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评介王惠民敦煌遗书中有近百篇9~10世纪间撰写的邈真赞,在研究历史、宗教、文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迄今收录邈真赞较多的著作有三部,即陈祚龙《唐五代敦煌名人邈真赞集》(巴黎,1970年)、唐耕耦等《敦煌社会经...  相似文献   

2.
梁幸德是曹氏归义军时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敦煌遗书P.3564《寞高窟功德记》、P.3718《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的《梁幸德邈真赞并序》、P.3016背《厶乙上沙州曹议金书状》、P.2621《张怀义卖舍契》、《梁幸德卖舍契》等皆有记载。敦煌遗书中对一位官员如此多的记载是比较少见的。从敦煌遗书记载看,梁幸德曾经在长兴四年  相似文献   

3.
《李(绍宗)府君邈真赞》是敦煌遗书伯3718敦煌名人邈真赞集中的一件,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件。为便于人们应用,现按原卷的行次(每行结束,用“/”表示)录文并略加点逗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4.
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写真邈真赞,是以写真肖像和撰写赞文相结合的形式,为后世子孙缅怀之用。现藏于甘肃省榆中县博物馆的《方氏像谱》,是明清时期的一本族谱,里面有一篇思亲怀旧之文。其形式和内容,应归于"写真赞",和敦煌写真邈真赞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敦煌碑铭赞辑释》评介周丕显(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室郑炳林副教授继《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之后又编著了《敦煌碑铭赞辑释》一书,现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关于敦煌文书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汇辑、校注和研究的著作。敦煌、...  相似文献   

6.
郑炳林 《家教指南》2006,3(6):64-73
本文从梳理敦煌文献邈真赞过程中,发现并探讨论证了其中涉及真堂及其相关问题,即敦煌邈真像的作用,影堂与真堂设置的地点,功用及其作为真堂所反映出来的佛教世俗化人间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人《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相似文献   

8.
《序志》篇作为《文心雕龙》之"总序",是作者自述志趣并总结全书之关键。从"赞"的本义来看,它最初产生于对事物的赞美感叹,后来这种文体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说明文义。《序志》篇赞文作为全书的纲领性篇章,是《文心雕龙》之精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能体现魏晋玄学思想的《庄子》郭象注为参考,逐层细致、深入地探索了该篇赞文与《庄子》思想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9.
敦煌文书《某使君造龛设斋赞文》的有关问题马德一敦煌文书P.3542《某使君造窟设无遮斋会赞文》(拟)全文如下:1.厥今朱明半掩,令公钦慕于金田;炎景初临,使君倾心于2.席侧。舍珍财于宝地,祈恩于三世之前。设大会举郡无3.遮,焚名香而雾盖。八音竟奏,合...  相似文献   

10.
曾瑞琪 《文教资料》2011,(18):77-79
《史记》的“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曰”都是司马迁与班固的直接议论之词.这些论赞序很好地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思想观点。本文透过两书的论赞序.比较司马迁与班固在学术思想、历史观、历史人物定位、天道观等思想方面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花间集序》作为我国词史上第一篇词论,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词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认为:《花间集序》没有把花间词说成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娼风的结合;《花间集序》的宗旨是倡“雅”贬“俗”、扬“清”赞“艳”。  相似文献   

12.
《元结碑》     
<正>【作品概况】《元结碑》又名《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颜真卿为表深念之情,精心书写,在距挚友元结故后葬地一公里的云台观鉴刻制碑。碑高220厘米,宽90厘米,厚40厘米,四面铭文。碑成后运至泉上村立于元结墓前。【观典赏析】《元结碑》是颜真卿生前留给后人的最后一件力作。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陈子龙词的审美意趣。陈子龙有两个词集:一是《江蓠槛》,一是《湘真阁存稿》。《江蓠槛》写于青年时代,主要歌唱的是春天和爱情,凸现其名士风流,间有英雄迟暮之感。《湘真阁存稿》乃是明清易代之后的作品,自觉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手法,春情绮思中寄托着亡国之恨。从《江蓠槛》到《湘真阁存稿》,一以贯之的是风流婉丽的风格,但后者的审美意趣又有若干演进和突破,词蕴更为绵邈凄恻,包含更丰富的隐喻潜能。  相似文献   

14.
《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一篇非常重要的画论。对于此文的真伪也多有争辩,然而殊少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辨析。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历代名画记》中所存《魏晋胜流画赞》实为顾恺之赞序集佚,由此,《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是否题目互误的讨论也将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15.
张淮深改建北大像和开凿94窟年代再探─—读《辞弁邈生赞》札记郑炳林AFurtherStudyoftheDatingoftheReconstructionofthe“NorthGreatStatue”andtheConstructionofCave94...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自撰《新五代史》,写了五十多篇序和论,还有二百多条小注,其中有不少也是论的性质。后来,他奉勅与修《新唐书》的本纪、志、表三部分,又写了序、赞二十余篇。这些序、论、赞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很多,如《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赞》论唐之兴盛,卷十《昭宗本纪赞》论亡国不必皆愚庸暴虐之君;《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论》论不伪梁,卷四《唐庄宗本纪论》论沙陀世系,卷十《汉高祖本纪论》论即位改元,卷十三《梁家人传序》论女祸,卷二十四《郭崇韬传论》论枢密使之沿革,卷二十七《康义诚传论》论侍卫亲军之制,卷四十《温韬传论》论厚葬之弊等等;但也决不是泛滥无归,没有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治乱盛衰之理”。记“兴废存亡之迹”、论“治乱盛衰之理”,这本来是我国历史编纂学的传统。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的主观动机,又  相似文献   

17.
沧海赋     
序:水调歌头,沧海龙吟 [丙戌之年,观澹澹沧海,思古今之英雄贤才,皆具个性之美,是以流名千古矣,故为之词,以抒己见,兼赞个性飞扬之美]  相似文献   

18.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杰出散文家韩愈祭他亡侄十二郎的一篇祭文,这篇文章是古代祭文的名篇。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祭文由于所祭的对象不同,有的主要在于称项死者,  相似文献   

19.
S.4654晚唐《莫高窟纪游诗》新探张先堂S.4654是一个抄写于五代后周时期的内容十分丰富的长卷。卷中保存有多篇唐、五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如此卷正面所抄的《萨诃上人寄锡雁阁留题并序》、《唐故归义军节度使衙前都押衙充内外排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  相似文献   

20.
名人茶缘     
我国用茶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诸多名人志士均与茶有缘,有的还热衷此“道”。孙中山赞茶被尊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生前曾数次到杭州。登六和塔,饱览秀色;临虎跑泉,畅品香茗。茶后并留言赞曰:“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