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我校跟兄弟学校开展了一次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两校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示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有效课堂应有的面目.小学中年级选择了苏教版第六册的课文《海底世界》.这是一篇以介绍海底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生动有趣地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图,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示范性课文.  相似文献   

2.
《海底世界》是苏教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第2、3、4、5自然段针  相似文献   

4.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作者重点介绍了海底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重点词语采用“自学——导读——训练”的方法,体现教学思想。一、自学——立标见疑自学是学生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的学习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自学机会,激励自学情感,教给自学方法。 1.激发兴趣《海底世界》一文。生动、形象地为孩子们揭开了海底世界之谜。教学时,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出示海底图,巧设疑问:“同学们已学过了《大海的歌》、《珊瑚》等课文,认识了大海的美丽、壮观。那么,波涛澎湃的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有哪些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呢?同学  相似文献   

5.
缪桂珍 《云南教育》2005,(16):31-32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象和丰富的物产。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这篇课文,笔者尝试信息技术与阅读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它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了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目的1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7.
《海底世界》一文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传统课文。本课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和丰富资源,使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并启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学本课可设计这样的教案:  相似文献   

8.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景象图。根据新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这篇课文应突出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略海底世界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品尝课文的语言美。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趣揭题,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地球仪,先让学生感知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10.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和丰富资源。文章以一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引出下文,又以回答开头问题作结,点明了中心,首尾呼应。课文结构严谨,条理井然。教学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着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让学生掌握“整——分——整”的写作方法。一、抓住首尾,理清层次1.抓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吗?”激发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一句话回答了课文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的教育也正向着国际化、网络化、模拟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网络以其巨大的信息量、方便快捷的途径、即时互动的方式、虚拟的环境,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智能化的研究空间,我设计的语文讲读课《海底世界》就证明了网络化课堂教学的优势。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社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给人以亲切热情的感觉。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2.
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那无边无际的蔚蓝色海面。可是海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海底世界》。 (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 生:我想知道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   生:我想知道海底有些什么物产 ?   ... ... 感受情境,初学课文 师:我们就带上 "海底探测仪 "去看个究竟,好吗 ?请跟我来。 (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海底美丽的画面 )海底可美啦 !你们看,有高耸的山崖,低陷的峡谷,最美丽的就是这一群群五光十色的鱼。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练习撅〕 观察课文插图,用上课文有关词句,按“先听到什么—再看到什么—最后想到什么”的顺序,把海底景色作一具体介绍。(注意:①运用总分段式;②句子衔接自然、通顺) 〔指导过程〕 1.听老师范读课文3、4节,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窃窃私语(声音)活动方法(动作) 2.个人轻声朗读课文,划出描写声音和动作的词句。 3.用下面的句子作总起句,把内容说具体。 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__ 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4.海底世界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课文的词句说一说。 〔说明〕 这篇课文抓住海底世界的不同景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海底世界》是人教社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切实把段的训练落到实处。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首先激发学生兴趣 ,揭示教学目标。齐读课题后问 :海底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接着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侧重写海底景色奇异 ,哪几个自然段侧重写海底物产丰富?板书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这样 ,学生对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难点及分析 《海底世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组的一篇生动有趣、知识性较强的课文。课文的难点是了解海底世界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同时,要搞清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是海底世界的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又造就了奇异的景色。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如:黑暗中闪动的光点意味着海底有许多鱼,宁静中的窃窃私语声说明动物很多。可见海底奇异景象的形成与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同样,丰富的物产也显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2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播放录像,展现美丽的海底世界,加深学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词语,带领孩子们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是学习语文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抓住词语理清脉络很多的课文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几个重点的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定会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匠心独具的构思理解更深。如《海底世界》一文,其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词,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进行思考,景色奇异在哪  相似文献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抒情的课文。作者紧紧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特点,按"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  相似文献   

19.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第一自然段侧重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如何教出新意,让学生学得主动,读得有味呢?请看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断实录。 师指板书(澎湃:却宁静 黑暗:却闪光)过渡:海面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那么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20.
这篇课文是根据《世界知识》(81年3期)顾玉青写的《死海不死乎?》等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关于课文这是一篇有关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以生动、简明的语言说明了死海的特征、形成过程及其变化的情况。全文可分五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