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闲暇教育的历史论当代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闲暇时间是指除去“工作时间”、“上下班的往返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教育子女时间”、“满足生理需要时间”之外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教育并不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闲暇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在闲暇时间即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内各种活动的总和。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构成闲暇生活的基本条件。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指在所有教育教学计划所安排的活动(如上课、实验、实习等)、为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如做作业、复习)的活动及满足基本生存的活动(如睡觉、吃饭)之外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所谓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指在闲暇时间内大学生自主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正闲暇体育是指利用闲暇时间,根据自身需求,充实闲暇生活,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个性特长,进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边缘性体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闲暇属于时间、活动范畴,是指每个人在完成工作和满足生理需要以外,完全由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方式的总和.对学生而言,闲暇是指由学生个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和个人所处的微观社会关系(如家庭、亲属、朋友、同学、邻居等)决定的,使个人获得在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全部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5.
高校加强硕士研究生闲暇时间管理的价值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瑾 《文教资料》2012,(2):184-185
硕士研究生的闲暇时间,是指除了学校正常的课程学习时间和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以外的,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加强对硕士研究生闲暇时间的管理,有助于激发学习潜能、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因此,高校应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引导硕士研究生转变闲暇时间价值观,开展闲暇时间管理的教育活动,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提高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闲暇,从字面上理解即工作之余(Leisure is the time free from work).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闲暇时间主要是指日常的工作(学生主要指学习)之余,按照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那么,什么是闲暇教育呢?我以为,这就是学生在闲暇时间内自然地或不自然地进行增进知识、技能,塑造思想品德的活动,它应当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校闲暇状况,以期厘清提高大学生闲暇教育实效的思路,以南京某综合性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个案访谈法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从闲暇时间的占有量上看,当代大学生在校闲暇时间充裕,但是时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从活动类型上看,以娱乐放松型活动为主,活动类型有待均衡;从自我体验上看,闲暇生活满意度不高,品质亟待改善.分析原因,一方面个人的闲暇观念、闲暇技能、等是闲暇生活品质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同伴、高校、家庭、社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将大学生闲暇教育向纵深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纳希从人们在闲暇时间所从事活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角度提出了闲暇层次理论,认为闲暇活动分为六个水平层次:反社会行动型、伤害自我型、消磨时间型、情感投入型、积极参与型和创造性活动型。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大学生闲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闲暇与闲暇教育   “闲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表示“许可“的意思,指的是在劳动之余获得许可进行的活动时间.柏拉图曾指出它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状态四层含义.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时,不仅把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而且把个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在这里自由时间就是广义上的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一、闲暇的内涵与本质 从词源上看,古今中外对“闲暇”有不同的解释。《辞海》中是指空闲、暇时、悠闲自得貌。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Skholk,其意即闲暇和教育活动。英语中“闲暇”一词leisure,源于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活动,该法语又源于拉丁语licere,意指“被允许”或“自由”。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闲暇教育的历史演变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闲暇时间是指除去"工作时间"、"上下班的往返时间"、  相似文献   

12.
闲暇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在闲暇时间即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内各种活动的总和。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构成闲暇生活的基本条件。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指在所有教育教学计划所安排的活动(如上课、实验、实习等)、为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如做作业、复习)的活动及  相似文献   

13.
缺失、根源及补救——关于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及引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学者们已就闲暇时间作了细致的社会学研究 ,他们把每天每人24小时的活动划分为七个部分 :1.工作。2.上下班往返。3.家务劳动和个人副业。4.照料和教育孩子。5.满足生理需要。6.空闲。7.与空闲时间内各种活动有关的往返。从这七方面看 ,第6部分和第7部分的时间 ,才应包括在“闲暇时间”之中。根据这个标准 ,我们把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确定为 :除了 (1)上课时间 ;(2)完成布置的作业时间 ;(3)个人事务时间 ;(4)满足生理需求时间等等以外的时间。因此我们认为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指一个人在大学生活过程中 ,在其闲暇时间内的活动方式及其过…  相似文献   

14.
闲暇.源于拉丁语.表示“许可”的意思,泛指在劳动之余获得许可进行的活动时间。“校园闲暇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校内课余时间所进行的自己喜爱的各种活动。它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选择性。课堂上的学习带有勿庸置辩的他律性、强制性,或者说是不自由性。  相似文献   

15.
闲暇属于时间、活动范畴,是指每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理需要以外,完全由他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流动方式的总和.对于学生来说,闲暇则是指课堂学习和正规活动以外的全部课余生活.闲暇活动是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自主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张扬了个性,陶冶了情操,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务院颁布的新工时制实施,以及国家教委对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好闲暇时间成为社会、家长、学校急需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说过一段精辟的话;“闲暇时间是满足绝对需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留下的从事自由活动的剩余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和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马克思的这段话给闲暇时间作了科学的定义.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之余的时间,是完全由学生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利用得好,可以使学生在智力、体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会使学生出现失误,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危害.最近笔者就闲暇时间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上表可以看出,看电视,读书看报,听音乐,玩电脑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安排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在多姿多彩的闲暇活动中,追求各自不同的需要和价值.有人需要“阳春白雪”,有人需要“下里巴人”,可以说娱乐型与鉴赏型并存,求知型与求乐型同在.  相似文献   

17.
闲暇,是指职业活动(包括作为就业准备的青少年的学习活动)、家务劳动以外的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劳动者的闲暇就越充足。在西方发达国家,闲暇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社会问题。目前经济学和社会学开始关注闲暇问题,但伦理学尚未涉足、人们对闲暇的理解和把握,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自发和盲目的状态,成为一种不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闲暇时间的管理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策略为:在社会层面,将闲暇教育列入国家和学校教育的议程,动员社会力量开发闲暇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在学生层面,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闲暇时间的管理,学习科学方法,合理管理闲暇时间;在学校层面,培育闲暇时间管理意识和技能兼具的教师队伍,开发建立闲暇时间管理的课程体系,落实闲暇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在家庭层面,发挥父母为第一任教师的启蒙作用,坚持整体性原则,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闲暇属于时间、活动范畴,是指每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理需要以外,完全由他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流动方式的总和。对于学生来说,闲暇则是指课堂学习和正规活动以外的全部课余生活。闲暇活动是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自主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张扬了个性,陶冶了情操,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一、自建小队,让学生“当家作主”学生的闲暇活动有着与学校学习活动截然不同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闲暇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功能,为他们提供相互交往、参与社会、展现个性的机会,我们以社区为依托先后组建了数十…  相似文献   

20.
饶玲 《文教资料》2011,(18):216-217
大专生闲暇生活是指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和自理生活以外.可以用于个人发展、文化娱乐、消遣、社会交往等自由支配时间。本文作者通过对大专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专生的闲暇生活特点,并对当前大专生闲暇生活的引导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