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军事记者》2014,(8):63-63
解放军报社在往年编印优秀作品选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决定评选颁发年度新闻奖。参评作品是发表于上年度《解放军报》及《中国国防报》《解放军画报》、中国军网、《军事记者》《中国民兵》《环球军事》《国防教育》《国防参考》上的新闻作品,包括各种新媒体作品。每一项先评出入围作品3名,最后产生金奖1名。评选条件特别重视原创首发、独创性及传播效果,以及在军报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收获》2007年第四期,其50周年的纪念特刊上,生于70年代的安妮宝贝追忆着她的故乡。《世纪之约》是特别为她量身定做的栏目,在此之前,她的作品《莲花》曾因为在《收获》上发表而遭遇冷眼,人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收获》发表这样的文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曲艺》等发表文学、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万字,多部作品获省级和全国奖项。因创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等。2004年,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荧屏亮相,好评如潮,成为当年重播率相当高的电视剧。随后,她创作了电视剧本《当家的男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和戏曲《七品村官》,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4.
黄素影 《档案天地》2012,(4):4-6,17
黄素影。1919年1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原北京电影制片厂优秀演员。建国前曾先后在上海救亡演剧宣传队、中国艺术剧社、中华剧艺社从事演剧活动,演出过《北京人》、《日出》、《雷雨》、《孔雀胆》等名剧。1949年调北影演员剧团。先后在数十部影片中扮演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十八岁走上表演之路,在《吕梁英雄》、《早春二月》、《小兵张嘎》等几十部影片中有过优秀表演。1984年,黄素影从北影退休。而后的她不但没有淡出荧屏。反而出现在更多的作品当中,《卧虎藏龙》、《手机》、《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第一书记》等一部又一部作品,见证了黄素影宝刀不老的实力。她应该是中国还活跃在银幕上的最年长的电影演员。1993年,她因《天伦》获第三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1997年,获第六届学会奖金凤凰奖;2001年,她因《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获得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2002年获得第六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2009年第十三届“北京放映”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5.
顾芬 《大观周刊》2012,(23):24-25
美国犹太裔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是一位坚守犹太传统的民族小说家,她的小说以其精湛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主题意蕴而深受好评。本文主要通过《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三部作品解读奥奇克作品的主题意蕴,研究其中的犹太性。  相似文献   

6.
以《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局外人》《哆来咪发唆》等代表性作品闻名的“亚洲青春文学人气天后”可爱淘,沉寂近三年后,最新力作《追爱症候群》即将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6月推出。出版社豪言,此书的单册销售要过百万。韩国年轻女作家可爱淘的作品素以情节曲折生动、情感细腻迂回而著称,而由她首创的网络符号更是风靡于80后青春一族。  相似文献   

7.
研究鲁迅的《野草》(1927年),势必是一种修正视角下的研究。自1955年冯雪峰发表"《野草》"一文(《文艺报》第19期、20期)后,可以说,针对《野草》的"政策"曾一度趋于稳定。《野草》是一部散文集,包括23篇文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些文章创作于1924年到1926年间,当时鲁迅正定居北京。也就是说,当时他是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进  相似文献   

8.
《东京喰种》是一部在2014年被广泛传播的日本动画作品。动漫迷们热衷于其中的暴力内容。本文通过视听语言符号对《东京喰种》的暴力内容进行探讨,解析该作品广泛流行的原因及作者想要传递的深层思想。  相似文献   

9.
1943年4月初,那年我19岁,离开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统治的北平,经西安宝鸡,翻越高耸的秦岭和险峻的剑门"七十二峰",到达"陪都"重庆。在那里,我几乎每天阅读中共中央南方局主办的《新华日报》、《群众》杂志和《大公报》等报刊,阅读了范长江、邹韬奋等人的文章和作品。随后又阅读了斯诺的作品《西行漫记》等,理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3):115-121
《四库全书总目》将《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归入"诗文评"类,并溯源至《本事诗》,认为其广收"无事之诗"有乖体例。这样的观点被后代学者沿用并扩大范围用以批评所有"纪事"作品,颇有不妥。馆臣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编者的编纂意图以及作品与《本事诗》间根本差异。馆臣批评的形成与清代重史的时代思潮有关,同时重史的时代思潮也使清代出现的"纪事"作品史学色彩有所加重。"纪事"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自成一体,表现为:记一朝之诗与"事";诗有独立地位,非仅为系事而存在";事"广涉轶事、评论、考证、本事等个多方面。而《清诗纪事初编》在体例与主旨上与他作异趣,不宜算作"纪事体"作品。在性质上,"纪事体"是一种特殊的总集形式。  相似文献   

