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欢度春节”,有的写作“欢渡春节”,哪一个对? “度”是过的意思,凡度过均应当用“度”。“度日如年”、“虚度年华”、李白诗“一夜飞度镜湖月”,王之涣诗“春风不度玉门关”,王安石词“看余度石桥”,字均用“度”。“欢度春节”自亦应用“度”,写作“欢渡”是不正确的。《论文》:“渡,济也。”此字从水,只用于过水。“过渡时期”用过水的比喻,故亦用“渡”。其他过义一概用“度”。古代“度”可通“渡”。《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忘维楫。”此应用“渡”者都用“度“字。而“渡”字不能通“度”。因此,按简化原则,最好一律用“度”,就不致发生“欢度”、“欢渡”的歧异。  相似文献   

2.
每逢节日.街头到处可见“欢度国庆”‘欢渡元旦”的标语。其中,既有写“欢度”的,也有写“欢渡”的。“度”耶?“渡”耶?让人颇费踌躇。  相似文献   

3.
<正>每逢节日,街头到处可见"欢度国庆""欢渡元旦"的标语。其中,既有写"欢度"的,也有写"欢渡"的。"度"耶?"渡"耶?让人颇费踌躇。"度"的本义是计量,所以下面是个"又"字。从最初的字形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儿童节到了,所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几道与“六一”有关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同走进趣题乐园吧!1.欢度“六一”6欢×1度÷2=儿童节式中的“欢度儿童节”分别表示4、5、6、7、8五个数字。你能写出对应的等式来吗?2.欢庆“六一”“欢”和“庆”各表示一个数字。如果告诉你“欢”ד庆”=6,“庆”-“欢”=1,还知道它们在右面的式中,能够使等式成立。你能猜出“欢”和“庆”各是多少吗?3.简单答案小慧用汉字代数字的方式,加上“+”、“-”、“×”、“÷”及“()”,欢欢庆+庆661编出了这样两道算式:(节+日)÷好=61节-日×好=61小亮很快就找…  相似文献   

5.
“渡”与“度”,人们很容易混淆,如“欢渡春节”“度过难关”等。其实,“渡”的基本意是“从一岸到另一岸”,而“度”则指“过(时间)”“经过”。这样,“欢度春节”就不能写成“欢渡春节”,“渡过难关”不能写成“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连队里过大年》的军旅歌舞。战士们载歌载舞,往营房的墙壁上挂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大红灯笼上赫然写着“欢渡春节”四个醒目的大字。这里“欢渡”的“渡”是别字,应该是“度”。此“渡”非彼“度”。“渡”是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横渡”“远渡重洋”“飞  相似文献   

7.
“欢渡”还是“欢度”语病错字门诊守饮”,后面“太守谓谁”照应前面“太守自谓”。只有前后伏应,首尾顾盼,文章才能天衣无缝,细密谨严。二、意境美一是山水相应之美。文章之中山泉林亭,一应俱全,相与映带,增光添彩。有青山,则流泉不孤;有流泉,则青山不寂;有佳...  相似文献   

8.
说“气”     
甲新千年给大伙儿带来了好运气,你看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家家户户和和美美真是好福气。 乙哎哎哎,×××(叫甲的名字),你怎么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气”字呀? 甲×××(叫乙的名字),你if别来气!咱们今天呀就是要给大伙儿说一段相声,题目就叫《说“气”》! 乙说“气”? 甲对!就是每说一句话都不离开一个“气”字。 乙每说一句话都不离开一个“气”字?邯你能行吗? 甲 卜卜分得意地j当然能!不信你就试试看呗! 乙尽瞎吹牛!你刚才这句话带“气”字没有?(学甲的腔调)“当然能!不信你就试试看呗!” 甲(一凉,不好意思地)糖…·我还没正式开始呢。 …  相似文献   

9.
时下,“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英语要从娃娃抓起”、“普法要从娃娃抓起”之类的口号频频见诸各种传媒。听得多,看得多,人们自然就陷入了一个思维的定势:××要从娃娃抓起。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仿佛许多成人做不好、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从娃娃抓起”,也即从儿童的早期开始教育或训练,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大家趋于认同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对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一做法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何在?它就真的那么灵验和管用吗?我们试着来寻找一下“××要从娃娃抓起”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在这一口号中有一个很鲜…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排队,男、女生自然地保持了距离,我装作没看见;孩子们悄悄议论:××喜欢××,我装作没听见。终于有一天,一个女孩儿满脸委屈地把一张写有“××爱××”的字条递给了我。我还能保持沉默吗?要知道我是多么不想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呀!我是多么渴望他们能永远保持那份童真呀!一节班会课上,我给孩子们带来了阿尔卑斯奶糖,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惊喜。望着那一张张兴奋得涨红了的小脸儿,我不由得深深感动了:他们是如此容易满足!我是那么深地爱着他们———55位孩子啊!“王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发糖果?”“因为我们这次考得好!”“因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11.
同音的同义词“度”与“渡”经常使用,但又容易用错。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错例:(1)欢渡春节,(2)要使每个同学安全地渡  相似文献   

