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关于降低能耗的描述——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并表现出了日益显著的重化工业特征。我国已成为世界煤炭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第二消费大国。短时期能源消费剧增,使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电荒”“油荒”“煤荒”,能源“瓶颈”已经制约了经济增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就国内资源状况而言,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5%和57%,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水平较高。占全球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只有4%,但单位产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材料】2006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上升0.8%,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尽管第三季度单位能耗由升转降,但实现全年目标仍有很大困难.众所周知,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2 5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8%的奇迹,虽然受非典影响,2 0 0 3年GDP仍增长9.1%。而2 0 0 4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数字比2 0 0 3年的增长数字低了2个多百分点,这将传递出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信号呢?我们先看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从2 0世纪5 0年代至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 60平方千米增加到2 460平方千米,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95 2年我国人均耕地0 188公顷,2 0 0 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0 0 9…  相似文献   

4.
煤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矿物能源 ,世界煤炭的生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在多类能源中均居第二位。近年来 ,世界煤炭消费的总趋势是发电用煤(动力煤 )迅速增加 ,而炼焦用煤需求不旺 ,用量趋于减少。一、世界煤炭资源 全世界煤炭总资源量约 1 4 3万亿吨 ,其中探明储量为 3 7万多亿吨 ,而经过详查的经济可采储量约为 1 0 4万亿吨。足够全球几百年之需。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1 5 % ,其中北半球最为丰富 ,占全球地质储量的 92 2 % ,亚洲、北美、欧洲含煤密度均较高 ,其所占全球地质储量分别为 5 7%、2 9%、8%。南半球较少 ,仅占…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中国GDP取得了9.1%的增长,但是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大量能源在做支撑,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现。就以江苏省为例,由于用电紧张,这个冬天人们过得有点烦——点着蜡烛做饭,商店天一黑就关门,“电荒”着实让现代人尴尬了一把。再看看我们国家水资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总量虽然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4.5亿的高峰,届时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占有的原煤储量、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也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12% …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 2 0年来 ,由于时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因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 1978年的 133.6元 ,提高到 1997年的 2 0 90元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实际增长 3.4倍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978年的 343.4元 ,提高到 1997年的 516 0 .3元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实际增长 2 .1倍 ,年均增长 6 .2 % ,人民生活正从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迈进。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正在暴露出来 :去年以来经济出现滑坡势头 ,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 ,最终消费需求特别…  相似文献   

7.
《山东电大学报》2004,(1):56-56
与过去2 0多年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还是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产业、市场和观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都已有了一些显著变化,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这些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五新”: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总量从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上了一个新台阶。2 0 0 2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 .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也首次接近10 0 0美元,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起飞时期;就经济发展的速度看,目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2 0 0 1年GDP增长7.5 % ,2 0 0 2年增长8%。今年一季度增长9…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学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们知道,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出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等现象。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是非常低的。我们的建筑能耗也非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历来是事关一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要问题,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面积0.095 3hm2,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尽管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人均粮食增长缓慢.随着人口总量的日趋上升和人均农业资源的日趋下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何时告别低收入2 0 0 0年 1 2月出版的《初中地图册》第 4册第 40页《世界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图中 ,1 995年我国人均不到 72 6美元 ,属低收入国家。 1 998年 1 0月 ,我国不少新闻媒体报道 ,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 ,1 997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60美元 ,首次摘掉“低收入国家”帽子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在《时事资料手册》1 998年第 4期《世界各国 (地区 )概况一览表》中 ,1 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73 2 4美元 ,仍属低收入国家。究竟哪种说法准确 ?据《经济研究》1 999年第 6期《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匾乏。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每年新建建筑使用的实心粘土砖,毁掉良田12万亩。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对新时代建筑节能的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食物结构的变化 ,人类食物需求的蛋白质供应日趋紧张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预言 :“海洋能帮助我们解决最困难的食物问题。”因此 ,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海洋的生物资源作为解决人口激增、资源不足和人均占有耕地减少而导致的粮食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我国虽然拥有 96 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 ,居世界第三位 ,但我国现有人口近 1 3亿 ,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 0 0 8平方千米 ,远低于世界人均 0 3平方千米的水平 ;人均耕地只有 0 0 6 7公顷 ,有的地区已降到0 0 47公顷 ,降到了联合国规定…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新经济 ?2 0世纪 90年代 ,一种被誉为“新经济”的经济形态出现了 ,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经济。近几年来 ,美国经济出现了特殊的现象 :4 %的较高增长率 ,4 %的低失业率和 2 %的低通货膨胀率的良性增长态势 ,到 2 0 0 1年 5月 ,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特殊经济现象 ,已持续了 1 1 0个月。人们把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 ,成为世界各国大多数人们所熟悉的概念。那么 ,什么是新经济呢 ?实际上 ,新经济是相对于以往的传统经济而言的 ,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全球一体化为背景的高增长型的全新经济。这场新经济革命的生…  相似文献   

