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去年,刚过完"十一",学生的情绪还没有调整过来,没有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想看看上课前学生们的表现。班长一见到我马上对我说:"老师,小杰把小辉的本子撕了。"怎么又是他!当时我很生气,冲着小杰喊道:"你是怎么回事,下课后来我办公室一趟!"因为还有别的班的课,我匆匆离开了教室。  相似文献   

2.
王继红 《中国德育》2006,1(12):76-77
新学期伊始,王老师的班里转来一名学生小杰。初次见面,王老师亲切地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小杰低头不答。王老师本想让他做一下自我介绍,见孩子这么怕羞,就不再勉强。上课时,王老师注意到小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从不举手发言。“大概是转到新学校,还没有适应环境吧。”王老师想。开学不久,班里进行第一单元考试,小杰的试卷没写名字和班级,并且有好几道题空着没做,王老师请他到办公室完成了。第二单元考试,小杰的试卷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要面对四十多名学生,怎样才能把握每个人每天的心灵脉搏?跟每个人都当面谈心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选择了“联系本”。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联系本,这个本子是老师、学生、家长进行平等交流的平台。每天早晨,学生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把想对家长、学生说的话写在本子上;下午放学之前老师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再把一天要做的事、作业记在这个本子上,晚上请家长签字;家长想对老师、孩子说的话也写在本子上。因此,这个本子既是联系本,又是三方交流心曲的平台。在这个小小的联系本上,有我对学生的爱、怨、关心、期待,有学生的困惑,有家长…  相似文献   

4.
今天,作为学校736名"后勤人"中的一员站在这里,我感到十分荣幸!后勤职工是学校后勤事业发展中的中间力量。他们既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后勤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和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课堂上、教科书中无法看到或找到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后勤工作是"校园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职工是"不上讲台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拔书     
大家听说过拔河吧?嘿嘿,今天我不讲拔河,我要讲"拔书"。 课堂上,老师把两本大小相同的书一页一页地交错着叠起来,问同学们:"谁能来把这两本书拔开?"首先上场的是小杰,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太小儿科了吧?"他用力一拔,呀!两本书像连体婴儿一样紧紧相连。"咦!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儿,小杰居然还拔不出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不是老师纯粹传授知识的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课堂。课堂离不开师生活动,师生的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引导离不开课堂的提问。也可以这样说,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没有一定质的提问,无法保证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通透。"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的提问,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4日,对泸溪县合水镇新桥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杰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随着音乐老师李莹的到来,小杰第一次看到了黑白相间的电子琴,第一次听到从老师跳跃的指间飘逸而出的悦耳琴声,第一次听到专业音乐教师字正腔圆的歌声……"你们来了真好,孩子们早就盼着上一堂音乐课了。"新桥小学负责人向华清老师说道。听说有音乐老师要来给他们上课,孩子们一大早就嚷着让父母送自己到学校,7岁的小杰甚至没有吃早饭,就来学  相似文献   

8.
浦家齐 《上海教育》2014,(34):61-61
最近,有媒体报道,一批来自英国小学的数学教师与上海的基地学校教师在展开教学交流时,发现彼此间重大的差异,"英国老师教学时更发散,而中国老师更强调推理的逻辑过程"。 在英国老师眼中,"中国老师课前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课后共同提高,而且中国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聚焦能力,可以说是上海数学教育对我们最重要的经验"。而在中国老师看来,"英国老师在交流时展示的鼓励学生寻找答案的能力非常强,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们对老师教学时的个性化发展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9.
小杰犯了错误后,沈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小杰妈妈真相,这一处理方式是冷静的、合理的。接下来,沈老师可以这样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姜丽凤 《班主任》2015,(2):26-28
【案例聚焦】镜头一: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区别"拨"与"拔"的字形,并为它们找朋友组词。在几名学生正确组词后,老师点名让小杰回答。只见他慢吞吞地站起身,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手指不停揉搓着,一声不吭。镜头二:教室里,老师要求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块做游戏。很快,学生们都找到了朋友,只有小杰坐在座位上,尴尬  相似文献   

11.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校长经常会这么说。作为教师,是非常反感并委屈的,校长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在学生的情况,有太多的学生不喜爱学习、不喜欢学校,老师又能有什么办法?一、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3+2"5年制大专生。在和这些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些共性:在对知识点的学习后,他们能理解课堂上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有一年,薛法根老师到我区"课堂节"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活动承办学校唯一的五年级班基础薄弱,一名学生在黑板前听写,把"蜓"写成了"蜒",薛老师提示了几遍,全班没一人发现错误。薛老师又让学生归类"蜻蜓、蚱蜢……"属于什么,整个班竟然抽象不出"昆虫"。仅仅听写和初读课文就花费了半节课时间,我们当时十分担心:薛老师教得下去吗?孩子们学得下去吗?薛老师并未按预设的流程教学,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学,学生即使有一点点进步,他也不吝夸奖。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保护,渐渐地,课堂由开始的"七零八落"变得规整和协调。当课接近尾声时,竟有一名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课文的题目不是"祖父的园子""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此时,薛老师把"惊讶"写在了脸上,并由衷赞叹道:"这个问题提得多好啊!"课堂的最美和音由此漾开:师生共同把课始阶段的初读感受"怎么样的园子"提炼、升华为"我怎样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一位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杨小愔老师在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教学不仅在课堂,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要让他们“轻松生活、快乐成长”。为此,杨小愔老师努力和孩子们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间他们一起讲故事、做游戏;课上,师生在关心、尊重、友善、鼓励中,积极合作、努力探索、快乐交流。彼此都能感觉到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杨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对于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杨老师更看重的是孩子们今天有没有收获,…  相似文献   

14.
简单的推理     
小胖、嘟嘟、大雄三人赛跑,妞妞问青青他们谁是第一名,青青说:“小胖不是第一,大雄不是第二,小胖和大雄都在嘟嘟的前面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察言观色,来明白老师的意图,这不是学生求知认知的结果而是学生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结果,这是一种暗示行为。那么,课堂上"察言观色"的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让学生对他的察言观色,而是他对学生的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于察言观色,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16.
我有幸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省级优秀教师罗老师.在她批阅完后进生小杰的试卷后.故意将得分写为60分(其实小杰只考了54分),然后来到教室又伴、佯装发动学生查自己的分,看老师是不是统计错了。结果小杰举起了手,说自己的分数算错了。罗老师马上表扬了小杰的诚实,并且提高语调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小杰的这分我并没有算错.我只是先借给他而已,我相信小杰在期末考试时一定会把这6分还给老师。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想学、乐学、会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的小杰自尊心很强,脾气倔强,爱好学习,但有时力不从心,父母对他的关爱又少……一天,他的位子空着,班主任来到他家,发现小杰在床上,正惊恐地盯着老师,面对这样的场景,该怎样让“辍学”的小杰重回课堂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很多学生只写了自己的缺点而没有写优点。"老师,我想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优点。""每个人都会有优点的,大家好好想想,也可以跟同桌讨论讨论自己有哪些优缺点。""以前我也觉得我有很多的优点,可我总是被父母批评,在他们眼中我是没有优点的。"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的小杰自尊心很强,脾气倔强,爱好学习,但有时力不从心,父母对他的关爱又少……一天,他的位子空着,班主任来到他家,发现小杰在床上,正惊恐地盯着老师,面对这样的场景,该怎样让"辍学"的小杰重回课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