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有个青年总是愤世嫉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遭遇了许多误解和挫折,由于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渐渐地养成了以戒备和仇恨的心态看待他人的习惯。在压抑郁闷的环境中,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排斥他,因此度日如年,几乎要崩溃。有一天为了散心,他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坐在山上,他无心欣赏幽雅的风景,想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内心的仇恨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忍不住大声对着空荡幽深的山谷喊:“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话一出口,山谷里传来同样的回音:“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他越听越不是滋味,又提高了喊叫的声音。他骂得越厉害回音越大…  相似文献   

2.
小贴士     
橄榄枝与和平鸽据《新约全书》记载说:从前有个叫诺亚的人,一天他听到了神的声音。神说,由于人们的罪恶,将有洪水到来灭绝人世。神叫他造一只大船,说这样就可以死里逃生。他在神的授意下,造了一只长方形的大船。当洪水到来的时候,他一家人上了方舟。船上还有狮子、兔子、鸽子等动物。过了许多日子,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去。诺亚打开笼子,放出一只鸽子。当鸽子飞回来的时候,嘴里衔着一段新折下来的橄榄绿枝。诺亚由此断定洪水已退去。后来,人们就用橄榄枝与鸽子象征和平,并把鸽子称为“和平鸽”。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3.
诺亚方舟     
一诺 《红领巾》2006,(3):14-14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地上充满着仇恨(chóu hèn)与罪恶(zuìè)。上帝非常愤怒(fèn nù),决定用洪水淹没(yān mò)大地。上帝发现有一个叫诺亚的人是个大好人,不忍心他死去,就叫他造一条船逃命去。上帝教诺亚造船的方法后,诺亚花了整整120年才造成一只庞大(páng dà)的方舟。在这120年间,他不断劝人们悔改(huǐgǎi),可是,没有人听他的话。最后,诺亚只好带着全家8口和一对对的飞禽走兽登上了方舟。7天后,洪水从天而降,一连下了40天40夜。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洪水吞没了。怕伤到诺亚一家,上帝停了洪水,吹起风,把诺亚方舟吹到山顶停靠(tíng k…  相似文献   

4.
浅谈情感教育对学生诚信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创世纪》中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曾经世间充满了仇恨、嫉妒和不满,上帝看到了这种情况之后,便引发了洪水,来惩罚世人。在这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只有充满诚信的诺亚方舟幸存下来,成了世人唯一的希望。由此,诚信便成了人类永不沉没的方舟!  相似文献   

5.
留学新闻     
归国学子研制出我国首枚CPU芯片等 7月 10日,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等4家权威机构在北京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第一枚实用化的32位CPU芯片——“方舟-1”(Arca-1)宣告诞生。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切信息设备的心脏,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方舟”是中芯微系统公司所研制的系列CPU的品牌名称,“方舟-1”为方舟家族的第一个产品,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高度集成的CPU芯片,它集成了一个32位的“方舟”RISC微处理器核心和大量的片上设备,可应用于网络计算机、宽带智能终端、机…  相似文献   

