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服装分割线能构成服装的整体形态。本文从分割线与人体美学需要的关系切入,分析了人体美学与服装结构的互相补充,分割形式与特征和应用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在服装结构中的分割变化及其应用。不仅总结出服装中分割线之魅力,还引出分割的创新应用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
服装分割线能构成服装的整体形态。本文从分割线与人体美学需要的关系切入.分析了人体美学与服装结构的互相补充.分割形式与特征和应用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在服装结构中的分割变化及其应用。不仅总结出服装中分割线之魅力.还引出分割的创新应用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美可以激发兴趣,启发创新,以美启真,启迪心灵。数学有如同诗一般的简洁、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领悟到数学学习中所蕴藏的美学意象、美学情趣与美学精神,会使他们在对数学美学的欣赏中,享受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4.
操作设计型问题包括作图问题、分割组合图形问题、图形的折叠问题和图形的移动问题等。解决这类问题,耍正确理解、全面掌握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审清题意,能灵活运用图形的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灵墙运用分类讨论、类比猜想、验证州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可见,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史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积极创造情境,  相似文献   

5.
数学不仅能带给我们巨大的科技成就,更带给我们纯精神领域的美的愉悦。本文从美学的三个角度和谐美、简洁美和奇异美来探讨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6.
对称美在数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它是数学创造与发现的美学方法之一.对偶是对称概念的拓广,我们提出用图表示数学元素的"对偶"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即“数学课程应当反映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美是以数学符号呈现出来的形式美,真正体会数学的人都会由衷感叹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它的发展建立于社会的需求,所以就有了数学美.数学历来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被人们所赏识,却很少有人把它与美学联系起来,似乎数学与美学毫不相.其实,这是对数学本质的一种误解,是对数学与美学的关系以及数学中的美缺乏真正的了解和认识.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在数学中,只要我们稍加发掘,到处都能发现数学美的地方.下面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尝析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数学老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才能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开阔视野,激发数学创新的动力,从而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呢?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和奇异性。在数学教学中,注意美学思想的熏陶启发,在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中注意结合美学思想,有助于触发数学直觉思维,由此可以选择正确的思维决策,发现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因此发掘数学之美,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物理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分割"思想和方法作为一种迅速解决非线性变量问题的有效手段,仍将在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在解决非线性变化的变量问题时,如果能够掌握好这种解题方法,在很多时候能使复杂问题大大简化,给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分割"思想和方法,从数学上讲,其实是一种微分的思想方法,下面通过一道例题谈谈"分割"思想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认为"逻辑起始于直觉",而直觉往往是受思维主体的审美情感所支配的.在解题训练中,如能运用美学观点考察对象和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数学思维的美学方法和解题策略.美学观点一旦与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特征相结合,思维主体就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审美直觉,而数学审美直觉孕育着解题思路,有启迪解题灵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素养,又称数学素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素养,不但包括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还包括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涵盖创新意识、数学的美学价值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养.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不但可以解决数学问题,更可以解决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例如,七孔桥问题,它是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素养,又称数学素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素养,不但包括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还包括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涵盖创新意识、数学的美学价值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养.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不但可以解决数学问题,更可以解决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例如,七孔桥问题,它是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符号美学的非功利性彰显数学符号美学的精神享受,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凸显数学符号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它激发灵感,促进数学形象思维的发展;诱发联想,促进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刺激探索,促进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展开创造,促进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是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以培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前人创新的产物,来源于实践,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应用于数学本身,而且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将让我们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创新,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而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在课程目标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一个生日宴会上,我们同学分割生日蛋糕时,不慎少切了一份.这时老师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谁能将最后一块蛋糕一刀切成两等分,并说说其中的数学道理?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浓厚兴趣,大家开动脑筋,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很快地被大家解决了.因为蛋糕是圆形的,一般情形过圆心切蛋糕切下的最后一块蛋糕是扇形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包括数和形两部分,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交融渗透,在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有时会碰擦出充满遐想的睿智火花,吸引我们去分析和探索,这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构造法为我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展示平台,在解答一些数学难题时,若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构造法,即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20.
吴国建 《中学教研》2009,(12):41-43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数学文化应尽可能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