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10,(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可见一个人的信用是相当重要。与朋友约好了,却没有去。跟妈妈说好了,要自己洗袜子,却不见行动。类似的事情很小也很多。学了论语之后,你是不是在努力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人。  相似文献   

2.
年少时,我们对着天空大喊“好想谈恋爱呀”,长大后,却变成了“恋爱真麻烦,还是单身好”。想谈恋爱的理由微乎其微,不想谈恋爱的理由多如繁星。一个人自然有一个人的好,不用因迁就别人而失去自我,也不必为坚持自我而得罪任何人,所以,我能想到的浪费时光最美好的方式,就是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中李勇老师向学生公布自己QQ的初衷是好的,但在细节上却忽视了QQ的专用性,以至于在自己了解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一个"目瞪口呆"道出了其形象在学生心中的落差。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榜样效用。然而,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很多老师也喜欢在网  相似文献   

4.
正喜欢你的人其实一直都很多,你被喜欢的地方也很多。只是你没时间、没心思、没精力去发现。你总是着急改变自己,以获得别人的喜欢,却没有停下来发现,你一直在被喜欢着。人多半的心理问题,来自不喜欢自己。每天都觉得自己两个地方不够好:这也不够好,那也不够好,然后自卑焦虑、努力改正,希望自己能变成理想的模样。我给学员做培训,有时候会做一个优点练习,邀请学员讲出自己的三个优点。这个练习中,很多人会不愿意先讲,讲的时候也要搜肠刮肚才挤  相似文献   

5.
拒绝也给力     
正你是否觉得很难拒绝他人?你总是宁愿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尽量对别人好吗?好吧,这么想的人不止你一个。我过去总是不太善于拒绝,因为我不想伤害他人的感受。不久之后,我便意识到所有这些情况对我毫无益处——我本应拒绝却没有那么做。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别人操劳,却没有留给自己同等的时间。这让我觉得沮丧不已,尤其是因  相似文献   

6.
极地桃源     
眼皮好重,怎么也睁不开。又是一群人的低语声,在耳边嗡嗡作响。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这样躺在一群人中间。像是做着一个同样的梦,自己却跳在梦境之外冷眼旁观。最后有一个颇具威严的低沉嗓音,结论性地宣布:这个人没法救得回了。 讨厌!我还没到死的地步呢!汹涌而至的恐惧感,惟  相似文献   

7.
你就是天堂     
想起小时候曾读过的安徒生童话《好心境的人》:守墓人因为自己有好的心境,一点也不觉得墓园阴森恐怖,相反却为自己生活在很多朋友中而备感欣慰甚至自豪。他总在黄昏到墓园散步,读一座座坟墓如同读一个个人的历史,如同读一页页生动的书。他总以好的心境迎接新朋友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画     
莫千之画得一手好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人已过六旬,却无一得意门徒,这是他的一块心病。虽然拜师者络绎不绝,可莫大师暂时并不想收徒,他想物色一个真正合适的弟子,而后将自己生平所知倾囊相授。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学生》2011,(35):32-33
安岳县孤燕:我是一个缺少信心的女孩,总认为别人都比我好。我很注意学习别人,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表现自己本来的样子,做好自己。我在拼命学习的时候,会突然想到,就算我有了非凡的成绩,还是有心理负担呀。我努力地改造自己,最后却更加苦恼,心里更乱。生命的方向,究竟应该怎样把握?怎样才能做一个没有忧愁和烦恼的人?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鉴赏》2006,(7):66-67
《好草都死了》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微型小说,这是一篇写“权钱交易”的故事。文章围绕着叫“瑞雪兆春”的兰草,写了处长三次要兰草的故事。处长所要的兰草也并非自己享用,而是用来卖给别人的。这之间的交易如同是一个“生物链”。处长有权却要钱,富户有钱却想要兰草,儿子无权也无钱,父亲却有让人垂涎的兰草。于是,交易就由此产生了。处长利用手中的权,要儿子去家中要兰草,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电话咨询中,有一个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女儿12岁了。前几天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买文具,但由于老师临时找她有点事,她就没有去成,她的同学于是自己去了。后来同学知道是老师找我的女儿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但我的女儿却不停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她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我开导她也不管用。她在学校是大队干部,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别人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但她的问题我最清楚,她如果有哪一次考试出点错,不等别人说,她自己就会指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于…  相似文献   

