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自然生态领域,湿地具有储藏淡水和净化水质的独特功能,生态调节价值居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之首。在人类生活尤其是当代城市生活中,博物馆作为人类记忆的"容器",保存历史遗产,记录文明发展,激发文化创新,调节文化生态,与大自然中湿地的作用异曲同功,恰似"文化湿地"。与素有"地球之肾"美称的湿地高度契合,博物馆因其储藏城市记忆、调节文化生态之功而堪称"城市之肾"。在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要加强博物馆建设,强健"城市之肾"并使其健康工作,努力实现"历史有名,遗存有物,传承有续,发展有力",塑造富于魅力的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2.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敬人 《中国编辑》2003,(1):14-14,15
一.何为一本好书书,其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书籍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是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的书;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书。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  相似文献   

3.
书籍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完美体现,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  相似文献   

4.
宗洁 《现代出版》2001,(3):53-53
现在,在很多书籍中,使用"其"字过于随意,似有泛滥成灾之势.笔者曾对两本科技书进行统计,其中一本出现98次"其"字;另一本出现62次.  相似文献   

5.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装帧"与"装潢""包装"含义不同。"装潢""包装"是附加于  相似文献   

6.
文字造就人类文明,书籍承载人类智慧。就这一点而言,书籍至少可称为人类重要的精神家园。不过,从微观角度看,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比如一个人,工作之余摊开本好书,潜心品味贤哲"佳酿",时或记点笔记,留待日后玩味消遣;必要时写点心得,升华自己,在作者的哲思照亮前进道路的同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达数十年之久,成为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先驱和泰斗。他热心搜集、整理、刊播祖国的优秀书籍文化遗产,为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秉持"续古代文化之命,续民族文化之命"的强烈使命感,以不惜一  相似文献   

8.
龚孟伟 《编辑之友》2011,(10):58-59
新闻报道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引导、教育、宣传和娱乐的功能,它本应雄踞于人类精神之巅,成为传播和繁荣社会文化的"灯塔"和引领社会进步的"航标",成为"弘扬先进文化、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1]但市场经济利益的诱导、颓废文化的影响、娱乐消费的浸染和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了新闻采  相似文献   

9.
徽商"贾而好儒",热衷书籍出版,为明清书籍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儒"的追求,培育了文化自觉,他们不仅热衷书籍收藏与出版,还资助官府和士人的书籍出版。此外,他们编印出版商业书,极大地推动了明清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沈家本在清廷"参考中西,拟定办法"的指导思想之下,渐次形成和阐明了"会通中西"的修律思想。沈家本既不是彻底的"法理派",也不是顽固的"礼教派",将之归为"会通派"更妥帖。  相似文献   

11.
书籍是人类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文化的载体。每当人们手捧读物翻阅时,它的外观、个性的装帧材料以及精美的制作工艺,在不经意间给读者带来内容以外的感受和联想。这就是书籍形态设计带给人们的阅读之美。书籍的整体美,必须借助各种材质和工艺才能得以实现。春秋末年的《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书籍的工艺美感主要依托材料和印制工艺两大要素来实现。在书籍的设计中,依靠材料的天然性能和精准制作的工艺水平,来表现图书的特征和美感,是书籍设计者必须正视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郭瑞佳 《出版参考》2012,(21):41+50
每年暑假,台湾都举行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由各大图书馆牵头进行的全台"好书交换日"活动。在好书交换活动中,读者可以将家中闲置的书籍捐献到附近的图书馆,然后凭捐献证在"好书交换日"当天到现场任意挑选相同数量的自己喜爱的书籍。除了每年7月固定举行的书籍交换活动外,目前在台湾已经有126家图书馆陆续设立了"好书交换专区",将书籍交换活动朝向常态活动发展,开办天天或定期捐书、换书活动,让喜欢阅读的人们享有一年多次交换图书的乐趣。"好书交换日"的由来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的好书交换活动,最早由台中市文化部门在1992年发起,在台中市率先举办。因为活动本身的公益性和趣味性,逐渐积累起一定的口碑和人气,也成为台中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正在逐步走向辉煌,各类书籍可谓琳琅满目,而历史文化类的书籍无疑占据了重要之地。仔细分析近年来的历史文化类图书的市场情况,不难发现名人回忆录、系列学术著作(丛书系列)、大众通俗历史读物可谓占据了"三分天下",而这三大类的历史文化图书也就成为中国读者最喜爱、出版社发行量最好的图书类型。而这也是值得出版人和历史文化编辑注意和总结的。  相似文献   

14.
在日益激烈的"春晚"收视争夺战中,以差异之道策划制作的辽视"春晚",凭借独特的乡土文化、雄厚的文艺基础、精致的创意编排,受到观众的认同和喜爱,又以鲜明特色和原创品质铸就了优质的"春晚"品牌。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书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第一本是金敬迈的小说《欧阳海之歌》。这本书是我9岁的时候读的,那时我还在冀中平原上一个古老的小镇里念小学三年级。我的家里可读的书籍很少也很有限,大概那本《欧阳海之歌》是做公社干部的父亲拿回家来的。《欧阳海之歌》是一部苏联术语意义上的"定制小说",所以今天看来小说同时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这不妨碍我一直认为金敬迈是个好作家,他在那个时代已经做得足够出色。  相似文献   

16.
姚爱强 《今传媒》2020,29(3):145-146
常规的书籍设计过于专注"有",而相对轻忽了"无"。本文通过梳理案例,提出书籍艺术"无"设计的理念,认为它是以"无"的退隐来彰显书的主题。进而从实事求是的逻辑、情动于中的情感、取精用宏的表现三个方面归纳了"无"设计的方法。"有"和"无"对立统一、不能分割、缺一不可,设计贵在"有"和"无"之间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7.
我们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血脉,如何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并借助书籍封面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18.
一本图书,如在审美和市场两方面都取得不错的表现,方可称之为好书。但"好"的同时,总觉得单调了些,如能因这"好"书引起大家热议,口耳相传乃至泛文化效应,这便是一种"热"。由"好"到"热",实属不易。本刊所选取的2012热书,题材涵盖方方面面,有弘扬主旋律、有家常巷尾的诉说、也有关乎儿童成长的心灵鸡汤……总之,这些图书在某一方面或显或隐影响了2012年之中国书业。本刊选取之图书,无在意建树、立言,但也是一家之鸣,力争给众声喧哗的2012中国书业一种参考、一种警惕,甚至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炜  徐卫 《图书馆杂志》2012,(3):108-109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依靠信息素养、知识品质和文化趣味来获得精神品质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读什么样的书籍以及如何阅读,也就决定着国民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生活或精神生活方式。新一年度的"4.23世界读书日"就要来到了,那么,您想知道古今中外的先贤圣哲如何阅读么?您想切实把握"时间智商",不断修炼"文化情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胆商"么?您想在尺幅之内快  相似文献   

20.
"端公"是一个携带着多重文化密码,层累了复杂社会因缘的称谓,在可确知的三种历史语义中",侍御史""、公人"之语义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巫师"则成为"端公"称谓的主导性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