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发现了尿液对判断病情的重要性,他注意到儿童和成年人发热时尿液的变化,并提到气味的不同和颜色的变化。罗马名医盖伦(Claudius Galen,129—199)的许多著作也描述了肉眼观察尿液的结果。波斯医学家拉齐(Abu Bakr Mu ammad ibn Zakariyaal-Razi,865—925)在《曼苏尔医书》(Kitabal-MansouriKitab)中总  相似文献   

2.
劳动与运动劳动是健康必需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古希腊医家) 必须劳动、劳动、再劳动,否则你活着也会发霉。——豪普特曼(1862~1946,德国作家) 劳动是最好的药物,是合乎道德和审美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的漫长历史 阿司匹林是一种既古老又非常时髦的药物。与阿司匹林有关的医药可以上溯到遥远的上古年代。古埃及纸草书中就有内服和外用柳树叶的记载。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给患者使用柳树皮研磨成的粉末为他们缓解疼痛和发烧。18世纪英国牧师埃德华·斯通(Edward Stone)记载了用柳树皮治疗疟疾以缓解其发烧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也终生实践着这个举世闻名的誓言,"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生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要诊治的病人是谁,对他们我将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被奉为医者誓言。而今,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大批身体力行践行誓言的医者。时代在变,他们的医者情怀却始终如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蓬勃教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论是作为医者应对日常繁忙的医疗工作,还是作为教授潜心麻醉学研究,张蓬勃始终都遵循着自己的"医者之道"。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科学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并不是陌生的名字,任何一本科学通史教科书都会介绍古希腊科学.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是大家熟悉的古希腊思想家的名字;水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皆数、四元素论、四体液说、四因说、天体的几何模型、拯救现象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命题或理论;古希腊人所展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性和智慧的崇尚、对真理的探求、对民主的执着等,更被大家认为是科学精神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7.
外科引流是针对积存于体腔内、关节内、器官或组织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液、胆汁、分泌液等给予开放通道而言.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8.
外科引流是针对积存于体腔内、关节内、器官或组织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液、胆汁、分泌液等给予开放通道而言。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9.
<正>水杨酸(salicylicacid)的化学本质是邻羟基苯甲酸,多存在于柳树皮、甜桦树和白珠树中,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状物,无臭无味。水杨酸也被称为植物激素,是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它就像沙滩中的金子一般被偶尔发现,人类从此开始了对它两千多年的探索和应用。水杨酸与阿司匹林如果你没听说过水杨酸,那你一定听说过阿司匹林,它其实是水杨酸的另一个身份。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提到,咀嚼柳树皮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减轻。我国汉朝时也有喝柳树皮汤能退烧止痛的记载。15世纪时,印第安人通过捣碎柳树皮并将其敷在伤者的皮肤表面以缓解疼痛。可以说,在现代制药技术普及之前,柳树皮几乎是世界很多地方最常用的止痛药和退烧药。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名医、两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曾说过:“给我产生热的本领,我将治好一切疾病。”热是什么?现代科学已经阐明:热辐射也是电磁波。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所有物体都向外发射电磁波。由此可以断言,人体也是一个天然的电磁波辐射  相似文献   

11.
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1]。城市黑臭水体是近几年城市居民反映强烈,损害城市人居环境,更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环境问题。以DY市城区4条主要的黑臭水体河道为研究对象,分析黑臭水体的水质现状、主要污染源、污染特征等,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以期达到黑臭水体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王冬梅 《百科知识》2013,(14):24-25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如果你做过性格测试,填过一些心理问答表格,那么你肯定对这"四气质"不陌生。心理测试中一般的解释为:胆汁质的人感情强烈而主动;多血质的人反应快且较温和;黏液质的人有较强的克制能力,情绪不外露;抑郁质的人则较敏感,具有内倾性。四气质说是从四体液说发展而来,后者最早是由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  相似文献   

13.
正何广胜,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199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2003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江苏省人民医院。我们都会有不小心受伤流血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它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有伺功能?白血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血液科专家何广胜,将为我们揭开血液的奥秘。访谈人:我们都知道,血液是在血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血液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何广胜: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不透明,呈红色,它主要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4种成分。从相互比例上来说,正常血液中,大概每600个红细胞,就对应1个白细胞和  相似文献   

14.
秦自民 《百科知识》2013,(21):35-36
在热带及温带海洋的泥沙质海域中,生活着一类其貌不扬的底栖性鱼,名叫鲮鲸。它们是世界性鱼类,在大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约有12种,我国有黄鲮鲸和黑鲮鲸两种,黄鲛鲸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鲼鲸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证藏药炮制常用辅料黑矾、黄矾的基源。方法:通过系统查阅《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专著及相关汉译本,对黑矾、黄矾的基源进行本草考证。结果:黑矾,藏文名称为???????,统一汉文名称为绿矾,基源为水绿矾族矿物水绿矾,也有部分地区以黄铁矿、针铁矿、褐铁矿和黄钾铁矾等作为绿矾进行使用;黄矾,藏文名称为????????,统一汉文名称为黄矾,原矿石应为黄矾矿石或纤铁矾。结论:通过对黑矾、黄矾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考证,为黑矾、黄矾的临床应用和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浩 《百科知识》2004,(4):34-35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西方世界享有医药之父的美名,他曾经说:“如果我们能给每一个人适量的营养和锻炼,不多也不少,那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最安全的健康之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了他的话是正确的。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显示,2003年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与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吸烟等不良  相似文献   

17.
黏液菌聚集     
约翰·泰勒·邦纳(1920~)20世纪早期以来,网状黏液菌就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们。人们常常将其称为"蜂窝状黏液霉菌",但其实它既非霉菌,也并非总是呈黏液状。它更通俗的名字叫做"群居阿米巴虫"。它的最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的生命周期。在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政治趋向民主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科学知识和高科技全方位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当今医疗卫生行业中,中国和许多国家都面临复杂的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困扰。两千多年的医学史中,中外医学大家不断在关注医患关系问题: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不乏医患关系的论点:如"医患相得,其病乃治";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格言医论》中有:"医生之责,非一己可完成,无患者及他人合作,则一事无成。"上世纪出版的西方医学名著《克氏外科学》的扉页上写着:"先交朋友,再做手术。"韩启德院士最近说:"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医疗已经  相似文献   

19.
<正>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智者应视健康为人类最大的福祉"。随着时代的进迁,生存环境的巨变,带来世界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单纯的西药已经不能适应人类防病治病的需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尝试天然药物和天然复合营养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天然物质就包括真菌。20世纪初,曾获得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的弗莱明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来自真菌类青霉菌,后来发现的头孢菌素就是来自真菌类的黄青霉和产黄头孢菌。据统计,目前已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10,(2):104-104
A:如果排除极其罕见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的确只有母猫才会出现黄、黑、白这样的三色花纹,而且连所谓的玳瑁色,也就是黄、黑二色的猫也全是母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