12.
每一片烦恼的影子里,都会站着一个他人。追根溯源,你烦的是这个人,恼的是与之有关的事。最顽固的烦恼是,后来,这个人也遁去了,没了踪影,却还要跟自己过不去,缠斗个不休。这样的烦恼最是无药可治。这时候,不妨分解出另一个自己来,嘲笑一番,辱骂一番,与心生魔障的这个自己决裂。有些烦恼,需要我们痛快淋漓地决斗一次,完败另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13.
学费     
“你想好吧!考上考不上,咱家都是拿不出钱的。”父亲叹息着说着这些话。母亲则在一旁忙着干自己的活,显得也很无奈。“嘭”,我使劲地关上门,到自己的房里一个人发呆,也把泪水往心里咽。我开始恨他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在我将参加中考前说这番话!我太恨我的父亲了!晚饭间,显然与以往大不一样。父亲只顾一个人坐在火旁吸闷烟,母亲也不唠唠叨叨的了。一切显得很平静,但每个人心里却很不平静。我只埋着头吃饭,吃完饭就一个人气冲冲地去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4.
一个心比天高、不甘心只做下人的婢女,耍尽各种心机,争到了自己想要的虚荣、地位、权利,却失去了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东西,最爱的人……好想穿越到古代告诉对她说:亲!你的损失大了!  相似文献   

15.
字如一个人的外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写一手好字,教师也不例外,教师更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个个能写一手漂亮字,然而实现这一愿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书写能力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高低,怎样才能通过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6.
每一片烦恼的影子里,都会站着一个他人。追根溯源,你烦的是这个人,恼的是与之有关的事。最顽固的烦恼是,后来,这个人也遁去了,没了踪影,却还要跟自己过不去,缠斗个不休。这样的烦恼最是无药可治。这时候,不妨分解出另一个自己来,嘲笑一番,辱骂一番,与心生魔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曾在回答子贡“乡人皆好之,何如”与“乡人皆恶之,何如”两个问题的时候曾说:“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孔夫子的意思就是,一个被所有人都欢迎的人,一定不如一个被一部分人喜爱,却被一部分人厌恶的人。这是因为,倘若一个人不分善恶地交好,使得“乡人皆好之”,那说明这个人可以将所有人奉承得心满意足,缺少是非善恶的底线,也缺少属于自己的原则。博得恶者的好感不仅多此一举,还会模糊了自己的善恶分界线。因此君子之道应该明辨是非,站定立场,学会拒绝,唯有这样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成为真正的君子。  相似文献   

18.
《好草都死了》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微型小说,这是一篇写“权钱交易”的故事。文章围绕着叫“瑞雪兆春”的兰草,写了处长三次要兰草的故事。处长所要的兰草也并非自己享用,而是用来卖给别人的。这之间的交易如同是一个“生物链”。处长有权却要钱,富户有钱却想要兰草,儿子无权也无钱,父亲却有让人垂涎的兰草。于是,交易就由此产生了。处长利用手中的权,要儿子去家中要兰草,然后卖给有钱也得不到兰草的富户;富户虽然没有权,但他可以用钱去进行交换,利用他人手中的权,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两盆兰草;儿子大学刚毕业,为了讨好巴结处长,他向父…  相似文献   

19.
风为裳 《小读者》2011,(1):48-49
一个学期下来.梁璐成了班级里最不受欢迎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那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新学期伊始,梁璐的起点是很高的.顺利当选为班长,得到老师的信任。梁璐做事也算是认真负责的,怎么到头来.却两头不落好呢?  相似文献   

20.
休止符     
睡懒觉的人总是会给自己一个理由:太累了,于是,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却不知时间已经渐渐流逝了。生病的人总是给自己一个理由:我是病人。于是什么也不做,吃喝拉撒全靠别人,把生病当作一种享受,却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厌学的人总是会给自己一个理由:明天学也一样。于是,今天的留到明天,又留到后天,当玩够了,时间走了,才知后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