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原理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教育学科的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原理或理论研究习惯于把"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等"关系"性问题作为研究的主体内容,而忽视教育本体自身的问题,从而引发教育理论研究的种种危机。教育理论研究必须超越"关系"情结,从教育这一人类"引导活动"入手,对历史和现实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思维逻辑分析,形成高度概括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育的对象,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抽象的整体,而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存在。教育需要正面看待学生,需要关注教育中的"人",努力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虽然两者在教育基点、教育指导原则,儿童发展观、教育行动研究思想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理论联系,但在教育本质观、教育领域观、教育方法观等方面存在着实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德语为Sein)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给思想去思考的东西。"换言之,存在超越了任何思想体系。而"超越"并非指在终极意义上对人存在于世界的超越。存在应该从范围的观念上来理解:"我们可以言说人的孤独感和被弃感(Geworfenheit,德语,弃绝,被抛弃),那种意识到死亡的剧痛而产生的一种无意义感。"海氏的"诗"、"语言"、"思"就是开启(亦即揭示)"存在"和"在者"的真理。人类需要寻找生存的意义——即便是一个否认人类进步可能的负面意义。这种需要把我们引向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的最后一行字:"人宁愿有空白的目的也不愿没有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对学科教育曾有四种态度,即"轻视"、"对抗"、"亲近"和"超越"。"学科本位"和"人本位"的二元关系是对学科教育态度的来源。重建"生活"概念,从新生活教育视角看学科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认为学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学科教育是三种生活教育之一是生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科教育实施还存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学科教育,个体生活教育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归宿,其实质是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提升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视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它应该是人性的塑造、发展、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然而什么才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本色?又如何让语文课堂能够"简单、扎实、有效"?并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去"伪"存"真",让教育教学回归"真"课堂?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从教学形式、教学情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语言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简称"四德")教育以生活为本真之源,关注与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性。然而,面对社会转型这种深层的社会变迁,高职院校"四德"教育面临诸多困境,遮蔽了"四德"教育实效意义。超越"四德"教育困境的方式是进行创新模式改革:促进"四德"教育与社会的融合,进行回归生活的"四德"教育课程设计,促进"四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主要包括"技术人","理性人"和"经济人",文章在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揭示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由"文化人","游戏人"和"信息人"为主体构成的"人的形象",并就其合理性进行阐释,以期能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布伯的"我—你"思想把他人、他物看作是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思想,其中蕴涵着对"利他"思想的独特见解。孔子的"利他"思想正是"我—你"关系的体现,"仁"的实质就是"我—你"关系,"忠恕之道"是"我—你"关系的实践,它超越"人"与"己"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实现人与人的情感交融。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往往因为更多地指向"证实",呈现一种从教师和文本出发的对课堂预设的有序证明过程,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强调呈现的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并表现学生主体世界的丰富性。因此,从学生主体出发的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和体验,即指向"解释"的教学,应该成为现代课堂"教"与"学"关系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正义的教育不能限制人的发展,而是为人的多样性发展以及过有尊严的、"好"的生活服务的;正义的教育不能限制孩子对于"好"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要提供机会让每个孩子能够在尽可能多的生活方式中做出自由、理性的选择;正义的教育不能贬损人的自主性,而是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有能力、有机会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享有基本教育自由既是正义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过有尊严的、"好"的教育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宏 《学苑教育》2020,(1):23-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应体现在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和亿万人生活的不断改善。每个家庭都好,国家才能好。这种家国一体的信念和情怀就是"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信心,本文就是从"家国情怀"教育着手,探索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命、生存、生活是人成之为人的首要前提与条件。在人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生命、生存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因此,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应该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三生教育”规定着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三个维度,从人的生存性、社会性、超越性三个层面上体现出其价值的三重意境。  相似文献   

15.
人类无限膨胀的"自我"意识覆盖了其整个活动领域,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践踏师生和谐关系、侵犯学习者主体性的"过度教育",它是人类操控自然欲望在教育领域的"移情"式体现。"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教授行为的过度、理论知识强调的过度、学习动机外化的过度以及成人化观念的过度。"过度教育"容易导致学习者纯粹性认知片面发展,主体完整性丧失;内在主体性抽空,社会工具性畸形;独立品格萎缩,依赖品格形成;本源兴趣销蚀,质疑精神钝化。实现"过度教育"的回归,教育者就要关注学习者作为人的独特的生命体存在,关注学习者在实践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以适度的教促成学的自然效果,生成学习者自我的主体感,达成学习者的自然需求、能力与意义,使教育真正成就人的自然性与本真性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三主体"教育是指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彰显各自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主体"教育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培养和彰显,注重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时空中的合作,追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主体性实现"共生共长"。从性质上说,"三主体"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共生的教育、合作的教育。从价值来说,"三主体"教育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建构,让教师的主体性获得丰盈,让家长的主体性形成自觉。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做人"的教育和做"人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做"人的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其一是用"家"的理念来经营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二面向学生,尽量让其做主,对教师做到尊重和放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既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以及教师的主体地位,也改变高校的教育管理与决策。面对这种改变,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面临挑战,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全新的要求。如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通过终身学习、合作学习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生命的教育方面,学校与家庭教育都应该教导学生先从认识自己出发。对儿童"自我"的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等。本文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视角,以生命教育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背景,论述在"自我"教育下,儿童在感受、感动、感恩中,体验生命、关怀生命、服务生命这一由"感"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要不要留下痕迹,是教育工作者常思考的问题。现在多数人认为教育应该"无痕",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讲求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江苏省盐城市建军路小学的书法教育,在探索教育"无痕"之前,着力推进"有痕"教育。"有痕"教育自有其价值与意义,应被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