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向广大体育工作者、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及体育爱好者全面、系统地介绍体育历史知识,提高其知识水准和文化素养,本刊决定从1986年起,开辟《体育历史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分三部分:1、中国古代体育史;2、中国近代体育史;3、世界体育史。首先讲中国古代体育史。 参加“中国古代体育史”部分编写的有西安体院林思桐、徐州师院体育系刘秉果、成都体院熊晓正、《体育文史》编辑部姚世光、石友权同志。  相似文献   

2.
1919年出版的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史。1958年又出版了唐豪等的《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特别是近10年来相继出版了徐永昌的《中国古代体育》、李季芳等的《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高校体育史编写组的《体育史》、刘秉果的《中国古代体育史话》、王其慧等的《中外体育史》,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体育词典》,和《体育文史》等刊物。这些论著、典籍、刊物的产生,本身就雄辩地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3.
1926年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郝更生用英文编著的《中国体育概论》,该书共有八章,其中第一章就是《中国体育之历史》。这是继郭希汾编著的《中国体育史》之后,旧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二个中国体育史书稿,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用外文出版的体育史书稿。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中国古代体育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古代体育文物研究,西安体育学院体育史讲师王增明同志与本院科研处条件科李仲仁、杨波二位同志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编制成我国第一套《中国古代体育史教学幻灯片》,共收集近六百幅珍贵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海军杭州疗养院举行,由杭州大学体育系承办,主要研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体育史》(第二版)及《体育史学习指导书》,交流体育史教学及课程建设经验等.会议期间,除了听取《体育史》(第二版)教材主编关文明、副主编张元、赵(讠戋)华和编委曹守(讠禾)、苏肖晴、吴在田、郑俊武、傅砚农、李连友等分别讲解教材的编写原则、指导思想、选材依据、重点、难点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的一些基本问题外,还听取了邓树勋教授“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整体构想体育史课程如何定位和建设”、张焕玉副编审“关于如何编写体育史教学参考书”、郑志林教授“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过去和现在”以及翁士勋副教授“关于古代体育史研究中如何正确选用史料”等学术报告、华东区还举行了“华东区高校体育(院)系协作组体育史学科年会”.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 5 0华诞前夕 ,全面记述、总结新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继前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之后而组织编写的反映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体育通史。它比较集中地记述了新中国体育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记述了新中国不同时期体育体制的特点和变化 ,记述了新中国体育思想理论的演进和当代中国人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 ,记述了新中国体育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记述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是第 1本系统、全面地认识新中国体育发…  相似文献   

7.
张洪涛主编的《山东体育史》目前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山东体育史》按照山东历史发展的脉络,再现了山东体育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全书分为古代、近代和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史是高校体育院系体育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习中国体育史知识,通过了解中国体育在古代、近代和当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充分挖掘中国体育史教学内容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学习体育专业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扩充个人的体育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史的研究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史的研究在短短七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然而,不能不看到,在当前体育史研究的繁荣景象背后,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种危机。这种危机恰恰来自于我们研究者内部,即观念的陈旧和研究方式的僵化。因而,反思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全过程,思索、更新体育史研究的观念和方式,确立本学科在新时代的存在价值,是今日每个体育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展示了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每一足迹和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在如何寻求新的突破口方面,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其一,寻求体育史学功能的转变。其二,寻求研究层次的多样化。其三,寻求研究视野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郝勤教授成都体院新闻系主任、博导奥林匹克研究专家1985年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获硕士学位。长期主要从事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科研教学。现为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兼任成都日报等多家报社体育部主任、编委。历任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体育史研究室主任、体育史研究所所长。现任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出版《中国养生文化》、《道教内丹》、《武术与道教》、《萨马兰奇与奥林匹克改革》等个人学术专著8部;合作专著15部。发表个人学术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3次。近作有:《体育新闻报道》、《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等。多次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近年主持完成课题有: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中国体育专业报刊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回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举国体制与体育改革对策研究》等。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体育通史》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育史》中的插图与阴山岩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山岩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们在对其解释和利用时,必须对古代北方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证,否则就会望图生义,失之千里。刘秉果先生所著的《中国体育史》(插图本)一书中所选三幅阴山岩画应该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进行巫史文化活动有关,并非是古代北方民族开展导引、跑步、跳绳体育活动的图形。同时,本文进一步论述了阴山岩画中所反映的骑马、射箭、摔跤、棋图、身体技巧等古代北方民族体育活动,指出对其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体育的历史源渊,拓宽研究视野,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观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为现时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应付史学危机指明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体育史如何分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国内一些出版物对中国当代体育史进行分期一为荣高棠主编的《当代中国体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初立基业(1949—1956年),两个高潮(1957—1966年),十年挫折(1966年5月—1976年),历史性的突破(1...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史学会和《体育文史》杂志社不久前组织一些体育史研究人员对1984年以来全国的体育史论文进行了评选。8月份进行初评,10月份又对初评中提出的34篇论文进行了不记名投票的评选。最后评出20篇优秀论文。在10月于江苏武进县召开的1988年全国体育史论文报告会上,给20位优秀论文作者发了奖状和少量奖金。奖金是由《体育文史》杂志社提供  相似文献   