14.
人口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问题是我国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控制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加强地理教学中人口意识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首先 ,从我国资源物产的人均值来深化人口意识。虽然我国很多种自然资源绝对数量多 ,可是人均占有量很少。故对我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应重新评估 ,否则会产生盲目自豪感。如 :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但耕地仅有世界的 7% ,人均耕地仅有 0 0 9公顷 ,不及世界人均数的 1/3。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  相似文献   

15.
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 ,在 2 0世纪末期 (1 999年 )比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1 981年 )增长了 2 0倍 ,由 1 4 3元增长到 2 90 0元。文中对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统计规律 ,符合国际上研究得出的结论属正偏分布 ,可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在研究中应用罗伦兹曲线 (Lorenz)和基尼系数 (GINI)来分析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离散趋势以及地区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与人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是人力资源的自然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状况.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4.8倍,而人均占有国土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原(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20%和25%,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能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总之,多种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随着人口增长(虽经过计划生育控制但基数太大)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众多 ,适于农耕的土地数量有限 ,又普遍存在着工矿企业滥占耕地的情况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 1 33亿公顷 ,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耕地只有 0 11公顷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 5公顷的 44% ,有 6 6 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 0 0 5公顷的警界线。 1986年~ 1996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 5 0万公顷。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酸雨污染的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趋势严重 ,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过多等。我国林地…  相似文献   

18.
一、投入短缺的发展建国以来 ,我国教育规模快速扩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是 ,伴随这种发展的是 ,投入严重不足。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是以异常高的投入为代价的。国内投资率不断攀升 ,1993年即高达GNP的 4 1% ,在各国中名列前茅。同年印度为 2 4 % ,中印以外的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分别只有 17%、2 3%和 19%。与经济建设的高投资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低投入、大规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特色。 1990年的公共经费只有GNP的 2 .3% ,在全世界人口10 0 0万以上的 50个国家中 ,倒数第三。不到印度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9.
一、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 50年来 ,我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 94 9年 ,我国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只有 1 0 3 5千克 ,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 2 1 0千克。 1 94 9~ 1 957年 ,全国粮食总产量由 1 94 9年的 1 1 3 2亿吨增长到 1 957年的 1 955亿吨 ,增长幅度达 72 3 % ,每年递增 7%。1 958~ 1 961年出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大倒退 ,粮食总产量 1 2 73亿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 ,以市场为导向 ,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目前 ,其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85 %以上 ,按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计 ,发展中国家也超过发达国家 ,其储采比对发达国家也占有明显的优势。中东、拉美、非洲是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地。因此 ,石油贸易大部分是由发展中国家输往发达国家的。2 0世纪 2 0年代~ 40年代 ,东半球的石油供应大部分依赖西半球的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二战后 ,中东石油产量骤增 ,大量向西欧、日本出口 ,前苏联也以大量原油供应东欧各国。而西半球的原石油出口国美国在1948年以后变为石油净进口国 ,委内瑞拉、墨西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