎样?”  相似文献   

6.
梁丽  卢振军 《文教资料》2006,(20):91-92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人中的诗人。”本文按照“摹仿自然”的诗学思想,从镜子、海水、鲜花等意象分析斯宾塞是如何运用自然意象深化诗歌主题的。  相似文献   

7.
放飞孤独     
喜欢《独坐敬亭山》是有原因的。我爱山爱海,虽不是出世高人,但那种与自然相亲的感觉实在令我每一个毛孔都感到舒畅;我爱读诗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所以,我与“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简直可以说是深情款款了。自己先爱,才能让学生爱。上课了,自然要加一些作料的。“有这么一位诗人,他的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使多少中国人眼泪汪汪;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一生写诗无数,被后人称为诗仙;有这么一位诗人,他酷爱饮酒,斗酒诗百篇。他就是——”“李白。”《静夜思》《望庐山瀑…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一位农村的科学老师,给你提以下的建议:进入课改以后小学的自然课改为科学课,你现在已成为一名科学老师,“科学老师”比“自然老师”好听多了,但在局外人的眼里你仍然是一位教自然的老师,因为他们只知道现在的科学就是原来的自然,因而科学仍然是不被人们所看重的学科,你的地位仍然不如教语文、数学、英语的老师。你也许是刚刚走上科学教育的讲台,你也许原来就是一位自然教师,也许你本来不想当科学老师,但领导安排后只能无奈地接受了。不管怎么说,你现在是一位科学老师。你当了科学老师之后,面临着许多困难、许多问题,还有许多心烦的…  相似文献   

9.
冀华 《师道》2008,(2):14-14
同学聚会,话题自然转到孩子身上。谈起当今的教育,自然涉及到教师。一位在中学任职的同学感慨道:在我身边的圈子里,能够真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或者能“捧出半颗心”来教育学生的教师,的确不太多了。  相似文献   

10.
保定市河北小学有一位张国成老师,今年58岁,教了40年自然课,他制作的教具精妙绝伦、声名远播。在河北省,熟悉他的人很多,而且都不叫他张老师,而随学童之口,昵称之为“张自然”。 张自然不善言词,矮矮胖胖的身材,花白头发,常骑一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褂子,活象一位北方老农,看不出有什么出奇之处。可是,一走进他的“科学宫”,你就不禁连声惊叹:“妙!妙!妙极了!” 这间屋子原是学校的礼堂,一隔为二,给张自然当了“科学宫”和电教室。原来的自然实验室太小,1000多件教具,许多是可以转、飞、动作的,挤在那儿摆不开,也不能让孩子们进去“鼓捣”,孩子  相似文献   

11.
林天虹 《班主任》2007,(2):21-22
看了《“自然管理法”:一位农村校长眼中的“管理”》(《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期)一文,很有感触,深受启发。作者在文中颇有创意地提出:管理如同“赶猪”。没经验的赶猪者,只会抓  相似文献   

12.
邓坤萍 《新疆教育》2013,(15):157-157
一位好校长以其自身的品格自然形成的魅力,尽显其人格化自我管理的威力,召唤着“跟我来”的充满进取精神的校长群体。一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3.
王维一生与佛教结缘,是一位坚持严格坚持宗教实践的“诗佛”。在他的诗里处处贯穿着禅宗放下执著。平等无碍,任运随缘的“自然”观念。这种禅意主要表现为动静一如的观照、恬淡自然的文风和自由无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一位号称“诗仙”,一位号称“诗圣”。这两个雅号冠在两位大诗人头上,是再恰切不过了。“仙”让人感到豪放、飘逸;“圣”令人感到端庄、肃穆。“仙”是超凡的形象,自然天马行空、来去自如;“圣”是人中精英,受崇人世尘寰。古代人用比喻对两位大诗人加以褒誉,正与当今我们所说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所形成的文风相吻合,一位作家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去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与前人的昭示、同辈的影响有关,更与其本人的世界观与性格密不可分。所以创作方  相似文献   

15.
方孝孺是明初一位正直而渊博的学者,性格耿直,傲世独立,宣扬伦理教化,追求儒家政治理想,是一位儒家大师,他主张“文以载道”,文贵乎自然,推崇“气”。他的文学思想,值得后人去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勤学记得是1986年秋,我当时教五六两个年级8个班的自然课。一位班主任在班上组织“你最喜欢上什么课”、“最不喜欢上什么课”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居然是我这个副校长上的自然课。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漫画     
什么是赤壁之战?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  相似文献   

18.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一位哲人望着月亮,如痴如醉。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怎么那么高兴?”老师平静地回答:“我在赏花。”学生很是吃惊:“老师,哪儿有花啊?”“心中有花,眼里自然也就有花了。”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从教30多年,我的学生自然有一些“难看的孩子”。一位教师的使命感和师德不容许我抛弃他们。因此转变差生便成了我班主任工作中最苦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分。如何使差生成为“漂亮的孩子?”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在施教过程中,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尊重。这背后自然意味着要献给他们一颗爱心。 古希腊有一则美丽动人的神话:在古代塞浦路斯岛上,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英俊的国王,  相似文献   

20.
爱是春天     
将我异化,给人新意。在一般人心目中,“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可本文中的“我”,是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如此,将我异化,自然也就让人意想不到,从而给了读者以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