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人家讲"科学",你总不好讲"反科学";人家讲"民主",你也不好讲"反民主",于是就提出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国学".那意思就是,我这个"国学",跟你那个"科学"、"民主"是不一样的.现在居然搞出一大堆所谓的"国学名人",真是荒谬."国粹"是另外一个意思,那是清朝末年一部分搞革命的人,拿来对付满清的武器.  相似文献   

2.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现在我们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科技对我们国家建设来说.对发展生产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能缺少的。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本身的意义,是纯文化的,是精神的连线。这种连线的可能性,依赖于“想到”的能力,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因为我的“软实力”不够。很不好意思,“软实力”这个词竟然也是一个外来语,人家说得好,我们需要,就不得不用——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每到年底,说到马上过去的一年,人们总爱用“灿烂”“辉煌”:说到即将到来的一年,爱用“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我们却更愿意相信老百姓的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要一件一件地办。苟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07年一座座奥运场瞎在建设中,工地上民工往来。2007年.我们杂志的小李怀孕了,成为大家重点保护的“国宝”。一切是那么平常.那么平淡。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大轰大嗡,我们一年年走过了平淡的日子.蓦然回首,啊,生活有了那么多的变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是那么平常,那么平淡,原来辉煌就孕育在平淡之中. 2007年,对于举国期望的2008年,是一个十月怀胎的年代。一个孕育辉煌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年代中,世界传媒界发生了哪些事?中国的传媒界做了哪些事?有了哪些发展变化呢?年终岁尾,我们不妨细细盘点则个。  相似文献   

5.
早婚与晚婚     
心血来潮想学古筝。星期天,沿街“扫荡”琴行,给自己找个好老师。“谁学啊?你自己吗?”接待小姐问。“呵,小孩。”舌头在嘴里拐了个弯,实在不好意思装作大器晚成之人。“是吗?”小姐眼里分明满是疑问,你,有那么大的小孩?早婚?后妈?第一间琴行如是,第二间琴行如是,第三间仍如是。进进出出间,我走了一上午的腿反而越发轻快。  相似文献   

6.
读书出新闻     
何宪全 《新闻传播》2009,(12):117-117
我们都知道“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只是关注客观事实去发掘新闻,而不去关注新闻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呢?没有人文内涵的新闻对社会的进步又能起到多少启示作用呢?笔者认为,要使新闻价值不止是提供信息那么简单,就需要编辑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应该花更多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去刻苦磨炼.从而建构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人问我,最近忙不忙?我的回答总是一个字:忙。在这个城市厮混,不整天说自己“忙”,都不好意思见人。今年的清明节是第一个“小长假”,照例以“忙”为理由拒绝了一些无谓的聚会,带上老婆、孩子和狗,到郊区的河畔喝酒、看书.躺着睡觉。  相似文献   

8.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到总公司交报表,没几个月,就和总公司的人混熟了,见面经常打个招呼问声好。 业务处的孙哥对我特热情,每次来都寒喧两句、开开玩笑:“瘦了瘦了!”“路上没遇到台风吧?”他还请我去他家喝茶,他家就住总公司旁边。当然,我时间紧,再说也不好意思,所以都婉拒了。  相似文献   

9.
夜深人静,只听见蛐蛐的叫声.忽然,从文具盒里传出一阵说话声,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橡皮妹妹说:“你们说,我们中谁最有用呀?” 铅笔大哥接着话题说下去:“当然是我了,你看,小主人一天之中都离不开我,没有我,计算、演算、画图、写字都无法进行,再说……” 直尺弟弟打断它的话,说:“不对,应该是我,没有你,小主人还可以用钢笔嘛,没有我,就不行了,就没法测量、画图,当然是……” “ 不对,”橡皮妹妹生气地说,“我看还是我吧,没有我,小主人的作业就又脏又乱,有了我,作业本才会如此整洁,我看应该是我!” 就这样,…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长沙市湘园社区的张桂英成了省城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也决意去会会她。“我姓张.名桂英,大家都叫我张媒婆。”还没等记者发问,张桂英就很大方地做起自我介绍。并拿出她的看家本领.来了一个快速出击:“妹子,你好大啊?家里有几姊妹?有没有男朋友……”  相似文献   

