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贾谊《过秦论》与杜牧《阿房宫赋》都是名家名篇,分别收入人教社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与第二册。它们在内容、形式、写作意图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地方。因此,教学《阿房宫赋》完全可以与《过秦论》作比较阅读。可以按比较提纲对《过秦论》略加复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按照提纲讨论研究,必要时候加以点拨,将《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一一比较。这样做,可以提高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可以温故而知新,在加深对《过秦论》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比较迅速地认识《阿房宫赋》的思…  相似文献   

2.
如何缩短初中学生与名著阅读的距离,让学生主动阅读并能让老师可以督促和检查,是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像《西游记》这样内容丰富的经典名著教学,我们能够借助"微信接龙打卡""作业""制作名著思维导图""网站、微信公众号阅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高效完成《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可以列出一大串:《太阳》《新型玻璃》《航天飞机》《恐龙》……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能力等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宋定伯捉鬼》这个故事“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作品的主题显然是宣扬不怕鬼敢捉鬼制服鬼”,宋定伯是智勇兼备的“少年英雄形象”,“阅读此文,可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均见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有关刊物的分析文章或教案亦云。)这样的解读,不能不令人疑惑。  相似文献   

5.
邢秀清 《新疆教育》2012,(23):130-130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1比较性阅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如六年级的《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但可以跨越时空,去反映不同的主题。前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而后者反映的时代则比前者早,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的名篇,其所反映的是孔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主张。本文被选入《语文读本》,要求学生在学了《子路、曾皙、冉有、公两华侍坐》之后进行阅读,以便学生能对《论语》有更多的了解,并要求学生能自主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形成一定的语感。但由于此类文章离学生时代较远,理解起来比较费力,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运用心理分析法,却收效明显。我这样说的理由何在呢?  相似文献   

7.
陶四清 《学语文》2004,(4):12-12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两篇短文《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两文一正一反,一实一虚,写法明显不同,若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文章的特点更明确。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是一组文艺随笔,共有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内涵比较丰富,其中,《咬文嚼字》讲的是写文章或阅读应该注意“炼字”的道理;《读(伊索寓言)》揭示并嘲讽某些社会现象;《说“木叶”》解说和阐发了一个文学意象;《米洛斯的维纳斯》则阐述作者的一个美学观点。这些文章很少抒情,重在讲知识或道理。在教学过程中与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一个单元的课文比较难上。难度在于:(1)文章知识内容较杂,不知如何操作才更简捷有成效;(2)课文较长,不适合朗读,学生觉得枯燥;(3)对于知识储备不足的高一学生,有理解难度。  相似文献   

9.
今天教学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这是一篇介绍法布尔从小就喜爱昆虫的文章,从文章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近乎痴迷的爱恋。也许是孩子们都喜爱昆虫的缘故;也许是为了配合教材的缘故,孩子们正在阅读《昆虫记》这本著作;  相似文献   

10.
李兆民 《考试周刊》2013,(12):26-27
文章认为,面对语文基础比较薄弱、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教学《雷雨》(节选)一文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戏剧,重点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教学《石壕吏》为例,探讨思维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阐述运用质疑、对比、想象、比较、判断等思维方法,生成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实现读者情感与作者情感、文本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思维训练中丰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叙述视角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文章以《百合花》和《哦,香雪》比较阅读为例,围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一致性”,结合小说文本,借助分类表,从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评价检测等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总结“教-学-评一致性”达成路径的实践经验,借此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叙述视角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教学中,很少有语文老师会把《麋鹿》和《钱学森》联系起来教学,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阅读两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品味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如电影一般的特写镜头引出文章的主人公。在品味中学生懂得了用这样的方式开头,既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更为整个文本的展开渲染了气氛,增强了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多阅读,少做题”的初中语文教学口号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诵读欣赏”《大地上的事情》节选的两段精美文字后,可以提供此类作品中的其他精彩篇章,如《我的邻居胡蜂》(两篇),进行拓展加深阅读,并由此展开与七年级上册课文《松树金龟子》(出处《昆虫记》)的对照阅读,充实学生的阅读感受,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阅读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1+X”是统编教材的阅读理念,以此方式可以进行同主题、同题材、同体裁文本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比较阅读。比起单篇精读教学,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关联、迁移、类比、贯通式的思维,形成文学眼光,提高文化视野。统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将《望海潮》《扬州慢》两首宋词编写在一起,连接点是“都以城市为表现对象”,体现了教材编写理念。  相似文献   

16.
周老师执教过不少课文.有过不少成功的课内教学的案例,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半截蜡烛》《天鹅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他为什么开始选择整本书中的片段作为教学内容?不知道太家注意到没有.周益民在自我介绍时一般是这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这自然反映了对自己的自觉定位和他对母语教育课程的探索和思考。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语文教学是什么关系?怎样将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母语教育改革的推进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开学后,我想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上做点文章,便帮孩子开出一系列适合他们的书目,如《中国历史故事》《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当我满怀热情地向孩子们推荐这些好书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反应:"又是这些书,爸妈也让我看,真没意思。""还是看动画片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建议初中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文学名著。而作为教师,就面临一个难题,这么大的阅读量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相似文献   

19.
案例回放 每周五下午两节语文课是我预定好的《语文读本》阅读时间。在一次教学预备铃响过后,我就自信满满地抱着教材和备课本从容走进了教室。因为上周刚学习了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所以我就布置学生预习《读本》中的同类作品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宋晓梦的《访西安古城》,希望通过对教材和《读本》中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磨砺学生辨析和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对读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20.
正让孩子亲近经典、阅读名著,已经成为语文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学校课堂是名著阅读的一个主阵地,不少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节选或改编了一些名著文章,如《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草船借箭》等。可以说这类课文(以下统称为"名著类课文")是小学生借以了解名著、阅读名著的窗口。一、我们的思考教学此类课文后,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名著类课文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课文编选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教好这样的课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如何处理选文和原著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