6.
母莉 《班主任》2013,(2):29-30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然而在有些班主任看来,有的学生就是无缘无故对自己充满了敌意,经常故意跟自己作对,于是就跟学生较劲,非要压住学生的“嚣张气焰”,由此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其实,有果必有因,如果老师看清了这些毫无来由的“恨”背后的真正原因,就不仅不会埋怨学生,还会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满世界都在下 雨。家,是一把撑了一代又一代 的伞,伞下是一片晴空,是生命 的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这个典故,来自 《圣经》故事: 诺亚在上帝耶和华的授意 下,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造了一 只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 有上中下三层舱的方舟。诺亚同 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妻 子,以及各种飞禽走兽、昆虫各 一公一母,搬入方舟7天后,一 连下了40个日日夜夜的滂沱大 雨,汹涌的洪水把世界上最高的 山都淹没了,一切生灵都被溺 毙,惟有诺亚的方舟载着他的家 小和动物尚漂浮在浩淼的水面 上……很多天后,…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一家建筑事务所设计出方舟酒店。该酒店漂浮在海面,能抵御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方舟酒店采用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为顾客提供水电。酒店里种植了蔬菜和粮食,能改善空气质量,提供食物。方舟酒店称得上是能够自给自足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个民族流传着许多关于洪水的传说 , 特别是在沿北纬 30 度一线的民族 ,几乎都在各自先民的记忆里保存着有关洪水的详尽的历史。 在所有这些有关地球史前灾难的记载中 , 最有名的恐怕还是《圣经》中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 一天 , 上帝对诺亚说 :“世界陷于罪恶 , 违背了我的初衷。我要让洪水泛滥 ,毁灭一切。你要用欧斐木造一只方舟 , 带上妻小子媳以及各类飞禽走兽 , 每种一公一母 , 以延续物种。” 诺亚工作了许多年 , 终于造成一只庞大无比的方舟 , 这只方舟长 130 米、宽 22米、高 13 米 , 分上、中、下三层 , 每层都有一间一…  相似文献   

10.
《圣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即将用洪水毁灭世界,在此之前,上帝显灵让信徒诺亚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因为有了方舟,人类和各种飞禽走兽最后才逃脱了灭绝的命运,得以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11.
回声     
一个小男孩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恨你。”山谷回应着:“我恨你,恨你,恨你……”  相似文献   

12.
诺亚计划     
九艾  涓子 《读友》2021,(11):62-76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洪水席卷世间,被诺亚带上方舟的不是冰冷万物,而是爱与希望。  相似文献   

13.
《八小时以外》2013,(1):126-126
“诺亚方舟”的故事出自《创世纪》传说。诺亚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才建造成一只庞大的方舟,之后把全家8口人和一些动物带上了船。7天后,洪水从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遭受没顶之灾,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诺亚一家人则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4.
《长恨歌》中的李,杨之爱,经历了相守,相失,再到精神相融的曲折变化,赏美之短,思美之久,寻美之切构成了《长恨歌》情感运行的内在结构张力,仙,凡间无法超越的时空界限,既是“恨”的渊薮,又是“受”的源泉,由客观而非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恨”,只不过是“爱”的别名,它使“爱”不断裂变,升华,纯化,“恨”与“爱”在形式上相对,但在本质上却同一,正因有“恨”,才会有“爱”,“恨”愈久,愈浓,“爱”才显得愈悠,愈炽。因此,“此恨绵绵无绝期”便自然且必然兑换,转化为“此爱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即是“长爱歌”。  相似文献   

15.
爱的回应     
一个山里的孩子,由于妈妈时常爱唠叨,他感到异常烦躁。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便独自跑进山里,放声高喊:“我恨你!”山谷里立刻传来了阵阵回声:“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匆匆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孩子恨我。”  相似文献   

16.
佚名 《语文新圃》2009,(4):19-20
张恨水(1895-1967)安徽潜山人,原名张心远,笔名“恨水”,取自李煜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生著作等身,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男孩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相似文献   

18.
“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要的审美情感之一,“恨”也被韩国人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中韩古典爱情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较多地体现了“怨”和“恨”的心理机制。对两国古典爱情中“怨”“恨”心理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帮助现代读者了解故事人物心理,同时可进一步理解两种心理机制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3,(16):10-10
“亚洲天团”五月天“诺亚方舟”演唱会7月19、20日荣誉返航“奇迹之地”上海体育场,“第二人生号”战车绕场—周热唱四曲,全场互动荧光棒营造最震撼变色方舟。  相似文献   

20.
肖飞燕 《物理教师》2009,30(5):61-62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2007年,中国“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奔月.由此以探月为背景的试题时有出现,2007年全国高考和2008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就出现了两题情景相似的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