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霜年 《现代教育》2003,(22):46-46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教学中任何一点小的改革,都需要平时从正反两方面做点滴积累。教后记就是教师在课后对自己课堂教学所做的回顾后,把每次教学的经验教训扼要的记下来,以积累材料和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革教学提供依据。教后记记录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典型情况,它不是课堂实录,而应当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项理性升华。那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后记是教师“教后思教”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对提高教学艺术、改进教法、积累教学资料、进行教学研究极有好处。“教后思教”,实质上是在回顾、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一门教学技能。下面谈谈我对书写教学后记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教后记是教完一节课后,总结教学、积累素材、升华认识、指导再教的教学笔记。写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教后记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完即了,免不了两手空空。但若能反复琢磨,认真作一番教后思考,写一些教后笔记,集腋成裘,滴水成河,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能为教学研究准备下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教后记主要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4.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后记的书写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一、教学后记的意义 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准备和设计,教学中的技能与艺术十分重要,但教学后的反思和后记,也  相似文献   

5.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后记的书写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一、教学后记的意义 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准备和设计,教学中的技能与艺术十  相似文献   

6.
刘武 《宁夏教育》2009,(1):32-32
导入新课和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很重要的环节,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二者相辅相成。每教一课,有起始,有终结,只有善于积累,总结,方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物理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把精心备课和抓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忽略了对教学后记的重视.教学后记,亦称"授课心得"或"课后小结",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完一堂课后,将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授课的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整理记录在案的工作.写好教后记,有助于教师迅速吸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沉淀知识精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的改革力度.更重要的则是改进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日后的物理课堂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青年教师来讲,注重写教后记是培养自己能力的有效途径和迅速成熟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积累、创造、探索,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如此,才能适应新世纪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后记是教师执行课时教案后的及时总结,是课堂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体现,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些新工作的教师感到无内容可写,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写教后记。一记教材挖掘情况。通过教学,检查一下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材中编者的意图是否摸清,是否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实质,教材内容层次有没有分清。二记教学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教后记检查教学中有没有把教学目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首先要找准目标,这样可以克服教师的教和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后记又称“教后记”或“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才识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需.写教学后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后记应该把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灵感等记录在案,然后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就可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相似文献   

12.
“教后记”就是教师在完成一次教学或一阶段教学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所做的笔记,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完善授课艺术、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教后记”的作用1.“教后记”是最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师的活动,实质上总是同创造性地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创造最佳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的圆满完成而创设最优条件相始终的。“教后记”就是为创造这样优越的条件而作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性劳动。因…  相似文献   

13.
一份优秀的地理教案应该有质量上乘的“教后记”。“教后记”有什么作用?该写什么?怎样写?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教案中都不写“教后记”或为了应付检查才粗略地写上几句,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科学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所作的回顾、审视和梳理的记录,并附于该教案之后。撰写“教后记”,是教师不断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心得。若长期坚持写好“教后记”,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一、“教后记”的主要功效1、有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就同一教学内容而言,会遇到不同的教学对象,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每堂课上,有的地方教起来得心应手,但也有的地方会出现不足和遗憾。若教师课后能及时总结研究,分析教学中存…  相似文献   

15.
浅议教后记     
写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总会有些成败得失的感触,如果能及时地记下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会很有帮助。如何使教后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坚持写教后记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教后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有意义的见、闻、读、想、得、失、成、败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它的基本特点是只要对积累教学经验、寻找教学规律有一定意义的内容,便可随手记述,不刻意于章法,信笔直书,有感即录。教师在课后及时撰写教后记,是自觉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改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写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文字记录。教后记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捷径,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教师撰写教后记是以反思教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撰写教后记必须坚持以下五大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情境化特点。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情况作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之后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记下课堂教学的有关情况,而不要将课堂教学情况搁置起来待以后再通过回忆来检索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教学得失,并把它记录下来,即撰写“教后记”。笔者现就“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等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一、为什么要写“教后记” 1.“教后记”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写“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教后记”也叫“教学后记”,是教师在课后写的有关课堂教学的心得和体会。“教后记”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教师忽视,认为上完了课就是课堂教学的结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怎样评价所上的课?得失如何?怎样改进?……这些都需要通过写“教后记”认真总结。 一、“教后记”的内容 写“教后记”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切忌眉毛胡子一齐抓。一般说来,写“教后记”应遵循指导性、实用性、具体性、借鉴性等原则,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侧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相似文献   

20.
写教后记,由于它是在课堂教学后所进行的一种理性的分析,所以它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检评性,对后来的课堂教学就有补救功能、调整功能、借鉴功能,同时为教研资料积累具有储备功能。教后记的独特作用,正是这样体现的。因此,我们不应将写教后记当作小儿科,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