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宋初“白体”诗人普遍拙于用典,显示出“才贫学馁”局促.作为北宋文化复兴历程中的第一代诗人,王禹偁诗歌在使事用典方面显得丰富深广得多,体现了学养上的进步.但王禹偁用典总体显得单调,意蕴也并不深厚,未出“白体”范围.王禹偁贬谪后用典情况优于前期,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围城》人物命名进行了研究,分别对用典,取譬、谐声、寓意等命名方式举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蔡凌 《江汉学术》2011,(2):61-64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真是海瑞所追求的为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其为文的基本准则。海瑞诗歌中抒写其精神世界的本真之作,有很多是通过用典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海瑞诗歌中的用典,基本上是沿袭传统路子,或据事类义、托物言志,或语典意工、情味隽永。用典不妨性本真,通过探寻这些典故的出处本意,再结合诗人的行踪,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当时的思想状态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纳兰性德是深受汉文化浸染的清代词坛名家,他善于用典,或抒情、或造境、或言志,均能凭借敏锐的感悟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独造新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6.
贾至诗风清丽典雅,其诗歌创作在对仗艺术的积极探索、押韵艺术的不同凡响、用典艺术的灵活多样、炼字艺术的生动传神等四个方面均有出色的艺术表现,在唐诗诸家之中,亦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丁若镛的寄赠诗反映了其与同僚、亲人、挚友等的交往情况,记录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抒发了诗人的自我情感与人生感悟。直抒胸臆与擅长用典是其寄赠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抒写自身的感伤情绪,在创作上运用恍惚迷离的意象、别出心裁的意象组合以及大量的用典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朦胧多义美的无题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美外交关系,本文结合美国主要领导人访华期间外交背景和结果,通过分析用典的字面和深层含义,研究其映射出的外交策略。外国领导人在访华中用典,既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赞同和认可,表达了自己的外交意愿,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也让中国在外交中彰显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了中国对外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0.
敦煌写本王梵志诗以通俗浅近为特色.过去论者较多地着眼于梵志诗的通俗化、语体化,而对其诗的使事用典却很少论及.梵志诗“不守经典,皆陈俗语”(《敦煌写本王梵志诗集原序》)凡已成为定论.然读梵志诗不难发现,所谓“不守经典”说并不可靠.使事用典在梵志诗中并不罕见.对此,我们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也无须囿于《原序》的成说再不作科学的探析.基于此,本文拟对王梵志诗的用典特色作初步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对梵志诗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从训诂学的角度,结合俗文字和墓志文献特点如用典、对仗等知识,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在文字释读方面存在的一些疏漏和不足提出商榷意见并进行一些补充论证,以期有助于阅读和利用该墓志文献,进一步发挥其对唐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筋斗”是中国毯子功的基本技艺。“筋斗”一词源自明代于慎行《榖山笔》揣拟的典故,认为“筋斗”源于“金斗”,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筋斗”一词有多种写法和念法,“筋斗”亦作“跟斗”、“斛斗”等,不一的字形,以及典故不明,皆表明了“筋斗”是一个谐音词。从语言的视角,“筋斗”一词源自于伊朗语汇,也透视出粟特文化的遗踪。  相似文献   

13.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针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远程教育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结合冰上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针对冰上运动员的不良膳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冰上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膳食配方。  相似文献   

16.
贡献:文言和白话方面做的破立工作。误导:文白对立,否定古典,反对用典和对仗,更全面贬低中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7.
心意的飞越:谢朓诗的飞鸟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鸟意象从先秦以至齐梁呈现由起兴—比兴—写生的大略历程。谢朓写实性的飞鸟,其一用来体现生意盎然的春天,作为“春天的歌手”出现在山水诗中;其二以远去的飞鸟拓展辽阔渺远的艺术空间,表达思乡怀友的情绪。特别是后者具有鲜明的飞鸟情结和艺术个性,扩大了山水诗的“平远”结构的表现形式,对于后世具有范型作用。另外,还用传统的飞鸟比兴手法,表达自己不愿明言的政治处境和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18.
关于浙东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的大事,为了促使浙东社区体育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政府发展旅游的思路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涪陵旅游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涪陵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正处在各种能力和素质培养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健康素质”作为一种基础素质是他们进一步获取其它素质的载体,其不仅包含了生理上的健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包括了心理上和道德上的健康。但就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甚至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此,本文从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入手,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试图寻找一条新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