11.
qwertyuiop:档案信息化真有必要吗?我看不一定。信息化是要有需求的。档案界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何必费工、费劲、费时、费心、费神、费钱。档案信息化提出来有不少年了.理论界讨论得热火朝天,为什么与实际差距那么大?仅仅是没钱吗?我看不是,还是没有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相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憾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桐,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这首小诗富有哲理。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现“我”,认识“我”,塑造“我”的过程,那么“风格”二字也便是一个站着的“我”了!通讯员写作如果太像别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这道理跟前面说的那首小诗的写作一样,我对这些也有粗浅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也明白…  相似文献   

13.
张玉能 《出版参考》2007,(11S):40-40
20~21世纪之交,消解“美的本质”、“美的本体”、“美”本身的呼声始终不绝于耳,不仅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家们摇旗呐喊,而且中国大陆也有不少人遥相呼应,甚至比西方解构主义者叫喊得更加起劲,更加激进。因此,人们就势必要问:到底世界上有没有美?如果世界上没有美,那么人们就可以安安静静地沉默了,可是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不甘沉默的学者没完没了地在追问“美是什么”,“美在哪里”,“美何以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秦朝以前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此也没有“总疆域”的概念。因此。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而建的秦朝也成为我们目前追溯中国“疆域”的最初点。中国的疆域范围自汉代以来就大体形成,这说明中国不是一个扩张主义的国家。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汉代建立起中原王朝的一个初步形态。后几经繁衍变化至今天的中国疆域,而其中又尤以汉武帝对疆域的拓展最具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湖北档案》2010,(8):35-35
“不撞南墙不回头”意思是比喻某人的行为固执.听不进不同意见。现在很多人也把这个词贬义褒用,用以称赞某人做事执着、有毅力。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能利用的时间太少,人们怎能在数次撞得头破血流中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呢?所以又有人提倡撞了南墙要及早回头。那么有没有更明智的举动呢?我认为不撞南墙就回头才是大智慧。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的序中说:“中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叶学术发展有一个大转变。俞曲园能熔铸今古,但是章太炎在熔铸今古之外,又能会通中西。……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会通中西的。……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个人之私言。”季先生这段话提醒我们,对于像汤用彤先生这样一位国学大师,我们有必要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然而长期以来,没有…  相似文献   

17.
喂,汽车!     
一天清晨,我正做着大梦,迷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最讨厌有人在我睡觉时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有人问:“桑塔纳小汽车卖多少钱一辆?”我就没好气地说:“我没有桑塔纳,只有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而且也没有打算卖.你如果不是和我开玩笑,那么你肯定是打错电话了。”那人报出电话号码。没错,正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我这一次平静地说:“这里是私人住宅,你肯定是弄错了。”  相似文献   

18.
每个角色都在这个活动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利益最大化.他们要的是“红楼”能给我什么。却没有人在乎“红楼”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是先有编辑还是先有书,恐怕是一个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说不清楚的问题。这不去说。编辑和书倒是天生有必然的关联,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不仅仅是要制作书、从如下旧事里我们或许可以觅得一些启示的。 书目之争 1923年初,胡适曾给青年开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初有190种书目,曾引起轩然大波。后精简为39种。而在此前的1920年后,开风气之先的胡适也曾拟有一个大致类似的书目叫做《中学国故丛书目录》。不过影响并不太大。 梁启超就很不以为然,也应《清华周刊》之约拟了一个书目(26种),并写了《评胡适之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和《治国学杂话》两文,其中指出:“胡君这个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它文不对题。”又说:“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书目》,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但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 章太炎1924年在《华国月刊》上也开列了一个《中学国文书目录》计39种,自然他侧重的国学是以经学为主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