12.
“分686868686868181834346868“说”片断实录后、3天后、2天后的气温分别是:(-2)×5=-10(度),(-2)×4=-8(度),(-2)×3=-6(度),(-2)×2=-4(度)。这样既产生了乘法,又为乘法的深入认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乘号“×”与“.”是数学中的两种求积运算符号,它们表示相同的数学的意义,但在具体使用时容易陷入以下两个误区:1、将乘号“.”误认为是小数点。如:5乘以7,如果用“·”就表达成了:5·7,完全有可能误认为表示五点七,所以,只能用“×”表示为:5×7.即:当具体的数与数相乘时,用乘号“×”而不用“·”.2、将乘号“×”误认为是“x”.如:a乘以b,如果用“×”就表示为:a×b,有可能将“×”看着是“x”。此时只能用“·”表示为a·b,或“·”省略不写,表示为:ab。又如:当表示两条线段AB与CD的乘积时,如果表示为:AB×CD,很有可能误认为是ABX…  相似文献   

14.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有句名言,音乐就是“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打破旧的“师示徒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的作法是:其一,运用“体态语”。课始,老师两手轻轻一抬,学生回应出齐刷刷的节奏声“×××|×××|××××|×○‖”,代替了呆板的起立、坐下;老师再两指一伸,“123—”声四起,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二,引入竞赛。如视唱练耳,学生感到最难,精神负担较重,可采用一人一小节,几人一小组“接龙”比赛,互帮互学。学生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乐…  相似文献   

15.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扩展,从算理到求商方法都比表内除法复杂,是本册书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计算。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懂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实现教学目标。 一、复习旧知,架桥铺路 有余数的除法需要表内除法、乘法口诀、竖式书写及商的定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作基础。因此,首先要进行有联系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准备,分散难点。例如,①计算6÷2,14÷7,56÷8,54÷9;②在()内最大能填几?5×()<32,()×9×47,()×4<13,()×8<54等等,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将上面6÷2=3这道题改成7÷2,学生认为“不好做”。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造成悬念,接着可指导学生通过摆火柴棒,完成下列各题: 1.6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2.7根火柴棒,每3根放—堆,可放几堆? 3.8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通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初步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出示例题: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教师拿出两个水果盘和9个苹果,让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写故事可以不拘一格,解应用题可是有“格式”的。但今天的数学课上却出现了“异端,而且台下还坐了许多听课老师。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一批梨,每筐装48千克,正好装53个筐,现在只有48个筐,要把梨都装上,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 很快,学生想出了以下两种解法:1.用现在每童装的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装的千克数,列式为: 48 ×53+48-48。2、用原来比现在多装的筐数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列式为: 48 ×(53- 48) ÷ 48。 这的,一位同学眼睛一眨巴,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  相似文献   

17.
抓“自己”     
日期:×年×月×日×时×分×秒天气:太阳公公喝橙汁心情:由阴转晴今天是星期六,我揉着糊满眼屎的眼睛,“啪”的攻击掉了吵醒我的“元凶”——闹钟,便翻了个身继续找周公下棋,可那个讨厌的闹钟还在吵个不停。我正准备发起第二次进攻,妈妈却喊了:“虫虫,快下楼吃饭了!”我不情愿地走到镜子想不到未来的事情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一个从镜中走出来的克隆人成了小坏蛋,于是一出自己抓自己的好戏就上演了。面前准备梳头。梳着梳着,突然,镜子里的那个“我”向我眨了眨眼。我一下呆了,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没有啊,会不会是睡太久眼花了?”我自言自语下…  相似文献   

18.
谈“信”色变谈到“信”,某地小有名气的校园小诗人陈××的脸色变了:“我喜欢动笔写些小情小感投稿,一些报刊编发我的稿件时常常登了我的通信地址,于是乎,我一次又一次饱尝令人作呕的“信”骚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平静了……先是‘中国当代××大辞典编委会’来信,说要编入我的光辉事迹,后又有‘中国当代××年鉴编委会’要对我实行‘全面包装’,继而《中国××文学报》夸我  相似文献   

19.
“×”叹     
我的作业本里,有太多太多的“×”。这些“×”呀,在老师的眼前飘舞,变成了朵朵“雪花”,飞到老师的头顶,染白了老师的头发。我的作业本里,有好多好多的“×”。这些“×”呀,一个连着一个,织成一个大大的网。这个网呀,网走了我“不努力”的童年,只给我留下“悲伤”的泪滴。“×”叹@路仁~~  相似文献   

20.
太史弓 《师道》2004,(2):15-15
“√”与“×”,可说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符号。学生时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几乎是天天见,作业上、考卷上少不了“√”“×”;进入社会,要填各种表格,应付各种调查,还是少不了打“√”与“×”;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民主选举、民主测评多了,更是少不了打“√”与“×”。对此人们已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注意到,“×”虽是一种符号,代表着“错”,代表着“否”,但在观感上实在并不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