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施德育工作人性化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备受关注的“重庆老师体罚致学生自杀案”、“安徽淮南二中选举差生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种种质疑:德育的人性化体现在哪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到底有没有?我们认为,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观。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德育教育,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作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构想(即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勤奋学习;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努力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大氛围,通过学校、家庭、年级、班级德育网络的构建和德育目标的达成,实现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目标。德育“八化”是我校的重要探索,以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构建“全员参与”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行“德育导师制”,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罗芝福 《教师》2008,(20):6-6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我认为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体验教育,让学生体验生活,可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忧虑与思考,已经成为整个国家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然而,要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我们就要认真思考:处于这一深刻变化时代的青少年究竟需要什么?他们的价值取向如何?他们的思想道德有哪些新特点?影响学校德育成效的内、外部障碍究竟是什么?如何突破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瓶颈,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人性化,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主体需求? 我刊将定期推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栏,希望藉此进一步深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赐航稿。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大,这项工作千头万绪,关键在应从何入手,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我们认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做好学生德育的前提,也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始终应遵循的原则。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再一次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通过三个途径,即德育工作网络化、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活动经常化,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达到让学生学会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通过三个途径,即德育工作网络化、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活动经常化,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达到让学生学会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们在谈论学校德育现状时,经常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总是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也为摆脱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无奈找到了突破口,为创新学校德育,改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德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作为主抓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我认为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管理就必须具体,要坚持深入一线,坚持“三个走进”——走进学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走进班级,指导教师的日常工作;走进课堂,优化教学实践,努力创造贴近儿童生活的有效德育。贴近儿童的生活,创造贴近孩子心灵的德育在每天的工作中,我非常珍视与学生的每一次交往,不管是参与他们的活动,还是偶然的一次碰面,我都留心观察,发现儿童生活中蕴含的宝…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们在谈论学校德育现状时,经常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总是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也为摆脱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无奈找到了突破口,为创新学校德育,改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方向。一、学校德育创新的必要性1.德育环境的变化需要德育创新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为非作恶愈大。”一番话道明了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对于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实效性如何呢?——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太多的尴尬。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重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德育从哪里起步?德育如何走入学生的心灵?德育又该怎样去创造出完满的人格和德性?本文从德性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提出了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三个着力点(途径):活动·环境·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穴以下简称《意见》雪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切实抓紧抓好。笔者以为,学校要正确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关键是克服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圣人化、规训化、权塑化和书斋化这四种现象,才能在德育工作与德育绩效之间架起一座“大桥”,到达高效德育的彼岸。一、德育目标:从“圣人”走向“公民”德育目标的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的实效性。反观我们的德育目标往往是从理想化的单纯视角来确立的,学校德育成为了一种想当…  相似文献   

14.
唐祥云 《甘肃教育》2010,(17):15-15
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精心构建德育平台,着力整合德育资源,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路、新方法。围绕培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个中心,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李键 《教书育人》2006,(8):42-42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差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不说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学校德育工作的学做分离是最主要的。“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方针与行动脱节的德育建设,自然不能育出有道德的新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必须反对空洞无物的德育说教,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建构起基于具体行动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与主渠道。学校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作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载体。更是当仁不让地肩负着这一重任。因此,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创新中学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提高中学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大事。本期“政务指导”栏目全文刊登了《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辜胜阻副省长的文章《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实效》,同时在“特别关注”栏目开设了“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以期引起教育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对此项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并赋予学校“主渠道”的责任。而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努力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学校要搞清楚,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素质?重点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教师怎样与学生和谐相处?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探究的德育课题.那么,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呢?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是未来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接班人,对未成年人的培养和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对于每个学校来说极为重要。探求德育工作的规律,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愈加显得重要。笔者根据十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现就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