15.
体育史研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一九四五年写了一篇《体育史研究法》,在《中华体育》双月刊的创刊号上发表。那时,我担任体育系科体育史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这门学科很重要。我给体育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体育史是“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中关于体育事实之记录,而为吾人明瞭现代体育之来源与推测未来体育之途径所必需之知识也。”同时感到,由于前人对于体育缺乏系统的记载,所以体育史料的搜集不易;又因缺乏体育史料的参考目录,使体育史的研究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除看了一些中外体育史的专著外,还参阅了一些文化史、教育史、教育思想史和研究历史的书籍,结合本学科——体育的特点,写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初步的尝试,对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体育史料的来源、搜集、鉴定(考证)和编纂等方法加以叙述,企图以此引起体育界同志对体育史研究的重视,共同努力来从事这门学科的建设。但是,由于我的才疏学浅,並且受时代的限制,当时没有掌握科学的历史观,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体育史的研究法,所以有许多问  相似文献   

16.
积极进取改进方法搞好体育史研究新的一年开始了,对如何搞好体育文史研究,搞好《体育文史》杂志的采编印发,作为体育史的研究者,《体育文史》杂志的作者、读者,在这里谈点粗浅的看法。积极进取提高地位“有为才有位”。体育社团不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折射出了我国体育史研究的现状,主要体现在问题化形态下我国古代体育史史料的文本回归和理论化形态下我国古代体育史论域的视界融合.面对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在现实紧张与理论紧张中寻求突围,实现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超越.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8,(2):114-120
在改革开放40年,《体育与科学》创刊40年的背景下,《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以"中国体育史研究方向与方法"为新年开篇,切合了十九大精神强调的文化自信,杂志30多年前在国内倡导的体育文化研究也有了生机。论坛讨论了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差距与失范、体育史研究的方向与走势等问题,还就体育史研究的方法、史料收集的渠道和途径、体育口述史的操作和证据价值、口述史文本的甄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杰弗里·希尔编者按:本文选译自北美体育史学会主办的《体育史杂志》,它较全面地介绍了英国体育史研究的动态,对于我国读者了解国外体育史研究状况和信息有一定价值,作为专门的学术研究文章,我们力求保持文章的原样,作者因意识形态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史研究八十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史学科是一门科学。是研究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规律性的专门史。国际上研究体育史并有专著闻世,始于十八世纪末的欧洲,是在广泛研究人类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国的维特(1763~1836),于1794年发表的《对身体运动史的贡献》(1818年更名为《身体运动史》)和顾兹姆斯(1759~1853)于1793年发表的《青少年体操》,迈出了近代系统研究体育史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