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因子-I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19人,分为两组: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和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试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因子-I的变化情况。结论:(1)通过两个阶段的交替训练,两个组运动员的GH和IGF-I变化幅度减小,运动员对于低氧刺激的调节能力增强了,有利于运动员更好的适应训练。(2)高原-亚高原组第二阶段GH、IGF-I整体水平要高于高原-平原组,表明在亚高原训练后可以更好的过渡到高原进行训练,减少运动员的适应期,有利于运动员在高原期间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研究证实,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理功能,运动促进骨生长发育的作用可能与骨中GH IGF-I水平升高有关,动物实验表明运动对GH-IGF-I轴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GH,JGF-I在骨发育中的生理功能和运动对骨发育以及GH,JGF-I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GHBP)是了解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 IGF)轴变化的主要指标。研究测定了青春期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安静时和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即刻血清 IGF- I和 GHBP的浓度。结果显示 :运动员安静时血清 IGF- I和 GHBP浓度与普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血清IGF- I和 GHBP浓度较运动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 ;运动员血清 IGF- I和 GHBP的浓度对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的应答和普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可见 ,长期有氧耐力运动并未改变青春期少年 IGF- I和 GHBP的分泌 ,具体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因兴奋剂的种类和检测手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兴奋剂是新的兴奋剂种类.运动员期望通过使用基因治疗技术来获得竞技优势.其中用于提高耐力的主要有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用于提高肌肉力量的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肌肉生长抑制素、生长激素、机械生长因子等.由于基因兴奋剂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使检测成为难题.文章介绍了可能被使用的几种基因兴奋剂以及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探讨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对运动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对雄性SD大鼠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并进行耐力训练,发现心肌组织中IGF-1水平降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提示过量生长激素进一步促进长期有氧耐力运动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CM-100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的测定,同时测定血睾酮浓度。结果:乒乓球运动员的跟骨骨密度与普通大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密度都与血睾酮呈正相关。结论:乒乓球运动对跟骨骨密度有促进作用,血睾酮与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骨质状况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女性大学生的骨质状况,探索影响骨峰值的相关因素,对苏州地区199名女性大学生的前臂和跟骨骨密度、形态学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对月经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大学生的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苏州地区女性大学生的骨密度均值低于全国同龄女性;体脂肪量、上臂皮褶厚度、克托莱指数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握力、平衡能力、月经状况和体育锻炼,是骨量生长期女性骨密度的有效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人体骨密度是反映骨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体育运动对骨密度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人体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代谢的状况,评价体育锻炼效果,进而指导大众健身。同时,骨密度也是评价运动员训练状况和身体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运动训练中掌握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价训练效果、防治运动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是测量骨密度的主要工具。研究表明,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献综述法,对近年来肌肉营养因子和运动对肌肉营养因子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研究运动与肌肉营养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运动与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的关系上,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生长激素(hGH)等兴奋剂的检测水平,而且可进一步阐明运动导致骨骼肌、心肌肥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作为生长激素促生长作用的调节因子,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收集了近年来关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在运动、低氧及低氧运动的不同应激下变化资料.发现常氧运动对血清IGF-Ⅰ影响较小,而局部组织、器官中IGF-Ⅰ有显著增加;低氧对GH-IGF-Ⅰ轴有抑制作用,且低氧运动后血清IGF-Ⅰ显著下降.但其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机械生长因子MGF(Mechano Growth Factor)起源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是IGF-1基因经过不同剪切而衍生的。MGF的表达主要受机械刺激和组织损伤的影响,且比肝型IGF-1具有潜在的增加肌肉质量的能力。为更好认识MGF在肌肉生长中的作用,对MGF的生物学作用,以及运动、激素对MGF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对骨骼肌生长和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轴是肌肉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虽然许多组织都能表达IGF-I,但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骨骼肌是IGF—I的靶器官,同时也分泌IGF—I。骨骼肌组织表达的IGF—I对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修复非常重要,也是通过适当干预保持肌肉质量的重要调节因素。主要讨论GH/IGF—I在促进骨骼肌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并讨论其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Maximal strength, power,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maximal and submaximal cycling endur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erum hormone concentrations of testosterone, free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were examined in three groups of men: weightlifters (n = 11), amateur road cyclists (n = 18) and age-matched controls (n = 12). Weightlifters showed 45-55% higher power values than road cyclists and controls, whereas the differences in maximal strength and muscle mass were only 15% and 20%, respectively. These differences were maintained when average power output was expressed relative to body mass or relative to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Road cyclists recorded 44% higher maximal workloads, whereas submaximal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 was 50-55% lower with increasing workload than in controls and weightlifters. In road cyclists, workloads associated with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of 2 and 4 mmol.l-1 were 50-60% higher and occurred at a higher percentage of maximal workload than in weightlifters or controls. Basal serum total testosterone and free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in elite amateur cyclists than in age-matched weightlifters or untrained individual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noted between the individual values of maximal workload, workloads at 2 and 4 mmol.l-1 and the individual values of muscle power output (r = -0.37 to -0.49), as well as the individual basal values of serum total testosterone and free testosterone (r = -0.39 to -0.41).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fic status of the participants with respect to training, resistance or endurance is important for the magnitude of the neuromuscular,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observed between weightlifters and road cyclis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cycling, long-term endurance training may interfere m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scle power th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ximal strength, probably mediated by long-term cycling-related impairment in anabolic hormonal status.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负荷对人体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举重、中长跑和不从事任何专项运动(对照组) 各30 名男青年的前臂骨进行了观察测定, 并对三组青年的前臂木尧、尺骨骨皮质、骨髓腔、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木尧、尺骨骨皮质厚度是举重组大于中长跑组和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且中长跑组略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骨髓腔径未见随骨皮质增厚而缩小; 其木尧、尺骨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在三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即举重组、中长跑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在备战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利用肌酸激酶指标对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训练监控。结果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赛前控降体重情况下,大强度训练对血清CK活性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血清CK能比较灵敏地反映举重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大强度训练周血清CK总活性高于我国女运动员的参考范围,应注意监控及疲劳恢复,防止疲劳积累。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智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130-134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的等方法,建立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指标模型包括:肩宽、髂宽指数、克托莱指数、血睾酮、高抓、借力推、体前屈等7个指标;指标权重模型中,以高抓占有最大权重(0.52),髂宽指数所占权重最小(0.03);另外,不同重量级别之间,肩宽、克托莱指数、高抓、借力推4个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以重量级最大,中量级次之,轻量级最小。在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评价体系中,虽然不同性别各重量级别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各不相同,但对其综合评价时,各等级标准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tor,IGF-1)与心血管疾病、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法、前瞻性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综述有关血清IGF-1、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运动等相关资料,进一步阐述血清IGF-1与心血管疾病、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结论:血清IGF-1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运动干预手段会对血清IGF-1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了1979~1999年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培养水平举重运动员的实践。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理论与实践是成功的。指出了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优势,以及影响体育院校举重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不利因素,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