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原地封与相关封,原地封与首日封,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邮品,本文谈些看法。 一、原地封与相关封 原地封是从相关封中脱颖而出的集邮品种。 在我国集邮活动中,各种纪念封、相关封曾一度铺天盖地。各地集邮协会成立,采用生肖票制作成立纪  相似文献   

2.
“原地集邮”是中国集邮爱好者 结合中国的国情与集邮现状创造出 来。“原地集邮”产生于建国后,发展 于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 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 中国集邮一全新的派别,笔者平时 喜欢收集和制作原地首日实寄封片 (以下简称“原地封”或“原地封 片”),现着重于原地封片的制作工 艺和制作经验写出来与同好交流。 如有不当,敬请指教。  相似文献   

3.
我的集邮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0):16-16
2009年9月制作原地封8月2日,《国旗》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和《拉卜楞寺》特种邮票同日发行,又是一个制作"双首日"的好机会。《国旗》邮票在原地选择上有好几处,其中中南海邮局为开  相似文献   

4.
冯赐杭 《集邮博览》2011,(11):39-39
作为中国集邮特色之一,许多集邮爱好者都追捧原地封一即从邮票关系最密切的地点寄出的首日封。原地封有4种载体:官封(集邮公司制作者)、私封(集邮者自制书画封)、普封(市售普通封)、公函封(印有单位名称者)。有的公函封兼备普封朴素自然、官封美观大方的特点,因而秀出于林。这类公函封就是带有书画艺术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05,(4):7-7
12月5日,笔来到山东曲阜制作原地封,可这里并未举行邮票首发式。  相似文献   

6.
第7期第12页,王攀"制作原地封"一文提到:"(5-1)海军潜艇部队于1954年成立于青岛,我选择青岛堂邑路原地邮局,首日封加贴1995年‘义务兵专用’邮票一枚……邮资5元符合航空挂号寄往澳门。"其实,这枚封严重违规。  相似文献   

7.
2009年7月     
王攀 《集邮博览》2009,(8):12-12
制作原地封中国邮政于6月集中发行了多套邮品,其中邮票和普通邮资明信片各4套,纪念邮资明信片3套,数量之多,让人有些手忙脚乱,还好毕业的日子不是很忙,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制作原地封片的快乐。图1为从大连海事大学所属的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     
王攀 《集邮博览》2009,(7):12-12
制作原地封每次遇到新邮发行日,我都去寻找原地,制作首日封。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的日子,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资信封一套5枚,编号JF91。邮资图为海军军徽和一个艺术体的"60","6"的圆圈中即是海  相似文献   

9.
原地封收集成为群众性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在上海成立了“原地封研究会”,对原地封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大量工作,以后无锡、天津、韶关、北京、宜昌、杭州等各地纷纷出现民间的原地封集邮组织,出版会刊,代办原地封。现将最有影响的原地封研究会会刊,以及已经出版的原地集邮文献介绍如  相似文献   

10.
由集邮者自行制作的,与经过通信自然形成的信封毫无二致的原地实寄封,收藏价值较高,它们的特点是邮资符合标准、朴实、数量少。自然原地封的第一种载体是普通信封。如图①《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主  相似文献   

11.
九天 《中国集邮》2001,(12):29-29
“民族大团结”邮票发行前后,全国各地大小邮刊争相刊登关于56个民族“原地”的章,讨论“原地”成了一大热点。如何体现原地邮品(原地封、片、极限片)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走出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一张脸”,亮出你的“个性”来,那么,你制作的原地邮品才会独具匠心,给人以新颖之美。  相似文献   

12.
对原地封原地“唯一性”和“多元化”,已争论了较长时间,引起原地封集邮爱好者的普遍关注。已故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邮坛前辈张包子俊也曾非常关心这一争论。他认为,“收集原地封很有意义,但重在研究。原地封的原地要‘准’,尽管有些邮票原地点不能是唯一的,但一枚邮票不能有过多的原地。”多年的原地對收集实践正是如此。原地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要从邮票的主题和主图的实际出发,有一个就是一个,有两个就是两个,既不硬性限制,也不任意扩大。  相似文献   

13.
邮票原地的正确度是指原地的可靠程度,原地精度是指原地寄发地和邮票原地之间的精确程度。 一、原地的正确度 原地集邮首先是从原地十分清楚的邮票原地封开始的。记录在案的有1957年10月1日发行纪43《武汉长江大桥》时武汉集邮爱好者寄发的原地封(当时称“相似信封”),1980年10月25日发行《苏州园林——  相似文献   

14.
葛建亚 《集邮博览》2011,(11):60-61
25年前,中国邮坛出现了一个民间邮会——原地封研究会,“大本营”设在上海,最初会员七八十人,五年后发展到五百余人,会员遍及全国各地。此后稳步发展,其影响和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现。25年,原地封研究会所承载的使命是什么呢?那就是组织和倡导一种求真觅趣、标新立异的集邮方式——原地集邮。它的对象是以原地封为主的原地邮品。着眼点和动因是提高集邮品收集的精度和难度,通过对新邮实寄封的收集。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07年第5期刊登《2006年纪特邮票原地封大盘点》一文(以下简称《盘》文),收入邮戳约200种,其中定为相关封的邮戳约85种。按《盘》文相关封邮戳比例高达42%的量值,此文似应改名为《2006年纪特邮票原地封与相关地封大盘点》才切题,“原地集邮展览”和《原地集邮类评审规则》也要作相应修改才合适。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10年第一期刊登何林元先生的文章《探说"团团·圆圆"原地封》(以下简称"何文"),看后感觉对该封原地的介绍和说法均不妥:"何文"说该封"贴为‘团团·圆  相似文献   

17.
杜明明 《集邮博览》2014,(11):53-53
正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与烦恼:没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制作手绘首日封、没有足够的闲散资金网络订购原地首日封、没有性能良好的打印装备印制美术首日封……但是,资源、条件的不足往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收藏有一枚逆原地首日封,它就地取材,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挂历折叠而成了信封,经过邮票设计师题字加印落款后,反倒成了手绘封、书法题跋封,令我不禁为之击节叫好。这枚简陋的挂历信封上,贴了全套T44《杭州西湖》邮  相似文献   

18.
杨大中 《上海集邮》2012,(12):13-14
2004—24—8"滇南雨林"邮票(图1)发行前,我对邮票主图进行了考证,因当时不知道摄影者是谁,更不清楚"滇南雨林"摄于何处,只好先去滇南雨林核心区域西双版纳制作主题原地封。2005年,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邮者在邮品的收集活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原地集邮理论。从起始阶段的原地封概念到现在的原地邮品定义,已经逐步把原地集邮的理论规范化,并以此指导原地邮品的收集、研究、展览。可以这么说,原地集邮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集邮种类之  相似文献   

20.
新邮花圃     
2000-7《长江公路大桥》 3月26日,经国家邮政局批准,重庆万州区等地举办题示邮票首发式,主会场设在江苏江阴。 渝、鄂、皖、苏邮资票品局发行联合制作的极限片和原地封全套各4种,以及《长江公路大桥》专题邮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