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被提上日程并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本文在国家形象宣传片诞生背景的基础上针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宣传理念和宣传技巧的建议,旨在为今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工作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邱文中 《新闻窗》2011,(6):57-57
上个世纪中叶的品牌传播实践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商品品牌延展到国家形象塑造,塑造形象有利于促成传播效果的达成,因为它形成了特定的传播氛围,我们称之为"情境"。形象传播就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人格化概念的传播行为,新闻报道、广告及公关活动中都会运用形象传播的技巧。形象传播经常运用到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计定江山 成祖一生,智谋过人,历史上流传有很多关于他的智谋故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国制作了诸多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带有着强烈的预设前提下的"他者"意味,多数呈现出的是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而韩国KBS制作的2015特辑《超级中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贯有的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铺垫,通过分析《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探索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5.
德国弗莱堡大学一个汉学教授给自己取中文名字叫做胜雅律,瑞士人,中国话讲的也很不错,他有部研究"三十六计"的巨著《智谋》在西方学术界影响很大,而他自己因此成为西方智谋学的领军人物,他的书最近也翻译到了国内.在这里,我想要表达的第一个意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经典的著作正在被人们重新发现,尤其是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在很多现代西方的著作里,我们看到了不少来自东方的智慧影子.  相似文献   

6.
彭甜 《新闻世界》2010,(11):113-1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7.
舞蹈艺术是人体的造型艺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舞蹈教育在舞蹈艺术的传播中有着重大作用。提高舞蹈教学效果不仅仅是基本功的训练,更应注重舞蹈感受训练、技巧创新和文化素质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唐湘岳曾说过:"为追梦人加油是记者的乐趣,让好人走出噩梦是记者的责任,讲好追梦人的故事是记者的技巧。"他关注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诉说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却用一双智慧的眸子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不凡,向读者娓娓道来不凡的人生故事。"播送光明"是唐湘岳的职业信仰,是他在人物通讯中选择和构造人物形象的思想基石。他在人物通讯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提高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伟 《军事记者》2010,(7):51-53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是一个被媒体如何描述、如何传输和怎样解读的过程。"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必须遵循媒体传播规律、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积极争夺话语权,切实提高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府形象塑造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形象是政府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传播政府形象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在政府形象传播的诸多手段和方法中,大众传媒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是不言而喻的。微博是一种新媒体,其功能强大,具有比传统媒体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特点,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政府形象的传播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微博科学传播政府形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政府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微博,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添砖加瓦:开通微博,塑造亲民形象;关注热点,塑造高效形象;即时更新,修复受损形象;付诸实践,树立负责形象。  相似文献   

11.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英国公共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塑造英国国际形象、推广英国价值观和全球政策做出了独特贡献。本文以BBC阿拉伯语新闻业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策略和技巧,为中国媒体开展公共外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同时获取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实现其产品价值.近几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办宗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相继播出,成为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为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塑造媒介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新闻传播对一个国家塑造其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国际新闻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从日常新闻和突发新闻两方面展现了目前新闻播报的现状,并以中国时政新闻传播为例,分析在目前中国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中,"他者"视域的研究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下,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新闻文本、主题指向、话语体现三个层面来分析相关的新闻文本,以求了解新加坡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尝试提出改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于1962年问世,它是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的经典文学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复杂的叙事技巧与校园题材相结合,并以"二战"为时间轴、以苏格兰的爱丁堡为空间背景,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形象地为读者描述了爱丁堡女子学校一位年轻女教师虚幻的青春经历.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出色的文本叙事技巧以及对女性青春之路的追求使这部作品得到了成功的传播,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16.
肖军  陈嘉鑫 《传媒》2023,(16):50-52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涉案剧已从对犯罪的极致表达、绝对的暴力美学的追求转向行业塑造、法治宣扬和价值传播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在行业塑造上,行业覆盖面逐步拓宽;在法治宣扬上,题材丰富助力法治宣扬功能的凸显;在价值传播上,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纵深发展,从国内传播延展至主动对外传播。本研究认为,国产涉案剧在影像书写上应尽量还原真实,在法治宣传上注重技巧的融入,在价值传播上需要以多元的故事传播人物精神,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故事而言,无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广播媒体的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更多的是为他人塑造与传播品牌的广播媒体,面对听众与市场的双重选择,如今开启了自己的品牌化建设旅程。塑造广播品牌同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综合发力。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背景下,由于传播生态的改变,国际传播从传播观念、传者构成,传播内容,功能发挥、传播技巧等多方面正在发生变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0.
袁自强 《湖北档案》2005,(11):35-36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一个部落贵族家庭。他凭借勇武和智谋,统一蒙古,威名远震,进而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元朝帝国。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穹庐集》中对他有下面的评价:“伟大的蒙古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起重要作用,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