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和比较中,感知"自述"的形式,并适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抓住特征,进行合理想象,有序表达.  相似文献   

2.
作文素有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之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对写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写作要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学是个盲区。我总结出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一、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写作不感兴趣,"谈文色变"每次布置作文,学生都会发出声声哀叹:"又写作文了!""我不会写!"看着学生一张张哀怨的脸,我反思:他们这是怎么了?是惰性在作怪,还是在写作中缺乏成就感?或许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2.下笔时不知写什么内容每次布置学生写作,总会发现有的学生咬着笔杆愣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写作,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我现在教的这个班的一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地从阅读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依据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小组和对子建设,人人当学生,人人做先生","在教学中营造方法灵活和谐气氛","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尽情宣泄,保持心境","提高教师的身心素质"七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从学生的角度反观作文教学存在的两大困境:"无序""少时","我"意少;重技轻"我"情味薄。认为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方法为:教学中应更新理念,以"我"为中心,树立学生在经历人、事、物中"我"的主体意识,为写作做积累;读写相济增"我"意,巧用教材,宏观设计写作教学序列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积累陶情牵"我"心,让学生在生活、读书、思考、写作中积累陶情,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尽可能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要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分层教学的着眼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不应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一、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年以来,作文教学无非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教师封闭在校园内教作文,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周而复始,其结果是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感越来越深。为了改变现状,必须做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写作态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进行分层合作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学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下面笔者就此问题浅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写作时无从下手的现象,尤其是在写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或者写自己最熟悉的题材时,由于这方面的素材实在太多,学生写作时难免落入俗套。面对这类题材,我  相似文献   

9.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触摸生活、参与实践、表达真情就是新课程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的兴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的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笔者每次在习作训练前,为学生选取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此情此景,他们会因"物"而发"情",因"情"而发"辞",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1.
董晓娟 《学子》2013,(12):43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评价学习者学习成效的手段之一。然而英语写作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考英语中写作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引、练、背、点"四步,努力摆脱英语写作教学低效的困境。一"、引"导,即指引导。在英语教学中的"写"是指书写和写作两个方面。从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多问题的出现与学生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关,这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2.
赵风艳 《成才之路》2012,(17):30-30
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一大难题。看着写作时大多数学生皱着眉头,提笔难以下落,"不知该写什么、从何写起"的状态,自己就在教学中一直摸索着作文教学的技巧。通过多年的教学,也积累了一些引导学生写作的经验。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切记急于求成。一、阅读是基础,扩展阅读范围,积累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小学生,在学好教科书的同时,对课外书刊的阅读,是他  相似文献   

13.
黄健群 《小学生》2012,(12):52-52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个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经过摸索、实践、总结,发现作文教学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兴趣,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是学生写作文的起点。我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从而消化吸收。同时,我还把  相似文献   

14.
侯海英 《考试周刊》2013,(28):67-67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1.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形成写作资源仓库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实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习与运用结合。"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  相似文献   

15.
校本作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因为各种配套作业的出现,而被忽视,数学学科也是这样。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关注学生生活,设计多元作业","关注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关注学生习惯,设计养成作业"等方面来解决校本作业所遇到的困境,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23):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在以"我"为中心去观察世界,体味人生。应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语文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乐于写作。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是突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在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思考如何让学生愉快作文。下面,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从写第一篇作文起,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所写习作粗粗算来也有千篇之多。平心而论,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多少学生过了作文关?究其原因,制约学生作文的瓶颈主要是缺少阅读积累,缺少生活积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这一作文教学现状?在近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阅读书籍与写作结合,将感悟生活与写作结合,丰富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一、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如果不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9.
学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我认为最有成效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学本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的课堂.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运用学习单,从"以疑引疑","以查引疑","以生引疑"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本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个老大难:学生难写,老师难改。一方面,学生不愿写作,更写不出佳作,因而老师来一个"全盘否定","斩草除根";另一方面,老师如此修改,令学生望"文"兴叹,甚至心灰意冷,因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