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了适应社会建设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量逐步增加。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关方式的不合理,地质灾害现象层出不穷,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有效减少矿产勘探以及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先进合理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开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浅层资源已被开采殆尽,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用最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深层资源进行勘探。但是从当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地质矿产在勘探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到地质矿产资源的开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地质矿产勘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储备位居世界前列,而矿产资源出口也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资源的过度浪费和频繁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都在提醒着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矿产资源开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各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在各种社会生产行业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多种矿产资源的应用,这为矿产开采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倾倒滑移变形作为矿产开采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工作隐患,其所引起的矿山事故比比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为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产生原因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广泛应用,煤矿企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事故,这些事故中最受影响的就是顶板事故。井下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常表现为顶板的破损或坍塌,导致工作面的小区域或者大面积脱落。所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真思考研究了井下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的类型和原因,然后提出相应措施,希望能为防治井下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矿行业的发展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但是,我们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掘进的时候,由于不同的矿井,井下开采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这就极其容易导致人们在采矿掘进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当前我国采矿掘进生产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人们在采矿掘进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各国经济技术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经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过程中,人们逐渐将注意力放在对开采方法的革新上。希望通过新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一个既能可持续发展又满足人们需求的矿产开采。  相似文献   

8.
煤炭资源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它占据了人类在生产以及各种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位置。虽然因为人类的连续开采导致煤炭资源越来越少,但就当前情况来说,煤炭的勘探程度仍然是人们着重关注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开采技术已被用于生产中,高强支护就是其中的一种,该技术已经应用到掘进过程中。本研究通过对高强度支护技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做简单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促进煤炭开采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当,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煤矿机电事故,这不仅给煤矿资源的顺利开采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煤矿机电故事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了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采取高度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进行合理的矿产开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工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有相应的矿产资源参与,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矿产的发展速度。由于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需要对矿产进行合理的开采,但是在开采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地质矿产进行勘探。但是在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地质矿产的勘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地质矿产勘探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从分析的过程中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位置逐步提升,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物化探技术是现代化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对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分别介绍了矿产勘查中物探技术与化探技术,重点分析了物化探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朱胜利 《科技风》2014,(8):213-2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为满足社会生产对煤炭的需求,许多矿区纷纷开始进行深部开采,以求提高煤炭开采量。由于深井巷道内的地形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在深层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瓦斯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规定开采高瓦斯煤层,必须先开采保护层。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工作中,技术人员一般都会将物化探技术应用在其中,从而开采更多矿产资源,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简单论述了物化探技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并浅要分析了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对地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飞 《科技风》2014,(10):140-1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煤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获得更多的煤炭资源,各煤矿企业纷纷向着深处挖掘,从而促进了深井开采的兴起。然而,近几年深井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深井开采的安全。深井基建过程中的自然风压是影响深井基建工程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自然风压给矿井通风系统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缓倾斜中厚层矿体在目前的矿山开采工作中可谓是最为关键的难题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技术难关。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随着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矿产开采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缓倾斜中厚层的矿山开采工作而言,如何做好开采工作更是深受着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开采的理论与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因此为了提高矿产的质量,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矿产的生产效率,我们就要对地质矿产的勘查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从而保证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顺利的进行。本文通过对新世纪地质矿产勘查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总结了当前我们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时应用的各种手段,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海潮 《科技风》2014,(8):270-270
矿产资源开发有许多不同的手段,而溶浸采矿技术是最重要的,其次溶浸采矿技术也能够保证矿产资源二次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逐渐的增长,所以溶浸采矿技术的发展已经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溶浸采矿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探讨了目前溶浸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从而以增长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量为目的,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3)
伴随着我国当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煤矿开采给人们自身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重视。所以,我们需要重视煤矿开采现场管理工作,并通过对整个采矿技术的提升与安全制度的完善等控制措施减少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该类措施有着良好的成效。但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使得开采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及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证,还影响了整个企业稳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预防,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鉴于此,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煤矿事故中的应急救援控制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矿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采矿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解决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相关要求,开始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而在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其开采难度比较大,为了保障矿产开采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就必须要对采矿理念进行优化,使采矿的质量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其次讨论了人们在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矿产资源开采专项环境基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破坏严重,恢复和治理成本高,开采企业难以独自承拉恢复和治理费用,资金的缺乏致使矿产资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得不到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开发专项环境基金,以确保矿产资源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恢复和治理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