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它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高中《生物》对“中心体和中心位”是这样描述的:”‘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它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个中心体含有两个中心粒,这两个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笔者认为如此描述不尽严谨,有以下几处值得商榷:1中心体的位置中心体一般位于细胞核旁,高尔基区中央。在细胞分裂前,中心体完成自身复制成两个,然后分别向…  相似文献   

2.
1 中心体是否一定位于细胞核附近、细胞中心在动物细胞的上皮细胞里 ,中心体只是位于一侧的细胞中轴上 ,最早细胞学家把中心体作为衡量细胞的轴心与对称性的标志 ,所以称为中心体 ;而实际上在很多细胞里中心体的位置并不处于细胞中心 ,在功能上更不能起中心的作用。2 一个细胞中是否只有 1个中心体多数动物细胞中只有 1个中心体 ,但也有一些细胞里中心体不止 1个 ,而是多个 ,如骨髓的巨核细胞里中心体多达 4 0个 ,在纤毛上皮细胞里中心体多达数百个。3 中心体的成分及复制时间中心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据有关资料报道 ,中心体内含有D…  相似文献   

3.
(1)动物细胞(中心体)动物细胞中定有中心体。中心体不一定只在动物细胞中,还位于低等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4.
唐琦 《考试周刊》2013,(81):161-161
本文在介绍中心体及中心法则的基础上引发了对中心体复制机理的思考.提出了中心体复制与DNA复制相似.中心体复制体现遗传信息传递,中心体复制实质是蛋白质合成的观点,并列举了蛋白质复制的特例,为中心体复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中学语教学大纲和教材将章主题统称为“中心”或“中心意思”,通行的写作教科书将主题定义为作通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基本的意见”或“中心的思想”。但从中学语教学的历史来看,主题在不同体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概念,在不同体中也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即在不同体裁的章中,“中心”或“中心意思”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弄清楚这一点,对语教学中的章主题教学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认为针刺过程是能量的输入过程.随着针体的运动,在腧穴组织中产生以针体为中心的多个薄圆面,并且形成不同的速度梯度分布.在提插法和捻转法行针过程中,将腧穴组织分别看成麦克斯韦体和开耳芬体模型.以开耳芬体模型为基础,给出了捻转法行针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和近代物理学意义上的总能量输入方程.  相似文献   

7.
一类平面对称五体问题的中心构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体力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是N体问题,而中心构型是N体问题目前最热门的研究内容。本文根据中心构型的定义,找出了一种五体的“1+风筝”构型在某些条件下成为中心构型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配合物(一)     
下面是有关配合物的一组试题。关于配合物的知识可参看大学无机化学的有关章节,为便于解题,这里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或原子)为中心,以配位键结合若干个配位体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分子。在中学化学中熟知的银氨溶液,其分子式可写成[Ag(NH_3)_2]OH,就是一种配合物。它的中心离子是Ag~ ,配位体为NH_3。 作为配合物中心的,通常是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的离子,但也有金属原子。这些离子和原子叫做配合物形成体。作为配位体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中至少有1个原子具有孤  相似文献   

9.
"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融合,以演练文化为目标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体演文化"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让学生在目的语语境中学习语言和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结合医学留学生的特点,研究"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方法与建模:两种竞争的探究教学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方法是美国中小学中普遍使用的探究教学模式,近年来,模型中心模式通过指出科学方法模式的施教是程序化的、与科学内容缺乏联系等问题,向科学方法模式在中小学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地位发出挑战。二者的论争反映它们在科学探究内涵理解及探究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关注不同,启发科学教育者认识到真正探究教学是在"活动"与"思维"的连续体中寻求平衡的过程,并在科学方法和模型中心模式各自的应用时机、师生关系建构及探究教学有效性认识等方面给予我国探究教学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编写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具有组织严密、图表丰富多彩、深浅适中等许多优点,但美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现结合自己教学和学习体会,谈谈我们的肤浅看法。1科学性方面的问题1.1P27倒数第2行“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应改为“多数动物细胞和某些藻类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因为并非所有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1.2P53图19中之③画的是死细胞。1.3P121倒数13行“现在已经分离出这种物质,并证明它是吲哚乙酸”。建议删去引文中“现在”两字,因为吲哚乙酸早在1…  相似文献   

12.
张燕 《现代教学》2013,(7):70-70
在一次复习检查中,我发现,对于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很多学生回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中心体复制,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而对于关键点“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则是由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能提到的反倒很少。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二者在高等教育体内部形成了"中心"与"周边"的关系.其中,经济属性包括生产、服务和消费等要素,散于"周边";文化属性包括器物、制度和观念形态,聚于"中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体的动态互动,处于"周边"的经济因素互动更为活跃;居于"中心"的文化因素在互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经济要素的互动表现出了开放性、敏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文化要素的互动呈现出了渗透性、惰性和排斥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情态动词肯在情态中处于中心地位,其语义扩展机制为隐喻和换喻;空间合成理论可用于对肯的在线理解。肯与现实体了、静态持续体着、起始体起来、经历体过和继续体下去连用时一般只能用于否定、疑问和条件句中。与肯连用的情态动词主要是认识情态。肯有积极性特征,一般只能选择正向义动词作主动词;负向义的动词一般不出现在肯的肯定式里,但可以出现在肯的否定式、疑问式或条件句里。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教材P .39上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解见图 1:图 1课文中讲到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 ,在细胞分裂的前期 ,中心体内的两个中心粒已经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 ,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末期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最后 ,把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 ,一个子细胞中应该含有一组中心粒 ,而不是两组 ,所以 ,我认为图 1应改为图 2为妥。图 2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 ,形成的子细胞中不光是和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完全一样的 ,中心体的数目也是一样的 ,真正明白细胞的分裂结果关于高中《生物》教…  相似文献   

16.
量词“双”对名词性成分得选择是个范畴化得过程。在“双”范畴中,两体相同是范畴中心,是“双”对名词性成分最基本的选择。随着范畴中心向外延扩展,分为范畴的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  相似文献   

17.
“项目裁体、任务引领、文化渗透”教学模式就是以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裁体设计课程教学,在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在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一些差别,即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一组中心粒的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在两组中心粒之间形成纺锤体.细胞分裂的末期,细胞的中部不是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最后两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正>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有很多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陷入理解上的误区,现归纳如下:误解一:认为没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除动物细胞外,还有一些生物细胞也没有细胞壁,如支原体,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不属于动物。误解二:认为只有动物细胞才具有中心体中心体不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还存在于低等植  相似文献   

20.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是L.Pauling在N·V·Sidgewick的电子对配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概念十分明确,能说明配位化合物的中央体的配位数、中央体和配体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立体构型以及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活性等。因而,它仍是配位化合物的主要化学键理论之一。本文对均一型的单齿配合物MLx的某些特定的立体构型,用群论的方法选出中央体价轨道可能的。杂化方案,然后谈谈如何根据中央体M的性质确定合理的。杂化方案。1构造某特定对称性配合物中价轨道可能的σ杂化方案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M)与配合体(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