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所谓开放型命题,是指命题的题设条件、解析策略或题目结论具有开放性(多元而不唯一)特点的命题。开放性试题很容易贴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符合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要求。因此,这类试题在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题量也多,已经成为命题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所谓“陷阱”题,是指命题者设置一些具有较强迷惑性的选项或较易答错的问题,诱使答题者往其设置的圈套中去作答,而最终得出错误结论的题目.这类试题因其隐蔽性强,旨在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有非常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而对于硝酸知识中的这类问题,是高考命题者比较喜欢出题的地方,现通过分析来帮助大家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放式探索型试题已成为近几年较受欢迎的一种中考新题型之一.比较起来,常规的解答题或证明题,其条件与结论大多是由题目本身给定的,具有理想化、模型化的刀斧痕迹.考生的工作就是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地完成“条件——过程——结论”的操作模式.而新颖的开放式探索型试题相对命题的结构而言,是指构成试题的背景材料、结论、解题依据和解题方法四个要素中缺少两个或三个要素的命题.这类试题能给学生提供思维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发挥,使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得到考核.…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试题是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频繁出现的新题型。所谓开放性试题就是指利用条件或结论等不确定而编拟的试题,这类试题充分利用题目的不确定因素,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物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类试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本文就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谈两点浅见。一、开放性试题的类型1.条件开放型。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题目给定结论,而确定满足结论的条件是多样的。这就要求考生对与之相关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并具…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各类题型中往往会出一些具有“隐含条件”的试题.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的背后,即使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也极易被忽视,从而造成解题出错或解答冗繁.如何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命题特点及2006年命题展望 2005年试题特点:各种版本高考试题有关烃衍生物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绝大多数是涉及多种官能团或多种物质的综合性问题.而一些简单的题目,表现为有机物的命名分类或键型上.在各类有机物的综合问题中,衍生关系、同分异构体现象和有机反应类型都将各显身手.有许多没有在教材中出现的陌生有机物.特别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且又是近年来引起某些事件的有机物.更受高考的青睐。将出现在有机的高考试题中,以检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苏丹红就多次出现在几套高考题中.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这几年高考命题改革的一大趋势,而以空间图形为素材的轨迹问题,由于具有其独特的新颖性、综合性与交汇性,所以倍受命题的亲睐.但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创新能力与数学思想方法要求高,而且这些题目远看象“立几”近看象“解几”,所以不少学生碰到这类问题时,往往是望题兴叹,百思而不得其解.本试从几个例题来剖析这些问题的基本解法.  相似文献   

8.
雷铁飞 《物理教师》2013,(11):84-86
开放性试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过程多种可能性,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类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各地中考试卷中,都出现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寻味的开放性试题,它们成为试卷中的亮点,格外引人注目.从近几年高考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性物理题大致可分4类,即条件开放型、过程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很多学生一见开放性题目就害怕,因为他们的分析能力还不够,分析起来无从下手,笔者精选了以下一些题目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于高考的备考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能力立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网络并交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新特点和大方向.与递推数列有关的概率综合题正足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考试题中.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且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交汇自然贴切,数学思想和方法考奄充分,考生普遍感到难以下手,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1年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尝试使用多套高考数学试卷.到了2007年,高考试卷仅理科卷就达到了20套之多.而编拟高考数尝试题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尽管命题者在命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各省市自身科研、师资等因素的限制,疏漏现象仍时有发生.而命题失误的定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答案值得商榷之处、题干本身存在的问题、试题设计存在的偏颇性问题、题目设计技术问题和难度问题等.本文试以近年来各地高考试卷中一些命题的失误现象为例加以剖析,以引起命题者和教学者的注意,避免或减少此类失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代数推理题以其立意新颖、结构精巧、抽象程度高、能有效检测学生智能水平而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或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成为高考的热点题型.由于这类题目的条件与结论间往往跨度大,关系隐蔽,解法无固定模式可套,以致多数学生望而生畏.那么解决这类题是否就无规律可循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就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策略浅述一二.  相似文献   

12.
无机推断题因其既能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全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特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备受命题人的青睐,这类试题已成为每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随着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方案的逐步实施,这类试题在命题形式和考查角度等方面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就这类题型进行命题特点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求双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是解析几何中一类典型的题目,这类问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综合性强,方法多,高考中多次涉及且题目常出常新.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构造不等式.现结合近两年高考试题,探讨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已成为高考的一个焦点。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投身于这类试题的命制工作中,这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但我认为在命题时,应该把试题科学性放在首位。下面通过两道题目来看一看科学性对命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高考将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而科学素养的最重要体现是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生物探究实验类试题是近年来高考中最常见的一类试题。如何解答好探究实验类试题、特别是开放性的探究实验类试题呢?我们通过以下几道高考试题的解析来体会这类试题的解答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试题通常是条件完备、问题的情境清晰、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单一的,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惟一确定的。这类题目在传统考试中比比皆是,它在各类评价性考试中起到了不可否定的作用。但是,这类题目也存在致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谓的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其特征是试题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的指向不明确、结论不确定。解答这类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根据命题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检索或加工处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论,它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求解混合物中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足高考化学所考查的知识点之一,也是化学学习中要求掌握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这类题目也常见于各种资料与试题中.下面按试题特点来分类阐述相应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8.
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在数列、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命题,在高考试卷以及各地高考模拟试卷中这类题目频频出现,而且很多的情况下是最后的压轴题.因此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一个题目来阐述主要解题方法,这样便于记忆,更避免了题海战术,与新课程学习要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纵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轨迹方程的考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即题中明确告诉你要求轨迹方程(或求某种特殊的曲线方程),另一类是“隐性”的轨迹问题,表面上题目与轨迹方程无关,但把问题转化为求轨迹方程则容易解决.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方向不易把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设置了一些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题,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以“折叠纸片”为依托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这类题目将探究轨迹问题融于操作实验中,形态鲜活,为往年试题所未见,旨在倡导探索、创造、发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研究性学习,具有素质教育的良好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