11.
舒婷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作家。她的诗作《致橡树》、《双桅船》等构思完美,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给读以良好的印象。但她偶尔也有不怎么优卓的作品,如她的《神女峰》就是。  相似文献   

12.
改版已成常态 2015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宣布改版,该报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已两次改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改版三次,在我国报业改版史上实属罕见.仅仅过了一天,10月13日,广州另一知名报纸《羊城晚报》宣布全新改版,《羊城晚报》上一次改版是2014年元旦.在2015年改版的不止这两家:10月26日《重庆晨报》改版,10月8日《今晚报》改版,8月《三湘都市报》改版,7月《河南商报》改版,6月《都市消费晨报》改版,5月《楚天都市报》改版——该报宣称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大改,3月《北京晚报》改版.  相似文献   

13.
女性题材,总能抓人眼球。其实,她的独特魅力偏偏在于作品叙述的并不仅仅是女人的事。在1996年至2006年十年间,笔者曾经在《南方日报》发表过《妇科病旁里的故事》(1997年获广东省副刊作品一等奖)、《孩子,让我牵着你的手》(1999年获广东省副刊作品二等奖)和《心病》(2007年获全国副刊作品年赛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秦丽丽 《今传媒》2014,(12):56-57
莱妮?里芬斯塔尔是一位德国电影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她集美丽、强悍、才华横溢于一身,她优秀的电影作品让人赞叹不已,同时也是她的电影创作使得她一生蒙受屈辱。她最大的成功在于她拍摄的史无前例并震惊全世界的两部经典影片—《德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同时她的罪过也在于她的这两部经典之作,因为这两部作品最终被定性为两部纳粹政治宣传片,它们曾为宣传纳粹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在这里且先不谈这位女导演的功过,我们将从艺术的角度对其中的一部作品《德意志的胜利》进行分析,来看里芬斯塔尔影片中对形式主义美学表现形式的亲睐。  相似文献   

15.
王荣昌     
《出版参考》2011,(4):F0002-F0002
王荣昌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文化部、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及海内外社会团体、个人收藏,作品先后在《人良日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艺术与收藏》、《中国收藏》、《艺术界》等近百家杂志报道,并出版有《王荣昌作品选集》。2006年10月,广东卫视《一朵时光》栏目以“君子荣昌”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创刊的《人民文学》被誉为新中国的"国刊",担负着"主流话语"下引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示范性职能。《人民文学》的编辑们既要严格贯彻构建"主流叙事"形态的编辑理念,又要兼顾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力求在作家、读者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于是,各种编辑策略层出不穷。《人民文学》、《人民文学》的编辑、《人民文学》的作家作品的命运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十七年"期间作品、编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17.
少年与战争     
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我到京参加了一个长篇小说座谈会,研讨一本战争题材作品《少年的荣耀》(希望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是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她自己没有战争生活经历,但把她父亲的生活了解得非常透,对抗战年代山东地区的农村生活也做了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感同身受的地步。她忠实于她所得到的生活素材,不胡编乱造,又加入了她对童年的理解,将自  相似文献   

18.
杨刚,邓颖超称她为"党和人民的忠诚的优秀女儿",胡乔木对她的评价是"富有热情又富有独特风格和识见的难得的作家"。其实,她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杨刚生前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她曾经编辑过《大众知识》、《大公报》,主编过香港、桂林、重庆的《大公报·文艺》,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读者,谈起王安忆的作品,更多的人可能谈得是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长恨歌》、是新近出版的《富萍》,是《我爱比尔》或《纪实与虚构》。而对于她80年代初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已很少有人再提及,它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这是王安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应当说这是一部在新时期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按时间顺序写了她对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从公私合营、反右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一直写到“文化大革命”。在小女生雯雯的眼里,许多东西都是懵懵懂懂、不可…  相似文献   

20.
毛鸿雁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在其父毛秉乾先生的指导下,她比摹临习过北碑、汉隶金诸名帖,而以北魏墓志、《郑公》、《张黑女》、《石门颂》、《石门铭》、《散石盘》、《西峡颂》、《韩仁铭》等尤为名,又取法赵之谦以求其洒脱,她光习魏碑、《龙门二十品》等就用了9年的工夫,从而打下了用笔沉稳厚实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她又转向习帖,对《圣教序》、《兰亭序》、《书谱》以及张旭、黄庭坚均有涉猎,这样又在她的雄强稳健风格中增添了几分空灵、几分飘逸。毛鸿雁将自己的情感和境界寄托在所写字的线条变化和总体构图之上,创作中她追求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