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歌剧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洋艺术的珍宝。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沉淀,其成就是别的艺术形式所不能与之媲美的。本文对咏叹调《你那颗冰冷的心》旋律及演唱进行分析,使歌者能更好的把握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西洋歌剧中咏叹调的几个发展阶段入手,分析咏叹调的音乐特点,进而进一步分析中国歌剧咏叹调创作中的民族性特点并概括了我国在歌剧创作中咏叹调民族化创作探索道路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一、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基本意义和基本分类咏叹调是歌剧中重要角色的独唱曲.是人们欣赏歌剧音乐的核心部分,是展现人物内心独自或交流、倾诉感情的重要创作手法。咏叹调承担着抒发和刻画人物内心感情的深刻作用.其高超的声音技巧和歌唱家美好的音质.能够激起观众特殊的审美享受.因此歌剧咏叹调在歌剧中起着令人瞩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普契尼歌剧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始终将音乐贯穿到歌剧当中,注重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的统一.歌剧《蝴蝶夫人》是一部具有异国风情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其中著名的的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更是广为流传,其旋律优美婉转、情感真实丰富,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从这一咏叹调入手对其音乐艺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其...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作品中,咏叹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咏叹调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以及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本文针对咏叹调《鞭打我吧》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歌者演唱此曲时,能够准确、全面的对作品形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不仅旋律优美、和声丰富、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同时其清新、雅致、纯净的古典主义风格,为美声唱法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演唱不同风格的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除了可以训练气息的协调性、声音的连贯性与灵活性、准确的起音、柔和的咬字等歌唱技巧之外,还可以通过鲜活的角色形象培养准确的音乐表达,使歌唱者做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作为著名的音乐大师,他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界的典范。对于他的音乐才华我们可以从他所创作的歌剧作品中得到印证。从他所创作的众多音乐歌剧中,不难看出他对于歌剧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是非常重视的,而这方面表演上最有力的女高音咏叹调,这种演唱法可以更为贴切丰富的表达出歌剧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据此本文就以莫扎特个歌剧作品为切入点,对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以及演唱风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歌剧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相似文献   

9.
歌剧是西方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以歌唱和音乐作为表达剧情的主要方式。歌剧《伤逝》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将我国的文学作品用西方歌剧的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是我国第一部侧重心理表演的抒情歌剧经典名作。本文以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为研究分析对象,从咏叹调的创作背景、剧中人物个性的剖析、作品情感的处理、巧妙生动的二度创作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从主人公心理情感变化与个性特征着手,结合自身的长期学习与舞台表演经验,对作品《不幸的人生》的情感表达和呼吸技巧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演唱者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歌剧《茶花女》中两首咏叹调音乐的分析,阐述了作品唱段中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把从咏叹调演唱技巧中吸取到的灵感和修养运用到声乐教学实践中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歌唱,真正理解歌唱这门用声音塑造形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唱段的音乐戏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中,戏剧的体现途径和方式主要是音乐。歌剧用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及器乐,构成一张音乐戏剧的网。在歌剧《原野》中,金子有咏叹调3首,对唱8首,与其它角色的重唱7首。这些唱段在剧情展开、矛盾冲突、情感抒发等方面,体现着各自的音乐戏剧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歌剧咏叹调<欢乐的日子>的曲调、和声、伴奏织体等作曲方面分析入手、结合歌者的演唱处理,试图通过一首咏叹调的微观分析,对歌者在咏叹调的演唱处理方面起到一个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此文以歌剧作品《海风阵阵愁煞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以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人物、意境、音乐形象及歌词理解、体验、表达来进行论述,并剖析作品的背景及创作题材的来源,以歌剧作品《红珊瑚》中的珊妹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论证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作品。歌唱是用人的声音来创造音响和表现形象的一种艺术,也是通过演唱者多方面的实践学习再凭借熟练的演唱方法以及对音乐的独到理解,达到声情并茂后对音乐作品的一种直观体现。因此,在歌唱中我们必须做到:情要真;技要精;意要准。歌唱是演唱者塑造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活动且是一种直观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它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歌者可通过自身情感准确恰当的发挥,能和听众进行情感碰撞和灵魂深处的交流,使双方获得力量上的鼓舞、精神上的升华,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唐·璜》是莫扎特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莫扎特对采琳娜在歌剧中的成功塑造,使得歌剧更加富有艺术生命力。本文以著名歌剧选段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为切入点,使得采琳娜真诚、俏皮、可爱的普通农女形象浮现在眼前。通过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作品内容情感把握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如何使歌者更好理解、把握、再创造、演绎好采琳娜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15.
歌唱艺术是一种听觉美感的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渗透最终依赖于歌者的演唱来实现。歌者把旋律和语言符号转化成声音的实践过程,是又一次艺术美感创造的"二度创作"过程。如何更好的表达歌唱艺术的真挚情感,歌唱审美、音乐主题、歌词内涵以及文化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理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歌剧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过对于早期宣叙调和咏叹调形成过程中的研究,让我们可以看到在声乐历史舞台上不断出现的规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歌剧之美犹如她所出生的年代—巴洛克—那样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歌剧演唱是运用美声唱法进行演唱,其中已经形成一些固定的音乐模式,如宣舒调、咏叹调。歌剧的演唱强调声音的起伏、戏剧性的变化、情感的表现、激烈的冲突、强烈的对比以及歌剧整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歌唱,是一种直接用音乐语言同观众交流的艺术。歌唱艺术的表现不仅需要技巧,而且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歌者首先要具备深刻的内涵修养,并在表达中将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和思维情感有机结合,才能展现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想以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咏叹调《复仇的火焰》为例,运用音乐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本首咏叹调的演唱技巧、核心人物夜后的人物性格表现及整首咏叹调的风格把握,通过对本首咏叹调的音乐结构形式及花腔音乐形态的分析,结合笔者平时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学实践中所了解的一些难点,为如何运用的歌唱时间中提供处理方案,来简单剖析本首咏叹调,已达到更深刻的理解本首咏叹调的理论知识,从而在以后的演唱当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莫扎特这一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