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素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在英语中是指最小的、不可再划分的、字母的有意义的组合,在汉语中则是指单个的汉字。虽然在两种语言中有关语素的具体所指均存在一些异常现象,但其在各自语言符号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  相似文献   

2.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3.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4.
全文通过对多语素合成词的考察,论证了语言学界尚未形成定论的一个语法单位——语素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语素组作为一个语法单位存在的客观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语素组的概念,阐述了它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它的具体分类,它与语素、词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等问题,从而充分证明了在语素和词这两级语法单位之间确实存在一级新的语法单位——语素组。本文是第一部分,分析其存在的客观依据,确立其概念,探讨其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词的大量产生是当代汉语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而单音节外来语素的形成和在当代新词构造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人们的承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讨论:第一,从来源和形式、组合功能、性质和表意等方面为单音节外来语素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单音节外来语素参与构造新词的构词方式和造词方式。第二,考察单音节外来语素意义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第三,认为单音节外来语素参与新词构造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并分析其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语言规范的认识。文章提出:一方面,单音节外来语素形成并参与当代新词构造符合汉语的语言规律,是汉语同化外来语言成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对现代汉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之,单音节外来语素参与当代新词构造,是语言接触过程中发生的语言变异,是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6.
同一语素是指出现在一组同义词中的音同形同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语素,同一语素在同义词里大量存在,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同一语素在意义上可分为相同和相近两种类型。它们在同义词里呈多种分布格式,但分布上有对应性。同一语素在同义词里的出现也是有条件限制的。  相似文献   

7.
谈剩余语素     
剩余语素是语言历史发展的产物 ,共时体系中的剩余语素都是从普通语素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词语形式复音化 ;二是文字形式偏旁类化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研究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语素是语言中的活跃分子,是构词的基本要素。语素本身也是一种模因。语素化的过程,即是语素模因产生和传播的过程。根据在构造新词过程中的自由程度,语素模因可以分为词缀类型的语素模因和缩略类型的语素模因。  相似文献   

9.
汉语以语素为基础造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语言中语素原则上必须先构成“词”,才能用来造句。“词”有自己的规定形式,而汉语中的词汇单位并没有。汉语与欧洲语言在句法上的基本区别就在于语素可以直接参与造句。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汉语也有词,是受了英语词形贫乏化的影响。汉语语素可以直接作为句子成分,也可先构成字组或短语用作句子成分。语素构成字组,再扩充为短语,进一步构成句子,都靠反复应用7种语法关系;7种语法关系通过“语序框架”起到造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拟从一个角度考察汉语中一类极为特殊的语素:独特语素.独特语素是一种特殊的一用语素,其特殊性在于没有具体而独立的意义,只是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此类语素的确认有其特定的方法:剩余——比较法.根据此法对汉语中的独特语素作了考察,确定了八十余个独特语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