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搜神记》里的被动句共83例,分为六神形式:见字句、为字句、于字句、被字句、“为……所”式、受字句,其中。为……所”式最多,有36倒。该书被动句有三个特点:用含有同一个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有的谓语动词带宾语 谓语动词有的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2.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句,但是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汉语句子中通常是借助“被,叫,给,让”等介词来表达被动.其中“被字句”是最典型的被动句之一.日语的被动句大致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日语学习者在掌握了被动句的基本构造后,往往按照母语的习惯套用被动句从而造成错误,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3.
贺黎 《文教资料》2013,(23):23-24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被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历来是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突出难点。结合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对日语被动句表达法进行分析,探究其偏误的深层原因。在“被”字句教学中建议:教授主动句受事有所属格时,注意区分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注意日语中的间接被动句与汉语的被动句有显著的差异;区分被动句使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很丰富,既包括受事,也包括与事、结果等,还包括句中主语不是动词论元的参与者及主语为零的情况。受事充当被动句主语是被动句的典型,与事等其他语义角色充当主语及零主语的情况要受到更多的限制。被动句主语既可以是谓语动词的直接受影响者,也可以是间接受影响者,甚至可以不是谓语动词的受影响者。在被动句中,“被”字句可以蕴合弱影响,“叫”、“让”、“给”字句必须蕴含强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动词的语态形式变化来完成的;汉语被动句一般主要借助表示被动的助词来表示被动的词义,有时还直接体现在词汇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搜神记》里的被动句共83例,分为六种形式:见字句、为字句、于字句、被字句、“为……所”式、受字句,其中“为……所”式最多,有36例。该书被动句有三个特点:用含有同一个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有的谓语动词带宾语,谓语动词有的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8.
何鑫 《现代语文》2006,(9):127-128
零主语"被"字句简称"零被句",是近代汉语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句子.俞光中在《零主语被字句》(1989)一文中,将其定义为:"被"前没有被动受体,句子没有主语(不是省略)的两种被字句.这两种"被"字句分别是:R1(被一人抱住刘知远);R2(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俞氏还指出,R1"被"表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动句;R2"被"不表示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字句但不是被动句.换言之,"零被句"从语义角度可分为表被动关系的被动句和不表被动关系的"被"字句两种.  相似文献   

9.
浅谈被字句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式 ,也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本文试从被字句与被动句 ,被与叫、让、给 ,被字句的谓语动词 ,被字句的宾语和被、把同现的句子等方面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0.
浅谈被字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工,也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本文式从被字句与被动句,被与叫、让、给、被字句的谓语动词,被字句的宾语和被、把同现的句子等方面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1.
无标记被动是相对于标记被动而言的。英语中的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动词的主动形式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在汉语中,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词序的变换和词汇方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日语中频繁的使用被动语态,而与此相对,我们在汉语表达的时候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而尽可能地使用主动句,使句子的表达通顺流畅。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哥儿》、《心》,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以及其汉语翻译版本为研究对象,针对日语的被动语态的汉语翻译进行研究分类,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翻译并且正确地使用日语的被动语态,以及翻译日语的被动语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其汉译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被动式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被动式包括结构被动式和意义被动式两类,意义被动式虽然没有结构被动式使用普遍,但却有多种表达形式。意义被动式运用多种表达形式,以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在表达功能上,主要对主语起描述说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日语与中文的语法结构截然不同,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被动态时,很多初学者在日语的主语与对象语的处理上往往容易混淆。要想熟练掌握日语的被动态用法,首先要了解被动态的形态、句式和语义的特征,并对被动态用法的若干类型以及被动态的一般倾向要十分熟悉明了。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中,“彼”一般用作代词,其特殊用法是位于句首,表示提挈语气的语气词。“无所”为一熟语,“无”与“所”字结构组成动宾关系,若句中主语是“所+V”中的V的施事,“无所”的含义则为“没有……(的)”;若是受事,其义为“没有被……(的)”。  相似文献   

16.
被动语态系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一些文体中使用甚多。不过,近年来,意义被动式,即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之句式在英文中也渐有市场。本文即对英文中的意义被动式之使用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依据有无形式标记,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意念型被动句与形式被动句两类,而形式被动句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从形式被动句入手,从谓语结构的发展变化及搭配角度来探讨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中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从比较语法的角度分析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的异同,并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标记形式、应用场合等方面对二者的异同做出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英文句子时有时态和语态的区分,其中语态又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文主要介绍英语被动结构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语法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这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在英语中 ,有语态语法范畴 ,故有主动和被动语态之分 ,其被动语态的标记为be + -en ;而在汉语中因缺乏语态范畴 ,也就无所谓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之分。在动词谓语句中 ,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 ,句子就是被动句。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被动句的不同之处 ,以求从这一侧面来进行英汉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